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後壁菁寮【小菁農】獲得中華認證有機稻穀「台灣越光」社企【菁饡米】

嵌入:
文字-A A +A

台南後壁菁寮無米樂農村自然農法【以一分社企經營的農地】種出【菁饡米】

https://www.peopo.org/news/546299

為著一小群的小農走進菁寮「社區營造」,「文化觀光」,「農村再生」,「社會企業」,「社會責任」「農特產研發」「文創研發」「社企市集」「地產地消」「數位網路」「社區微電影建構」「文藝社企展演」「共享社企資源」「幸福食堂」「餐飲旅宿」「教育獎助」「課業輔導」「老少關懷」「績優農村」「富麗農村」「國際宜居城市」「台灣城鎮品牌」「環境教育」「改善投資環境」「在地就業」「青年返鄉」「經濟成長」「金牌農村」「地方創生」「媒體行銷」「國際行銷」【社區永續發展】的底蘊,讓我們攜手共同邁入【菁寮有機村】,過著全家福闔家歡的好日子。

菁寮無米樂社企社規師黃永全執行長企劃執行行銷農村旅遊參訪座談國內外講演分享,歡迎大家一起來。 

無米樂故鄉~「菁寮庄」人文發展歷史脈動

                    【撰文.攝影/菁寮社區規劃師 黃永全】2018年6月

 台南縣「後壁鄉」在明鄭時代地屬承天府天興縣。康熙二十三年(西元一六八四年)設台南台灣府在舊台南市區,下設台灣、鳳山、諸羅三縣。後壁地區屬諸羅縣,那時尚是荒蕪之地,乾隆末年,諸羅縣改稱「嘉義縣」,後壁地區所有人煙,地屬嘉義下茄苳北堡然而當時後壁地區的主要聚落在「菁寮庄」,直到日治時期縱貫體路開通之後,後壁地區政經中心逐漸移往火車站附近的「後壁寮」,台灣光復後乃以「後壁寮」為中心設置「後壁鄉」。民國99年12月25日因應縣市合併,原台南縣與台南市合併升格為直轄市,並更名為「臺南市後壁區」。 

「後壁區」位處台南市最北端,東迄白河區、西與鹽水區相接,南隔急水溪昆鄰新營區與東山區、北面則以八掌溪與嘉義縣水上鄉、鹿草鄉、義竹鄉相望。境內地勢平坦,為八掌溪與急水溪沖積而成之狹長平原,總面積約71.20平方公里。居民人數約23,750人(2017年11月),由於具有豐富的水資源,遍植水稻,是嘉南平原的穀倉,其耕地面積達三千五百多公頃居全台之冠。

藍染的故鄉「青仔寮」

「菁寮庄」名稱沿革:清朝時屬台灣府嘉義縣下茄苳北堡,由於此地人民大都種植「青仔」(一種染料樹),因產量豐富,人民生活獲得改善,為促使普遍種植因此取名「青仔寮」即是「菁寮庄」地名。本地的藍染工藝,起源甚遠。靛藍織染,不僅提供了染料商品,隨之發展的彩紋圖騰,更宣告了產業文化的誕生。光復以後,本村則以“三角藺草”編織為農村副業。庄內廣行草編,一時蔚為盛事。而且當時南北交通動線與生活重心位置,即是興盛的鹽水港聚落,貨物往諸羅縣運輸,與銷售必經的中繼站「菁寮庄」,亦是鄰近聚落發展經濟最早的庄堡。 

   

菁寮北勢街~嫁妝老街

在清末到民國50年代,當地不只以藍染(清末民初)和稻田農作及草編製品帶動繁榮外,更發展出早期阿公阿嬤的嫁妝品興盛的商店街林立,每種行業皆有數家以上,如:金飾店、囍餅舖、西服店、布行、棉被店、禮服店、皮鞋店、腳踏車店、傢俱工廠、酒家、茶室、飲食館、販仔間(旅社)、碾米廠、鐘錶店、美容院、冰果部、理髮廳、打鐵店、鉛桶店,木桶製作店、五榖雜糧店、戲院、野台戲、西醫診療所、中藥舖、家庭五金行、雜貨店、百貨行、柑仔店、磚廠、蓋屋包商、大型菜市場、信用組合會社、輕便車道、公共澡堂、應有盡有。

菁寮聚落的興衰在於,日治初期後壁地區屬菁寮最為繁榮,日治以後,後壁寮在1902年火車站的交通建設投入而逐漸發展起來,但隨著1908年縱貫鐵路全線通車與老軍路(台一線)通過後壁寮(侯伯村)附近,提高國內交通運輸的方便性,取代了「菁寮庄」的舊官道交通路線,鹽水港亦因港口淤塞無法行船及裝卸貨物,交通工具的提升改善人力運輸的快速性,隨及菁寮交通運輸路線的重要性降低,聚落才慢慢沒落,至今菁寮聚落「菁寮」與「墨林」,只剩老弱婦孺,約不足1400人,物少人稀與老舊破損房屋的萎縮景象。

 

農村文化資產的守護與活化

但在「菁寮庄」已沒落40年之久時,也有重振旗鼓,再造新氣象的利基。雖然目前菁寮聚落繁榮景象不在,但百年景物依舊,老年人的生活智慧與文化記憶和傳統老技術猶存。在1998年起,菁寮墨林村落由殷村長與居民自主性的發展,建立守護在地文化資產的基礎,包括推動梁家四合院的重仁診療所自費整修,無償性提供社區成立墨林農村文物館,改善村落閒置髒亂空間為入口意象的親水公園,以及重拾傳統藍染與草編的老技藝等社區總體營造工作。同時也著重在地老人的存在價值,即開始挖掘紀錄在地老農民生活文化的珍貴資料與菁寮嫁妝老街經濟商店的特色樣貌,並修護老舊三合院文化古蹟景觀及農村生活體驗的特色民宿,和老農夫用一輩子守護住一片綠油油稻米農作產業,一步一步地建立菁寮聚落的「人」、「文」、「地」、「產」、「景」資源與推動關懷老人的職責。社區居民自費自主的出錢出力,為故鄉勾勒出美麗家園的藍圖,以及大家開會漸漸凝聚共識,將菁寮農村生活文化轉型為文化觀光,帶動貧瘠老舊農村的文化觀光經濟效益。

推動文化資產活化,盼為離鄉遊子找到回鄉的信心

2007年由台南縣政府文化處針對菁寮聚落輔導完成有:聞名全台的稻米種植文化、嫁妝採買文化、農村,集村換工文化,還有珍貴老嫁妝街的長排木街屋、完好可運轉的日式木造碾米廠、普立茲獎大師波姆設計與監造的菁寮聖十字架教堂及具古蹟地位的金德興藥鋪與菁寮國小中正堂、菁寮黃家古厝以及多處古老紅磚三合院等,可說無形和有形的文化資產相當豐富。打造成為全台第一個嫁妝產業活化聚落,重現昔日風華。

菁寮聚落於2007年申請文建會第一屆「區域型文化資產環境保存及活化計畫」三年補助計畫案,讓社區再次展現台南傳統嫁女兒的文化資產,重現嫁妝一牛車活動景物,

將台南市後壁區在2007年多年來舉辦的【菁寮嫁妝文化節】,在台南市政府及全國定位為12個月份中的重大節慶文化活動,大活動政府年年舉辦,嫁妝文化小活動社區銜接永續經營自辦,才能讓後壁的農村文化經濟發展風華再現,當全國唯一的【台灣城鎮品牌獎的文化節慶】,

與經常性舉辦傳統工藝產業米食文化的創意市集活動,亦開課培育菁寮生活博物館經理人,辦理社區導覽員培訓及文化創意產業設計,建立菁寮老農村聚落生力軍人才庫。

另外,還有專業演藝團隊進駐,及老舊三合院自費自主性社造修護為民宿,除了提升社區居民參與公共藝術與環境學習機制的建立,也呈現出菁寮嫁妝文化生活博物館的功能。

透過這些堅持與努力,復甦菁寮農村嫁妝文化產業的經濟,提升在地傳統文化資產與農村的生活品質,盼為離鄉遊子找到回鄉的信心。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8.02.02

台南無米樂

加入時間: 2008.02.02
153則報導
43則影音
0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41

台灣媒體針對解決偏鄉農村的地方創生專訪黃永全

2022-08-14
瀏覽:
6,408
推:
75
回應:
0
0:51

菁寮無米樂園 非典型行銷

2022-05-10
瀏覽:
5,443
推:
249
回應:
0
2:30

台南農村地方創生,依舊榖賤傷農視同滅農滅村

2022-04-13
瀏覽:
4,748
推:
112
回應:
0
2:17

菁寮無米樂三合院民宿防疫無收入自己民宿自己修繕

2021-08-15
瀏覽:
5,255
推:
155
回應:
0
4:14

祝福情人節快樂,台南菁寮老街瘋俗女養成記 2

2021-08-14
瀏覽:
4,809
推:
90
回應:
0
0:58

台灣古早味台南嫁妝一牛車在菁寮無米樂園老街重現

2021-07-31
瀏覽:
15,837
推:
110
回應:
0
0:47

菁寮無米樂社區,12/30千人拔蘿蔔捐偏鄉做公益

2018-12-07
瀏覽:
8,153
推:
403
回應:
0
6:30

後壁無米樂關心 魏德聖台糖農地蓋影城 

2018-10-29
瀏覽:
10,364
推:
219
回應:
15
0:19

香港TVB電視台來採訪菁寮無米樂製作{原住台灣}

2018-09-28
瀏覽:
10,347
推:
141
回應:
0

台南後壁菁寮【小菁農】獲得中華認證有機稻穀「台灣越光」社企【菁饡米】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51篇報導,共12,79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51篇報導

12,79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