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農友毒鳥誤觸野保法 非戰之罪?

2010/06/10 12:38
2,217次瀏覽 ・ 6次分享 ・ 1則留言
PeoPo推 6
檢舉
推廣友善環境的鳥害防治 農友需更多資源

【廖靜蕙2010年6月10日台北報導】農田鳥害是農民頭痛的問題之一,然而,撲殺鳥類並不能解決問題。近日,台中縣大雅鄉林姓農民即為了保護收成而稻穀浸毒殺百餘鳥,誤觸野生動物保育法。面對農田鳥害,各地農友都發展出地方知識,而非侵入性的防治方法,為其共識。阿罩霧文化基金會專案總執行孫崇傑即建議,農友可加入當地的農友組織,經驗交流取得解決策略。
大雅鄉林姓農民農地上,遍地鳥屍,怵目驚心。林姓農民表示,鳥害影響收成,不知毒鳥會觸犯法律。
類似的事件也造成去年官田水雉大量死亡。水雉保育區周邊的農田,農民為了解決鳥害,以毒穀遍灑農地,啄食的鳥類包括花費千萬,得國際保育組織口碑的保育成果水雉。
毒鳥的事件是否很普遍?記者電訪農友,表示這種情形很多。記者又電訪台中縣農業改良所農民服務專線,轉介到水稻組,呂姓助理研究員表示毒鳥是(解決鳥害)「其中一種」方法,對於農民遭遇鳥害問題,試過各種方法還是無效,農改所會怎麼做?呂姓助理研究員表示沒有接過這類案件,建議找「防疫局」。
農民毒鳥是普遍現象,卻不知道觸犯法令;而遇到鳥害問題,又無可諮詢對象,顯示欠缺資源。
除了農田鳥害,農漁民與動物的恩怨,還有鳥類入侵漁塭、獼猴入侵果園等,都屬類似的情境。
長期關注鳥類議題的關渡自然公園處長何一先表示,鳥害防制應發展非侵入性、不傷害生命的解決方法,而非撲殺鳥類,政府農業部門缺乏現場經驗,能提供的協助有限。但仍應將之視為專案,如日本就有「鳥害防治研究所」,協助農民發展好的解決策略。
何一先表示,麻雀會啄食田邊的昆蟲,預防蟲害,但農民往往只看到收成時的農業損失,忽略了農穫之前鳥類發揮的功能。何一先說,以關渡的作法,稻田收成會留到米給鳥類啄食。這種作法或太理想化,但是他們仍不斷教育農民,鳥類幫忙吃蟲,收成時留些稻穀給鳥吃無傷大雅。
到底能鳥類啄食多少收成?目前台灣欠缺這類的研究,何一先認為「應以科學的方式觀察紀錄稻米從結穗到成為稻榖之前每個階段鳥類啄食的數量,並與鳥類吃掉的蟲數比較,這樣才能知道鳥類的貢獻有多大」。以關渡自然公園的紀錄,在完全不驅趕鳥的情形下,影響收成約4-5分之1,趕鳥則降為10分之1。
孫崇傑也以生態自然農法耕種農田,對於來田裡的鳥類,未刻意驅趕,頂多在田中放置到稻草人,久而久之,稻草人成了鳥類棲息為伴的朋友。他曾就鳥害問題請教花蓮農友,農友分享以懸掛繩子的方式可達到驅趕的效果,因為鳥類基於經驗對於網子有疑慮,因此看到許多黑色的線不會飛下來停靠。
鳥害防治的解決對策考驗著各地的農友,孫崇傑說,花蓮、台南、高雄各地的農友都依據當地不同的地理、氣候條件,發展出各種驅鳥的方式。他建議農友多參與一些同儕團體,通常都能得到相關資訊以及經驗交流。
對於農民毒鳥觸犯野保法,他很感慨的說,慣行農法多以農藥、殺害造成農損的動物(如鳥類、老鼠、獼猴)來解決問題;孫崇傑說「鳥類死亡能見度高,其實農田裡蚯蚓、福壽螺也常因附近慣行農法所使用的農藥而死亡,看在眼裡也覺得不捨。」在他眼裡,每個生命在大自然中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都應得到同等的尊重。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安東 (未驗證) ・ 2010/09/03 01:01

人只是整體的一部份而已
雖然人類自認為是萬物之靈
但不可否認的
人類的殘暴比野外叢林的弱肉強食還無情兇惡
而人類的生活方式已偏離自然法則
實是加速毀和殘殺萬物的魔鬼
農法演變到這樣的無知
將在過度殺害鳥類後發生可怕的蟲害效應
當然自做聰明的農民可能以為還有殺蟲劑可用來防治蟲害
但我指的是當鳥類大量死亡後
及蟲兒產生抗體時
人類瘋狂的使用劇毒性農藥而造成自我的毒害
真是悲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