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學藝員策進會成為永續地方文化推手

2021/06/29 17:57
2,977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編輯/詹尹州、採訪/邱羿慈

歷經百年以後,屋舍可能會風化、壞損或倒塌;書籍會遭蟲蛀、泛黃或缺頁,但是文化不會。文化可謂人的心靈思想,城市的靈魂,雖然隨著時間的流逝容易被淡忘,但是經過傳承,仍可以世世代代保留下來,藉由不同的創造者一再創新轉變,重獲新生,將先人的思維投注在城市當中創造新的靈魂,這就是學藝員所堅持的理想。

照片

(圖一)109年10月學藝員策進會成立

公民參與機制  桃園首創學藝員制度
學藝員一詞來自日本,指的是博物館的專業人員,在日本必須要有國家級的學藝員資格才能從事該行業,桃園市政府文化局特別引用「學藝員」制度,並於105年開始辦理「桃園市民學藝員」培訓計畫,培育在地文化人,開設一系列專業課程。內容包含認識桃園在地特色、企劃撰寫與策展活動、文化館舍營運發展與實習,師資更海納全國各行各業的菁英,學藝員培訓課程每兩年辦理一屆,目前已完成三屆培訓,近90名學員順利完成訓練及任務,取得學藝員授證。
在訓練任務中,學藝員透過各式各樣的活動帶領民眾感受文化的內涵與樂趣。包括舉辦手作客家醃製物的活動與民眾一同認識客家文化,辦理攝影展邀請民眾走入眷村歷史,或是透過中平路故事館的策展深入地方田野,引領民眾了解在地文史,或是牆面彩繪展現在地文化,創造地方打卡景點吸引民眾到此一遊,或是設計導覽地圖,邀請民眾跟隨著學藝員的腳步發現及認識桃園各文化景點。每一次受訓的任務不同,都是考驗學藝員們的創意與團隊合作精神。
成為學藝員必須經過嚴格且完整的訓練課程,並取得授證,才能成為學藝員策進會的會員。因此學藝員策進會的夥伴們各個都是經過培訓計畫試煉完成的菁英,協會期望透過活動及策展等手法推廣更多地方文化,讓有興趣的民眾可以共襄盛舉。

結訓學藝員創協會   團結力量大
學藝員在完成培訓後,這批桃園文化的生力軍開始反思,「我們應該能為桃園文化做些甚麼?」在這個起心動念下,一群用心的學藝員開始積極成立協會,期望藉由協會的創立,結合學藝員的力量為地方貢獻。在109年10月正式成立「桃園市學藝員策進會」(以下簡稱學策會),目前會員人數36人,約有三分之一的學藝員都加入成為會員。策進會裡可說是臥虎藏龍,蘊藏各個領域的專業人才,準備好深耕桃園在地文化
協會招募對象是完成授證的學藝員,因為文化局的學藝員培訓計畫,有完整的篩選機制與扎實的訓練課程,所以每一位策進會會員,都可以迅速地投入活動辦理、館舍經營、文化策展、人才培力與地方深耕的工作。
雖然協會成立未滿一年,在資源上仍有不足,一方面受疫情影響,原先運行的計畫因此延宕;另一方面會員們有各自的事業,所以每個人的時間都很寶貴。但是為了推廣地方文化,大家排除萬難積極參與。未來策進會也會努力朝向橫向連結地方資源,發揮團結力量大的精神,創造更有價值的歷史文化。

照片

(圖二)學藝員訓練工作坊(拍攝於107年7月)

學藝員策進會成為桃園文化的人才庫
桃園融合原住民、客家人、新住民等多元族群,在文化上,政府積極修復歷史館舍,保存故人留下的遺跡,盡可能帶給民眾歷史的原貌。當館舍修復後,需要透過經營與復興讓民眾體會歷史的價值,在桃園有一群默默擦亮地方的文化工作者,在受過學藝員的專業訓練後投入館舍經營之路,為民眾帶來文化的新體驗。
學策會王婉榆執行長是第一屆學藝員,以她擔任過楊梅故事園區館長的經驗分享,當政府在評估團體投標文化館標案時,會希望經營者是一位具有文化經營概念的人,當時的她已完成學藝員培訓計畫,因此受邀擔任楊梅故事園區的館長。第一屆學藝員黃薇也因受訓表現傑出,透過文化局的媒合,承接下壢景町館長的重任;而學策會的專案組長陳俊有是第二屆學藝員,在經過學藝員的訓練後,主動開啟私宅,成為「巷仔46文化共享空間」的召集人。

照片

(圖三)107年第二屆學藝員授證(拍攝於107年9月)

學藝員策進會理事長岳冬梅表示,要成為學藝員真的很不簡單,每一屆的學藝員從報名開始一直到錄取,先經過書面審查,接著面試,層層過關斬將的菁英,才有受訓的資格,參加完受訓還有實作任務需要完成,而且每一屆篩選愈來愈嚴格,一方面是學藝員計畫開始受到民眾關注;另一方面是因為培訓完成的三屆學藝員表現都很優秀,讓大家想要一探究竟。想見未來學藝員的篩選機制只會越來越嚴格,這也表示桃園對於文化人才培訓的重視
「學藝員」制度由桃園首創,透過培訓課程發掘各行各業的優秀菁英,進而支援桃園城市故事館未來所需的文化人才。「學藝員策進會」則是由「學藝員」自主發起成立的社團,透過公民參與成為桃園文化的生力軍。期待未來學藝員策進會能成長茁壯,不僅成為文化協作平台、桃園文化人力資源庫,更成為桃園文化的推手!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