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復合吧!我有焦慮型依附

文字-A A +A

求偶是每個生物的本能,追尋優秀的伴侶以繁衍後代則是基因裡潛伏已久的天職,人類當然也不例外。在茫茫人海中遇見一個能讓自己怦然心動的人是多麼的不容易,更不要說順利地發展成戀人關係需要多少的努力和幸運,然而,並不是每一段感情都能順利地開花結果。想像一下,如果你今天成了悲情劇中的主角,與相愛多年的情人分手了,你會選擇徹底斬斷前緣相信下一個會更好?還是用盡一切努力挽回共同度過美好歲月的前任?如果你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後者,或許接下來這些話你該好好看下去。

儘管跨過了戀愛的門檻,如何維繫伴侶關係才是感情長久的關鍵。(圖片來源/pixabay

為什麼分手這麼痛苦?

2020年10月份,佛羅里達大西洋大學(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的摩根.科普(Morgan A. Cope)與尤西紐斯學院(Ursinus College)的布倫特.馬特利(Brent A. Mattingly)於醫學期刊《SAGE Journals》共同發表了一項心理學的研究,討論人們為什麼會有傾向與前任復合的行為。研究內容指出人會從與他人交流中認知自我,也就是我們會不自主的透過和他人溝通、互動、相處等社會行為進行學習,並不斷的從中調整自身,以構成一個嶄新的自我,這種學習在戀人間尤其明顯。

原本為獨立個體的兩人,因相愛而彼此聯繫了起來,不僅生活步調需要互相配合,思緒也總圍著對方打轉,就好像使勁打磨原本的自己以契合這段戀情的形狀。隨著陪伴的時間愈多,對伴侶的依賴也就愈大,個人原先的價值觀、個性或是行為也可能因此受到影響,種種的轉變造就了「自我」的大幅調整。然而,並不是每段戀愛都如此順遂,當與自身緊密相依的存在離開了自己,生活就好像硬生生被人撕裂,原先習慣的日常都成了回不去的過往,人們會開始懷疑是否自己不夠好?是不是有哪裡搞錯了?不斷質疑過去自己的所作所為,並對自我認同感到混亂(自我認同即為個人對於自身的評價),這也是為什麼分手會使人如此痛苦的原因之一。

學者更進一步指出,有些人面對分手是選擇再次與他人建立新的親密情感以減緩傷痛,某些人卻是選擇力挽狂瀾與前任的感情,甚至又哭又鬧在所不惜。為了釐清兩者的差異,研究以填寫量表的方式調查了361對不斷歷經分分合合的情侶,結果顯示隸屬焦慮型依附的人會比他人更傾向與前任復合,以便減輕自我認同混亂的狀況,並且緩和分手當下的痛苦和不安。

依附理論的介紹與延伸

那麼,什麼樣的人是隸屬焦慮型依附呢?首先我們要先理解什麼是「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此理論起初是由英國發展心理學家約翰.鮑比(John Bowlby)所提出,解釋嬰兒一出生便會依循本能去依靠最親近的照顧者,以此確保自己的安全,並且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互動關係,將會影響嬰兒於成長過程中心理層面與社交功能的發展。而後心理學家辛蒂.哈珊(Cindy Hazan)與飛利浦.薛佛(Phillip Shaver)將此概念擴大延伸至成人的戀愛關係,其一是認為戀人之間的親密情感與嬰兒和照顧者間的緊密關係相似,另一說則是相信自幼建立的依附型態將會伴隨個人一生,不會輕易改變,所以面對成長後的各種情感交織也會以同樣的態度應對。

依據照顧者和嬰兒之間的關係差異,學者將依附關係分為三類,而這三類於成人親密關係中又分別衍伸出不同的行為:

依附理論在成人親密關係中的再現。(圖片來源/楊秀蓁製)資料來源:factpedia

「安全型依附(Secure attachment)」的人年幼時充分獲得照顧者的關懷與支持,自我發展完整,成人後將期待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並正向面對感情的種種,願意給予另一半承諾和信任,即使最後戀情告吹,他們也相信自己未來將遇到更好的對象。

「迴避型依附(Avoidant attachment)」的人小時候較少獲得照顧者的關愛,以致這類的人通常個性獨立、不輕易信賴他人。他們從不在愛情中隨意立下約定,甚至逃避與對方親近,這些壯大自我、與他人劃清界線的種種作為,是為了不再經歷對重要他人的失望而啟動的自我防衛。

「焦慮型依附(Anxious attachment)」的人則是年幼時得到了照顧者過多的關心。舉例來說,孩子若小小的摔了一跤,照顧者便呼天搶地的查看傷勢、安撫孩子,原先無大礙的傷勢被誇大的好像不喊疼就不正常,這樣的情況久了會造成孩子認為世界處處充斥危險,需要大量的安全感才能填補他們的不安。而這些人長大後對於愛情總是患得患失,面對每一段戀情都會全身心投入其中,並且也期待另一半會以相同的方式回報,不免造成伴侶莫大的壓力。

釐清自我 分手並不可怕

上述提到的約翰.鮑比曾提出:分手後,要想斬斷對前任的情思,我們必須經歷「抗議(protest)」、「絕望與難過(despair and sadness)」、「重整(reorganization)與脫離(detachment)」三個階段才能回復原本的自我。分手固然是一件讓人悲痛欲絕、不願面對的事,但人類終其一生離不開人際間的情感交流,所以即使受到重大打擊,我們仍該堅強面對往後的人生。

分手後經過自我修復的時間,我們總會走回生活的正軌。(圖片來源/楊秀蓁製)資料來源:女人迷

若你不幸處於剛分手的狀況,或是你曾經面臨分手的悲痛,在拭乾眼淚後,先別急著痛罵前任的種種不是,也別低聲下氣的尋求復合,不妨好好檢視自己屬於哪種依附類型,唯有看清自己並愛上真實的自己,才有餘力去妥善經營下一段感情。與某人的分手從來不會是人生的終章,那個曾經的愛人如今已成了生命的過客,儘管他曾帶來傷痛,但也促使你成為了更好的人。

相信自己,總會在對的時間遇到專屬的溫柔。

記者 楊秀蓁 報導  

更多精彩報導請見:喀報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18.04.30

交大傳科

加入時間: 2018.04.30
111則報導
85則影音
15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2:58

社區復健中心:助精神疾病者重拾生活信心

2024-03-13
瀏覽:
8,364
推:
0
回應:
0
3:07

二手店成為挖寶聖地

2024-03-08
瀏覽:
7,149
推:
2
回應:
0
2:50

環保vs漂綠 消費者的選擇難題

2024-03-08
瀏覽:
7,578
推:
0
回應:
0
2:29

食來運轉

2024-03-08
瀏覽:
5,511
推:
3
回應:
0
2:57

科技圍繞的愛情綠洲 普天宮月老參拜秘笈

2024-03-07
瀏覽:
4,774
推:
0
回應:
0
2:29

一塊互助冰箱 善用資源讓食物不被浪費

2024-03-07
瀏覽:
11,022
推:
17
回應:
0
2:34

由學生自主發起 校園內月經平權的實踐

2024-03-07
瀏覽:
3,854
推:
0
回應:
0
3:01

性別友善廁所

2024-03-07
瀏覽:
3,763
推:
0
回應:
0
2:49

永和南清宮

2024-03-06
瀏覽:
6,003
推:
0
回應:
0
2:36

陽明交大放心理假? 學生會積極爭取

2024-03-06
瀏覽:
3,752
推:
0
回應:
0

我們復合吧!我有焦慮型依附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25篇報導,共12,789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25篇報導

12,789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