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寄養家庭「揪團」 庇護受創兒少

2010/06/03 18:42
3,530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照片

【靜報記者 陳慧慈/台中報導】近年來由於社會環境惡化,需要寄養照顧孩子越來越多、狀況越來越複雜,寄養家庭需要更多的準備與支持,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與台中市政府今年特別以家族、鄰里團體等「揪團」的方式召募更多的寄養家庭。

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會從民國72年到現在,提供了34,446名遭受不幸的兒童少年暫時的避風港,二十七年來共有5,567戶的家庭投入寄養家庭的行列,提供這些孩子一個平安快樂的成長環境。今年家扶基金會與台中市政府特別以「揪團」為計畫,歡迎居住在台中市,結婚二年以上、年齡在25至65歲之間,具有國中以上的教育程度,並有固定收入與寬敞居住空間的已婚夫婦,一起加入寄養家庭行列,照顧需要幫助的孩子們,成為他們的守護天使。

家扶基金會社會資源處支援組主任郭幼萍表示,會以「揪團」來號召是因為本會發現近三年來,有不少的寄養家庭是親友鄰居的關係,無論是家族團體、鄰居團體、姊妹團體或同事團體等,一起加入寄養家庭服務後,成效都很好,而且支持度高、持續力強,所以才有此創意發想。

郭幼萍說:「家扶基金會目前平均每月約有950戶寄養家庭,照顧1600位寄養兒童少年,自民國94年起以全國性宣導招募方式進行後,寄養家庭數量有逐年穩定的趨勢,去年總戶數達到1千1百多戶。」但隨著受寄養照顧孩子的類型越來越多、狀況越來越複雜,寄養家庭也需要更多的準備與支持,因此家扶基金會與縣市政府共同審核新進寄養家庭資格時,也越趨嚴謹,雖然近年來有意願申請成為寄養家庭者漸多,但仍須參與嚴謹的訓練課程,通過審核後方能成為正式的寄養家庭。

照片

家扶基金會社會處企劃組專員邱士杰表示,寄養兒童或青少年由「社會局、家扶中心以及寄養家庭」三方共同照顧,而寄養家庭能代替執行部份親權。兒少會被安排住進寄養家庭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家庭發生重大變故時,像是父母罹患嚴重疾病、入獄;或親生父母不適任親職,發生虐待或疏忽等,使得兒少得不到適當的照顧,阻礙他們的成長,這時寄養家庭即是讓兒少暫時離開親生家庭的庇護所,提供他們一個有計劃期間的替代性家庭照顧。

台中市社會處副處長利坤明表示,市府會提供寄養家庭補助,12歲以下兒童每月補助1萬7000多元,12至18歲補助1萬9000多元,較特殊的孩子如身障,則補助2萬1000多元。

寄養家庭除了暫代親職外,更要注意的是寄養的孩子因為多數受過生理或心理上的創傷,在照顧的過程中需要投入相當的愛心與耐心,社工人員也會經常至寄養家庭訪視,瞭解並掌握寄養家庭與寄養孩子的狀況。而被寄養的兒少,將來都是期待能夠回歸家庭,萬一不幸無法返回親生家庭的情況時,才會有其它的安排。

寄養家庭的陳先生夫婦分享心得表示,母親節前夕,十四年前寄養的男孩回來認親,當初稚嫩的模樣,如今已強壯到讓人覺得是可依靠的肩膀,想來真是百感交集,雖然無法如從前般生活在一起,但透過電話、簡訊、電郵的連繫,讓彼此心的距離更加接近。

加入寄養家庭第五年的林先生夫婦有感而發地說:「記憶最深刻的應屬三年前,我到門諾醫院去帶一個八個月大的心臟病童。第一次見到她時,真的好小,才四公斤重而已,抱在手中還深怕會掉下去,這對我來說真的是一個挑戰!每一個孩童的背後,都是一個心酸的故事。然而我們能做的,只是盡一微薄之力、用最大的愛心扶著他們長大。」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