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龍潭區石門大圳探尋與三坑老街走讀

2021/05/11 23:13
3,546次瀏覽 ・ 6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5
檢舉

龍潭區石門大圳探尋與三坑老街走讀    撰 文 : 王年禮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的立夏,卻是鋒面過境,氣溫略有涼意,而且又淅瀝瀝下著雨,不過我們仍然在8:30準時從行天宮出發。遊覽車在高速公路向南行,吳智慶老師說,今天的行程主題是三坑地區的石門大圳探尋與老街走讀。

照片

  

照片

大約10:00到達石門水庫的後池大橋旁南苑停車場,雨停了!雨後空氣清新,彩色山林,遼闊池面,大壩與遠山在薄霧濛濃中,美麗景觀帶起大家的喜悅心。

老師在池邊解說,這裡早期是泰雅族石門部落的居住地區,而下游的大溪(閩南漳州人為主)與三坑地區(客家人為主)已被漢人移民開墾入據,因此形成漢番之界,也是漢番交易之地,是以開發甚早。及至日據時期管制嚴緊,交易站內移設置到角板山,當時曾出現一種有趣現象,有原住民身後揹著大綑比人還高的白色物品在路上走,原來那是通草,早年山區很多,它生長快而高直,樹幹內層質軟且輕,可做軟木塞、美術用品或是其他用途,因此有其市場價值,如今都已被取代而消失了。

照片

  

照片

(石門水庫之興建):民國45年7月開始興建,主要工程分為大壩、溢洪道、發電廠、後池、石門大圳及桃園大圳的進水口,於民國53年6月竣工,歷時8年總經費達新台幣32億元。其中,桃園大圳由後池設置進水口,引水灌溉區域涵蓋大溪、八德、桃園、中壢、楊梅、新屋、蘆竹、觀音、大園,面積廣闊。另石門大圳的進水口則設置於大壩上的水庫區內,當水庫滿水位時是看不到進水口的,由於它的水線高,灌溉海拔比較高的龍潭、中壢、楊梅、平鎮、更延伸到新竹湖口鄉。這二條水圳對大桃園區域的農業發展助益極大。

然而,水庫的興建也影響到當地居民的權益,在蓄水淹沒區的居民被遷移到觀音鄉海邊,由山區農民轉為海邊漁民,那種困頓生活引起極大民怨至今未熄,如何解決則考驗當政者。

老師帶領我們走過後池大橋,在左岸邊就看見桃園大圳的進水口,只是它立即隱沒入山壁內,無可追尋。繼而登上左岸高地探訪土地公廟,眺望四周美麗景觀,巡遊北苑大草原,再請遊覽車接我們到三坑品嘗活魚三吃的美食。

照片

  

照片

下午行程精彩,由餐廳後面走步道探訪建於西元1923年的大平紅橋,它橫跨打鐵坑溪上,全橋以清水紅磚建成的五孔連續拱形橋,加上橋頭的巨大老樹,有相得益彰的優美。沿著溪流上行不遠,突然一座巨型水泥建物橫跨在溪上,老師說那就是石門大圳的水梘橋,我激動地登上想望已久的石門大圳,順著水梘橋往上游走就可看見山體上的隧道出水口,就是石門大圳的源頭了!順流而下輕鬆走水圳步道,悠閒觀賞周邊景觀,體現前人的偉業,之後並走訪三坑老街的信仰中心---永福宮,探尋開庄土地公廟,順便品嘗客家菜包。

老師以前曾說,桃園台地都是鵝卵石,屬河川地質,心中總有疑問,經過今天的探尋,終於解開了部分疑惑。桃園台地為古石門溪所沖積而成的沖積扇平原(古石門溪應該就是現在的大漢溪),但在古石門溪上游發生河川襲奪後,水流轉向現今的大漢溪流域,因此台地上的河流乾枯成荒溪,台地上因缺水轉而築塘挖圳以維持農耕居住,形成今日大桃園地區的萬池千圳特殊地景。而大漢溪則因水流沖刷切割越來越深,河岸兩邊形成河階地形,這也是該地區的二層、三層地名的由來。

照片

  

照片

我又要再說,人不親土親,老師安排深入的桃園走讀,讓我又增加對家鄉的認識,謝謝老師!

讓我又增加對家鄉的認識,謝謝老師!

龍潭區石門大圳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