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紹輔、蔡子元/ 台北市報導】你是否想過,如果你在一夕之間,喪失下半身的活動能力,你會怎麼面對你未來的生活。黃楷倫原本是柔道界的明日之星,在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上拿下金牌,前途一片光明,卻在一次比賽中遭逢意外,導致下半身癱瘓。但他並沒有放棄,透過積極復健和堅強意志力,轉戰身障運動,在田徑場上再度奪得金牌,闖出屬於自己另外一片天。
黃凱倫轉戰田徑,重拾運動員角色。照片/黃楷倫提供
柔道界的後起之秀
黃楷倫出生於嘉義的柔道世家,父親和伯父過去都是柔道選手,父親黃建龍還曾代表國家參加奧運賽事。黃楷倫因此繼承家族的衣鉢,從小跟隨著長輩到柔道館訓練。起初,黃楷倫對柔道感到抗拒:「剛開始蠻排斥的,那時候跟我同年齡的小朋友都還在玩,為什麼我卻要每天練習柔道。」後來父親帶他去各地征戰並獲得佳績,黃楷倫逐漸喜愛上柔道,享受在場上獲勝的感覺,投入更多時間在道館上。
國小畢業後,黃楷倫下定決心朝柔道選手的道路邁進,一人隻身前往臺北求學。黃楷倫提到,當時嘉義並沒有專門練習柔道的學校和體育班級,大部分都是社團性質居多,加上對自己有目標及期許,因而決定北上追尋自己的夢想。黃楷倫也不負眾望,在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和全國柔道錦標賽都拿下金牌,自己的努力有所回報。
黃楷倫大學順利錄取國立體育大學,距離挑戰奧運的夢想又更進一步。意料不到的是,黃楷倫在一次世大運選拔賽,比賽攻防中與對手纏繞在一起,在糾纏時不慎被對手卡住脖子,脖子直接撞擊至地板。黃楷倫回憶:「當下瞬間沒有知覺,只想趕快去醫院,感覺就像有人拿著鐵鎚一直敲擊你的脖子。」送醫評估後,醫生告知下半身全部癱瘓,等同宣告柔道生涯告終。
樂觀面對難熬的復健之路
「為什麼我這麼不幸,為什麼是我遇到這種事?」黃楷倫分享當時知道結果後的反應。雖然現實十分殘酷,黃楷倫並沒有放棄希望,在與醫生討論後,接受必須放棄柔道的事實,但醫生告訴他若想繼續從事運動這條路,還有身障運動這條路可以選擇,這使黃楷倫在枯燥乏味的復健中找到目標,期望自己可以重新站回運動場上。
漫長的復健治療令人煎熬,許多受傷的人熬不過痛苦且無趣的復健過程,而對往後的生活感到悲觀以及沮喪。然而,黃楷倫卻不這麼想「我的腳不會因為今天難過,隔天就馬上痊癒,那為何不把難過的時間拿來做復健。」黃楷倫說道。抱持著樂觀的心態面對復健過程,把醫生所開的課表做好做滿,因為他知道,前方有更遠大的目標等著他去突破。
家人們的支持也帶給黃楷倫在復健道路極大的幫助,黃楷倫表示在受傷期間,家人主要負責照顧他的生活起居,自己則負責安慰他們。當得知受傷當下,他們其實比自己還要難過,為此感到可惜。他也告訴家人們,誰都不想遇到這種事,既然遇到了就要去克服和面對接下來的挑戰。
黃楷倫總是以積極的態度復健 照片/黃楷倫提供
田徑場上再次發光
黃楷倫受傷時的主治醫生,同時也是運動分析師,協助患者認識身障運動。黃楷倫以田徑三鐵項目(鐵餅、標槍、鉛球)作為重返運動賽場,就是經過專業團隊的分析以及自身對田徑的興趣所得來的結果。然而,柔道和田徑兩項運動差距甚大,也讓黃楷倫剛接觸時極為不適應:「受傷後等於換一個身體,要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外,不一樣的運動所用的技巧完全不一樣,全部要打掉重練。」
黃楷倫在田徑三鐵訓練上也遭遇許多困難,因為胸口以下全身癱瘓,黃楷倫只剩下胸口一半以上有力,因此黃楷倫必須用現有的肌肉牽動其他不能動的地方。此外,受傷導致汗腺神經受損無法排汗,練習時僅能選擇下午或是傍晚時刻訓練,以免中暑。訓練時遇到的種種挫折,曾使黃楷倫自我懷疑,究竟自己適不適合這項運動,但隨著在全國身心障礙運動會拿下金牌,打破心中質疑,期許自己未來能以身障運動員的身分參加帕運,追尋過去未完成的奧運夢。
不要輕視自我的極限
從小生活圈重心都在柔道的黃楷倫,至今仍然會想念過去摔柔道的日子。他提到,自己最愛運動還是柔道,現在是利用其他運動來彌補無法挽回的遺憾。黃楷倫也當起YouTuber,創立《第二人生SECOND LIFE》頻道,希望藉由此頻道讓更多身障運動員的故事能夠被外界看見,藉此提升身障運動員的權利和福利待遇。
「我覺得受傷的人也不要小看自己,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你的極限在哪裡。」黃楷倫說道。或許失去一些東西,才會發現自己真正擅長什麼。他也提醒受傷的人不要封閉自己,覺得自己比別人差,跟一般人不一樣,不要因為受傷忘記原本的樣子。「這是你的人生,你的人生不是來為了取悅所有的人。」
採訪側記
這次因為疫情的關係,只能以電訪的方式進行採訪,雖然不如實體訪問來得有溫度,但還是能從訪問過程中感受到黃楷倫面對到挫折的勇氣以及對於運動的熱愛。從他的故事也啟發我們,遇到困難不要輕言放棄,因為下一扇門會再次為你開啟。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