移至主內容

公民新聞的未來發展(一點個人淺見)

2010/05/27 02:41
3,003次瀏覽 ・ 32次分享 ・ 9則留言
PeoPo推 32
檢舉

‧朱淑娟2010.5.26

前言:公視PeoPo新聞網明天(27)日將舉行「公民新聞論壇」,邀我以個人經驗(從主流媒體轉任公民記者)分享對公民新聞未來發展的淺見。民主時代應呈現多元觀點,要有多元觀點就不能沒有公民新聞。如今公民新聞已走出自己的風格,未來如何克服困境持續為公民社會發聲,則有待考驗。

公民新聞開啟新聞之窗

當主流媒體勢微,公民新聞適時出現,為讀者開了另一扇新聞之窗,同時也紓解了讀者對於新聞的焦慮。可以說,多數讀者對於公民新聞最初的期待(或被吸引)多少都基於這種「補償及移情」作用。甚至許多社會團體當行動訴求從主流媒體消失後,在公民新聞的世界也找到發聲的管道。

不過公民新聞一路走來,卻意外地走出自己的風格,不但公民記者走出自己的路,讀者看公民新聞也漸漸擺脫主流媒體的移情心態。因為,公民新聞就是公民新聞,不必是主流媒體的附屬,更不必與主流媒體相提並論。

技巧學習的永無止盡

從主流媒體變成公民記者,最常被問到「兩者的採訪模式有什麼不同?」事實上,我比其他公民記者幸運的是曾經受過10年主流媒體的訓練,因此在轉任公民記者時,也比別人少了採訪技巧以及專業知識的障礙。

不過就跟其他行業一樣,知識與技巧是多元的,學習也永無止盡。例如過去在主流媒體我的報導方式是文字,當了公民記者後才從頭開始學攝影。從買影機到學拍片、剪片、上傳,至今拍攝的作品離所謂專業還差很遠,但「先求有再求精」,在有限的時間及能力下,做到那裏是那裏,都立即想跟讀者分享。

公民記者的自由意志

從戒嚴一路走來,新聞工作者前扑後繼為新聞自由奔走,到如今才有了新聞自由。但弔詭的是,如今有了新聞自由,卻沒了自由新聞,媒體或因政治喜好為不同政黨服務,或因利益向財團靠攏。最令人心驚的是,這個「自由新聞的失落」,還出於媒體的自由意志。

反觀公民新聞,不必受制於主流媒體的立場、沒有政商關係的包袱,可以暢所欲言、忠實報導。因為,公民記者服務的對象只有真相、讀者,不是媒體老闆、更不是政黨。也就是說,不論從新聞題材選擇、報導觀點、以及新聞的純粹性而言,如今的公民新聞都更接近真正的新聞價值。

以我個人的經驗,過去在主流媒體,感覺上四方八方有一堵牆,從新聞選材、觀點、到報導內容、紀錄方式,個人意志在組織裏被裁裁剪剪,受到許多限制。

離開主流媒體後,許多朋友看了我的報導都覺得不論深度、廣度都比過去在主流媒體好,但我自己覺得我還是我,不是因為變成公民記者一夕之間功力大增。唯一的原因就是那堵牆被打掉了,手腳完全伸展開來。因此,從報導的自主性而言,公民記者比主流媒體記者有更好的優勢。

無關專業 風格取勝 

紀錄的方式在主流媒體時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例如必須遵守傳統所謂的「平衡報導」(一視同仁的平衡)。例如一篇800字的報導,其中400字報導甲方說法、另外400字就要報導乙方說法。至於記者個人對這個事件的觀點必須被隱藏,如果有必須另外用特稿形式處理(也不太可能依個人意志)。

當然在「客觀報導」的前提下,這樣的做法或許沒有什麼不對,但我想記者在事件觀察中,多少看得出各方的真偽或是非,傳統「各打五十大板」的新聞處理方式是真平衡、假平衡、或是否恰當?是值得被討論的。

另外成為公民記者後,從新聞選材到報導風格跟過去都有很大的不同。我主要的專長是環境新聞,過去為了增加新聞被刊登的機會,會選擇一些跟公眾生活「貼近性」高的新聞,例如垃圾分類、要不要限制在家唱卡拉OK等等。

這些題材當然與環保有關,但嚴格來說並非「真正的環境議題」。什麼是真正的環境議題?例如中科四期、三期,牽涉到土地徵收的正當性、國家產業政策的抉擇、工業與農搶水衍生的糧食危機、甚至是環境正義、公民參與、以及程序正義。

這些主流媒體或因版面不足、或政商關係、或覺議題不適合大眾媒體,幾乎從版面完全消失。但對公民記者而言,這些限制全被打破,可以充份被討論。

公民記者的報導也要受到公民檢視

當然,這樣講並不表示公民記者可以「言所欲言」,因為不論主流媒體新聞或公民新聞,所報導的新聞都必須受到公眾檢視。公民記者擁有更多自由意志之後,更要戒慎恐懼,因為所有的回應都必須自我承擔。

公民記者的困境

資源不足是公民記者的困境。或許有人會質疑公民記者無法深入議題,只記錄「現場」,無法進一步延伸不同觀點,或追問議題。然而,對一個業餘的公民記者而言,有限的時間如何能做到這些?另外,沒有記者身分,連是否能進入官府都是問題,又如何要求一個官員回答問題?

不過也並非完全如此,所謂深入議題並非一定要關注官方立場(這又是主流媒體的思維),事實上除了官方,公民記者在採訪其他領域的困難度相對較低。還是那句話,能做多少是多少,久而久之自然就會知道方法。

另外,採訪經費與資源也是一大問題。在主流媒體,有經費支援,文字、攝影各有分工,採訪的後勤資源完備(包括法律),記者基本上只要專注採訪就好。然而,公民記者凡事必須自己承擔,如何在種種壓力下持續採訪,也是一大問題。

不過我想,願意花時間、精力做公民記者的,一定擁有愛鄉愛土、熱情積極的個性,這個社會有各式各樣的志工,公民記者也是。一個認真採訪的新聞獲得肯定,因此在社會上引起波瀾,我想這才是對一個公民記者最真摯的回報。

公民新聞之於專業

最近關於公民記者的專業性,在公民記者之間引發熱烈討論。公民記者該不該學習更好的技巧,我想並非是一個議題,因為不論主流媒體記者、公民記者,都應追求更好的報導技巧、內容,我想這點沒有人會有異議。而事實上,許多公民記者的作品,不論影片或文字,都遠遠超越主流媒體記者。

重點是,如何定義記者的專業?

所謂專業,包括技巧、取材、觀點、報導型勢。如之前所說的,技巧的純熟與否,不論主流媒體記者或公民記者,都是無止盡追求的目標。但對公民記者而言,受限於採訪資源不足(包括經費、沒有記者身份,多數人利用工作之餘,做義務性報導),或許在技巧上(指文筆、以及拍攝的純熟度)比不上全職、擁有豐富後勤資源的主流媒體記者。

但技巧不應成為公民記者的障礙,重點是報導的純粹度,在第一時間忠實傳達在地觀點與關懷,這是公民新聞最珍貴的地方。

以我個人為例,影像處理並非我所長,至今也無法剪出專業的水準,但還是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即時上傳影片。因為所謂新聞,講究的是時效,記者永遠都在有限時間、有限資源下,做到多少是多少。

但這樣講,並不是說我認為拍攝技巧的純熟不重要,因為好的技巧更易親近讀者,事實上學習拍好的影片還是我今年立下的目標之一。

而如果所謂專業指的是「取材、觀點、型勢」,這點就值得討論與深思。

如今公民新聞已走出自己的風格,開始發揮影響力,於是開始有人把公民新聞與主流媒體新聞相提並論,甚至以主流媒體觀點、報導型勢來檢視公民新聞。例如有人提出是否像主流媒體做任務分工,或者要求公民新聞也要做到所謂「平衡報導」,或是對事件做深度、廣度的延伸。

或許(我猜)公民新聞的平台經營者也這麼想,希望提升公民新聞的品質(以主流媒體觀點),讓未來的公民新聞足以跟主流媒體相抗衡。於是在八八水災後,將公民記者自發性的報導整合在一個主題下。而這些都是主流媒體操作的模式。

試問,如果公民新聞所謂的提升,是追求主流媒體的型式,那未來公民新聞會呈現何種面貌?我們又要什麼樣的公民新聞?

讓公民新聞獨立發揮影響力

新聞的目的不外乎想改變些什麼,新聞的價值也莫過於此。如今公民新聞雖已枝葉繁茂,但還是無法獨立發揮影響力。多數新聞(還是被主流媒體相中的新聞)還得藉由主流媒體的「轉載」 才能受到注目,進行發揮影響力。

其中當然有因也有果,或許這個社會還未發展到關注公民新聞,也或許公民記者所報導的還不足以突圍。不過無論如何,在民主時代,言論以及影響力都不該被主流媒體所壟斷,「獨立發揮影響力」是公民新聞未來追求的方向。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霖 塋 (未驗證) ・ 2010/05/29 00:33

你的解說公道﹑中肯﹑不為名利﹑願作 一位公民記者說出心裡想說的話﹐的確有獨
到之處。

為社會大眾 寫 文章說心 聲﹐對別人 與自己都有 好處﹐相信你會從中 得到快樂。

有了你這位 『公民記者』﹐ 有誰還敢 說 『公民記者不夠專業』!?!?!?

shuchuan (未驗證) ・ 2010/05/29 00:57

In reply to by 霖 塋 (未驗證)

霖塋:那天我在會中說,大概沒有人像我一樣認識這麼多記者,而真正優秀的記者往往不存在那些大報中.公民記者也是一樣,在這裏看到許多有潛力的人,只要更懂得技巧跟方法,未來的影響力會相當可觀.

開心就好 (未驗證) ・ 2010/05/29 01:18

拜讀你寫的這篇文章,真是太棒了,比當天聽了一天的論壇收獲還多.
本來公民記者和主流媒體性質大不相同,也不需要和他們競爭或做的更專業,我喜歡公民新聞平台,是因為它太多元化了.
每一篇報導都是發自內心的感動.

shuchuan (未驗證) ・ 2010/05/29 12:42

In reply to by 開心就好 (未驗證)

開心就好 yehpinchang:
謝謝你們花時間看這篇分享,我之所以愈來愈覺得公民新聞的重要,因為發現這一陣子以來真正關心的事件,完全從主流媒體消失,此時此刻公民新聞的存在,有其嚴肅的歷史責任.或許從未來看今日,真正能為事件留下忠實紀錄的,會是公民新聞.

然而公民記者如何回應這個期待?這是公民記者的功課.

yehpinchang (未驗證) ・ 2010/05/29 08:21

我拜讀完妳的偉大作品深深覺得公民新聞記者太需要妳囉!特別是上週週休二日週六參與完2010由媒體改造學社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等多個民間社團單位發起主辦的2010媒體公民會議後身深刻感受到台灣媒體環境的追逐數字與商業利益等種種現存的現象與播報不?報導不客觀又不將資料加以詳細?証等諸多問題與現象後更加堅定我推薦這一篇文章.

瞳夢工場 (未驗證) ・ 2010/05/29 14:35

願意花時間、精力做公民記者的,一定擁有愛鄉愛土、熱情積極的個性,這個社會有各式各樣的志工,公民記者也是。一個認真採訪的新聞獲得肯定,因此在社會上引起波瀾,我想這才是對一個公民記者最真摯的回報-說的非常貼切,也許有這樣的動力,才能繼續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