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漸漸消逝中的台灣文化記憶-櫟社 (台灣文化協會100年系列報導 一)

2021/09/16 20:41
5,343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台灣第一影響力詩社:櫟社

  治時期台灣詩社林立,其中最具規模與影響力的有台北「瀛社」、台中「櫟社」、台南「南社」。三者中以櫟社成立最早(1901年),組織最嚴密,入社資格限制最嚴。該社核心社員包括林幼春、蔡惠如、林獻堂等人,對台灣抗日民族運動投入極深,是當時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民報、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等抗日陣營的主要領導人。由於櫟社在台灣文學史、政治運動史上都備受肯定,因而被文獻專家莊永明先生美稱為「第一影響力詩社」。

照片

  櫟社與霧峰林家

   峰林家在櫟社發展史上,扮演核心角色,林癡仙與林仲衡、林幼春叔姪既是櫟社靈魂人物,更以詩學成就豐富了台灣傳統文學內涵;而林獻堂除長期支持櫟社活動,在日治末期更與社長傅錫祺致力培養生力軍,延續文學理想。對櫟社貢獻最大的人物主要有四,其中除了長期保存、記錄櫟社文獻的社長傅錫祺之外,其他三人:林癡仙、林幼春、林獻堂都是霧峰林家成員,可見霧峰林家對櫟社的發展,擁有無可取代的地位。

照片

  1920年代-風起雲湧的大時代

  1910年代末期,世界弱小民族自決風潮吹向臺灣,知識分子興起自覺運動,蔣渭水、吳海水、林獻堂、蔡培火等人於1921年10月17日創立臺灣文化協會,是日治時期臺灣民族運動最具代表性的組織。以推動文化運動改變社會風氣,啟蒙臺灣人自覺向上的文化思想與生活態度為宗旨。林獻堂、蔡惠如等仕紳常往來於日本與臺灣兩地,透過他們努力串連,先後成立啟發會、聲應會、新民會,在臺灣、日本兩地分進合擊,並決定採取請願路線,即為林獻堂、林幼春等人領導長達十多年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運動」。另一方面也藉助媒體力量發揮宣傳效果,先後發行《臺灣青年》、《臺灣青年》、《臺灣民報》、《臺灣新民報》等刊物。在當時對台灣人的知識啟蒙,喚醒民族自覺,起了相當大作用。

照片

  從1895年到1945年,殖民者固然帶來現代化建設,但目的是將台灣人改造成為效忠帝國的子民。在那個年代台灣有識之士從未放棄「自己的土地自己救」決心,展現驚人毅力。

   社與台灣文化協會,可說是黑暗年代的兩道亮光,在文學與政治運動領域分進合擊,為爭取台灣人權益、維繫固有文化、並開創新文化奮鬥不休,即使日本官方打壓不斷,總是抱持著永不放棄、永不絕望精神,等待光明到來。 

 

照片

公民記者      台中城市散步  採訪廖振富教授報導

霧峰區民生路26號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