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斯巴達教育 造就卡地布勇士

2010/06/30 11:00
3,136次瀏覽 ・ 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照片

◎文.攝影/邱瓊慧在台灣的後山,有個世外桃花源地台東縣,在偏南的知本社區裡住著一群熱情的原住民,部落的成員們組織了各個除草團,不管年幼老少的團結起來在農田裡一邊高聲歌唱,一邊整修雜草。

知本位於台東市外郊區西南部約十餘公里之處,舊名為「卡地布」,最具代表性的即是卡地布部落的卑南族文化。「卡地布」在卑南母語當中就代表了「團結」或「合併在一起」的意思。

 

 在卑南族代代相傳的口傳故事—「世界末日」中,敘述在遠古時期歷經的一場大洪水摧殘了大地,存活下來的僅僅兩男三女,這五人在漆黑的大海中漂流著,為了要重新適應如何在地球上生存,經過討論協議後,決定推崇一位男性到天空變成太陽,讓世界有了光亮,但是太陽西下後,世界又將變回一片漆黑,於是決議再推崇一位女性變成夜晚中照亮大地的月亮,其餘的三人便藉由這些光明,漂流到台灣的東岸,「陸發岸」就是卑南族祖先的繁衍後代的發祥地。

 

 卡地布部落由瑪法琉、巴卡魯固、邏法尼耀三大家族組成,其中瑪法琉屬於卡地布部落的本宗,在八社十個部落當中,卡地布部落屬最南,初鹿為最北,每個部落的口傳史衍伸出來的家族都不一樣,甚至在每個部落祖靈屋(如同漢人所祭拜的宗祠)的功能也不盡相同。之後遷徙到部落的三大家族開始共同居住生活,但也都保存了各自的祖靈屋及青、少年集會所,其中祖靈屋便是三大家族的祖先安置場所,在平日大門並不開放,往往在祭典儀式中才會開啟。

 

 座落在卡地布部落地標廣場的祖靈屋,是由石板所建置完成,由左至右依序是巴卡魯固、邏法尼耀、瑪法琉,台東卡地布文化發展協會總幹事陳正宗表示:「從現代對部落的意義來講,傳統文化是最主要的依據。祖靈屋是由拉漢(等同於祭司、頭目,部落中最高的精神領袖)掌管,他的主要職責是與祖靈進行溝通,衍伸出來的就是經文,演變到現今成為祭典的依據,是對於部落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主軸。」拉漢透過祭祀能力和上天(造物者)通靈,去了解什麼時候能夠播種、收割……等生活方式,轉告族人們什麼時候就應該做什麼事情。

 

 在卑南族的社會階級中,男性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男孩從九到十五歲左右,都會在少年集會所—「達古範」一同接受部落的訓練。

 

 少年集會所的整體外觀是用竹子、木頭及稻草所組合並架高,它是用來教育基礎及正確觀念的養成場所。從前生活在山區的老族人,為了要繁衍後代,從定居到形成部落,往往會發生缺乏糧食或土地的情況,由於其他部落也可能遭遇到相同的狀況,於是勢必要拓展部落的領域,就會發生戰爭。老族人曾表示,為了延續族人的性命,就必須要讓孩子們接受訓練,讓他們學會技能並適應生活,因此在小孩子九、十歲左右,就必須進入少年集會所,開始接受斯巴達的軍事訓練方式,而進駐少年集會所的少年們,從小就在裡頭接受抓草猴以及和同儕們合作的訓練。

 

 男孩能否進駐少年會所主要是由教父和青年集會所—「巴拉冠」的會長所決定,卡地布部落解說員陳勝英表示:「如果在這個家裡面,有小孩子要開始進入少年會所時,這個少年的父親、叔舅輩的成年男子,就必須要負起『教父制度』的義務去督導他,另一方面是為了要向大家告知,有哪一家的孩子即將成為部落中的生力軍,等他進入到青年會所後,再由青年集會所裡面的會長繼續教導之。」

 

 卑南族男孩除了自小試膽等抗壓性訓練外,努力和同儕之間培養深厚的互動性是必要的,因此族人間強調彼此都必須要能團結合作,陳政宗述說:「我們必須培養小孩子集體受訓的觀念,到了一定的階段就會進入青年會所。」從小時候,族人就必須開始教育孩子們要合力完成一件事情,必須服從上級的軍事化教育,才能進駐青年會所,十八歲以下的孩童負責傳遞命令和訊息,十八歲以上的「黑部隊」(身穿黑衣)便負責族裡間的婚喪喜慶事宜。然而,面臨現今社會,這類傳統僅僅在儀式祭典當天舉辦。

 

 知本社區最著名的地標,就是被稱作「巴拉冠」的青年集會所,它由多數竹子搭建而成,外圍因為「防禦」的特性,特地建有瞭望台的藝術造景設計,由會長挑選卑南族未婚男子接受部落訓練的場所,是部落中重要的行政組織,會長一方面為了要測驗挑選出來的青年身上具備的領導、做事能力,另一方面則要考驗會長本身與同儕之間的配合度。

 

 測驗的方式有很多種,例如代代不間斷的重建青年集會所,這樣的傳統儀式,並不是因為青年集會所的建築艱鉅,而是為了要讓每一位進駐到青年集會所的男性懂得如何建築房屋,少年和青年會所共同負擔部落的事物,目的是要培養下一代對生活方式轉變的生存能力,讓他們能夠了解長輩們是如何建構房屋。

 

 卑南族的傳統是男孩在青年會所裡,必須持續訓練到結婚成家後才能夠搬出去,對這個階段訓練中的一般男性而言,已具備了追求女性的能力,由於卑南族是母系社會,一旦被女方接納以後,就必須要離開青年會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