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文化傳承精神 專訪文史工作者計文德

文字-A A +A

【記者 楊芯慈/台中報導】

計文德於台灣科博館南島語族展廳中的拼板舟展示品一角留影。(攝影/楊芯慈)

「文化就是一群人在一個地方生活一段時間以後,他們的食衣住行娛樂種種生活方式。」

計文德,出生於1958年,生活在彰化影劇眷村,直至國小一年級因父親部隊的轉移,到了新北市生活。在大學畢業後從事圖書館員的他,卻未曾忘記年幼的眷村生活帶給他對於在地文化與歷史的熱愛,進而選擇升讀史學研究所,隨後在沙鹿展開了在地文史的研究以及大學教授一職。除了擔任文史研究以及授課的角色外,他也利用閒暇時光在國家科學博物館生命科學展廳進行導覽解說員,而這個開始,便走過了31個年頭。

眷村的記憶情愫 開啟文史研究的機緣

回想起兒時的生活環境,計文德形容眷村就是一個時代場域。在當時候語言、文化飲食等習俗皆不相同的眷村生活,聚落可貴的凝聚力以及彼此共識的情懷,都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腦海中,從此也就潛移默化地讓他開始對文化產生極大地興趣。談及他最深刻的回憶,他回答,「第一是眷村美食,第二是共患難的珍貴情分。」在物資貧乏的時代,眷村居民彼此的共享制度以及克難的精神令他難以忘懷,同時也是眷村獨有的人情味文化。「以前也沒有電影院,大家就會兩根電線杆中間拉了一個白布,搬個板凳,就開始放映電影。」這單純的成長環境在他的描述之下顯得異常珍貴。

直到計文德國小一年級,因為父親部隊的轉移,舉家搬遷至新北市生活,並開始就讀天主教徐匯中學。在中學時代,學校經常帶領他到養老院陪伴長者唱歌、進行活動,而在長時間服務的積累之下,點燃他心中熱愛服務的火苗,也從此期許自己能夠服務大眾,回饋社會。「犧牲享受,享受犧牲。」計文德坦言,當時候教會學校的神父們所傳授的理念,對他具有深遠的影響。

由於當年學校不多,按照分數的分流,進入了輔仁大學就讀圖書館系就讀,學習如何收集、保存、整理圖書書籍資料,畢業以後也曾在中國文化大學圖書館擔任圖書館員數年。在擔任圖書館員的那幾年,他認為始終與自己的理想有些距離,也與自己的興趣背道而馳,為跟隨自己內心的想法,便開始了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的生活,研讀自己最感興趣的歷史,並跟隨故宮的老師做四庫全書的研究。在完成研究所的學位後,因為工作的機會,便展開了與沙鹿之間的緣分,但中部並沒有相關資料,沒辦法延續四庫全書的研究,於是開始了沙鹿在地化的研究。「歷史就是生活,就是一種文化,全球的特色就是在地化。」,計文德表示。

披著黃色小圍巾的計文德,開始進行南島語族展廳的導覽解說活動。(攝影/楊芯慈)

資深文史工作者 發掘原住民平埔族群在地歷史

在談及大肚山的文化、歷史與環境特色的領域,少不了提到計文德這一位人物。計文德1987年來到沙鹿,在弘光科技大學擔任圖書館員的同時,也開始了沙轆在地化的研究。因為從小眷村長大不諳閩南語,好奇為何當地人都稱沙轆為“Salach”,於是翻書查資料以及請教人士,得知早期並無平埔族的相關研究資料,緊接著便開啟與東海大學洪敏麟教授的在地研究。經過一段時間的專研後發現,沙轆“Salach”是由荷蘭人根據這裡的原住民拍瀑拉族發音所編譯的,也自此與當地結下不解之緣。「我的理念就是我在這裡生活,要愛這塊土地,就要瞭解這塊土地的歷史、人和風景。」對他而言,歷史就是生活,對歷史有興趣,就可以把這些收集的,整理的運用到生活層面,才能將人群生活的地方特色顯現出來。

「學歷史就是了解生活面。」計文德提到,眼看著現在的歷史讓孩子們都死背讀書,對於生活中的文化與歷史提不起多大興趣,感受是十分無奈的。他並不希望讓年輕一代將歷史視為考卷上的答案亦或是死背的題目、在因緣際會下讓他進入了教育界,擔任大學教授一職,期望能透過自身對文化與歷史脈絡的專長,為年輕一代解惑,進而認識生活。

計文德為小朋友們講解原住民族群聚落的生存空間。(攝影/楊芯慈)

導覽解說志工服務近31載 傳承台灣歷史與文化

雖然經歷求學階段課業繁重、忙著唸書考試、服務的機會也相對減少的階段,卻也未磨滅他對社會服務的熱情。在教育界從事大學教授後,因為工作時間較為穩定,他便於1989年開始加入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的志工服務團隊,為科博館親子探索活動擔任導覽解說志工,迄今為止無間斷的服務了31年。

當問及為何會願意將空暇時間利用於志工服務,計文德看著眼前活蹦亂跳的小朋友們回答到,「你看他們多麼可愛,和父母一同來參加,和我有問有答的,這就是為什麼我會在這裡,因為收穫快樂。」在進行了長達31年的導覽志工,他坦言,除了能夠增廣對於世界的認識,也可以就自己所興趣的生活面向進行專研。在眷村成長的他,對於動植物和環境也有著親切的情感,亦對歷史有著濃厚的興趣,透過在科博館當志工,了解不同主題的展覽,他笑稱「即便服務了31年,我也還沒看完這裡的展覽,因為真的太多了!」。

「這麼多年的服務主要是一種被肯定、一種成就感和一種快樂,快樂是多方面,而不是說金錢。」在科博館的每一位志工都來自不同的背景,這個沒有利害衝突,彼此交流所學的領域,是他默默奉獻與堅守了志工崗位多年的主要原因。「因為我們對很多事情,生活上很多的疑問。所以,看到了,聽到了,學到了,這是一種快樂。」相比於制式的坐在教室上課,在科博館導覽的互動式教學,更讓計文德倍感珍惜。

跟隨計文德在科博館南島語族展覽廳進行的親子探索活動導覽志工的行程,眼見即使行動稍有不便的他,也耐心回應著小朋友們一道接著一道的問題,就連在旁跟隨行程的家長們也不禁對他們有趣的互動笑了起來。從計文德的身上,看見的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是讓人們感受到他對歷史的熱愛,對職業的敬重,對服務的熱忱,骨子裡的這份精神無疑讓人深感敬佩。最後,計文德透過自身經歷,勉勵年輕朋友們不管未來會是怎樣,或許與自己的理想願景、興趣嗜好背道而馳,都要努力過好自己的生活,從中找到自我。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9.09.29

靜宜大傳創事紀

加入時間: 2009.09.29
1,334則報導
672則影音
161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3:00

陶藝豐富的色彩盛放

2024-03-27
瀏覽:
4,752
推:
1
回應:
0
3:12

引領社區轉型 躍上永續發展

2024-03-20
瀏覽:
7,213
推:
0
回應:
0
3:02

興衰多年 堅守漁業之路

2024-03-20
瀏覽:
6,731
推:
0
回應:
0
2:39

健康好身體 練練五禽戲

2024-03-13
瀏覽:
5,995
推:
0
回應:
0
3:31

百年命相館繼承人 淡看人生

2024-03-13
瀏覽:
15,875
推:
1
回應:
0

玉雕藝術家 見證臺灣玉興衰

2024-03-13
瀏覽:
4,630
推:
0
回應:
0

金屬陶藝家林時植

2024-03-06
瀏覽:
4,510
推:
0
回應:
0
3:29

馬國女婿來臺 實現年少夢想

2024-03-06
瀏覽:
6,113
推:
0
回應:
0
3:02

轉型傳統林業 建立木工創生

2024-03-06
瀏覽:
13,880
推:
3
回應:
0
3:35

陶藝巧手 植栽與神怪交融

2024-02-28
瀏覽:
7,354
推:
0
回應:
0

在地文化傳承精神 專訪文史工作者計文德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24篇報導,共12,789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24篇報導

12,789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