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銘珍堅守塗溝老農情
文●攝影/周書玉「付出是一種紀念,無私才能長久。」這樣一位大方、正直,為社區無私心奉獻的村長,他就是塗溝村現任村長呂銘珍。雖然年已近半百年,卻是個認真踏實的模範村長,從一個經營水電工程行的老闆變成管理社區的大家長,他甚至放下身段與塗溝村民一齊整治塗溝社區環境。
學歷只有高中畢業的呂銘珍,初三就開始在水電行做學徒,高中選擇專攻電工科。由於六零年代台灣還是典型的農業社會,家中父母親皆是務農,家裡很窮,當時他為了給家裡買電扇、冰箱,高中的寒暑假跑去做一個小時七十塊的零工,一直到畢業後,家裡仍然沒有電視。民國六十六年畢業後,呂銘珍繼續在水電行做學徒,之後他也開始經營起自己的水電工程行,一直到民國七十年家中經濟才穩定下來。
民國七十一年呂銘珍與妻子李玲香結婚,到了民國七十三年,除了經營自己的水電行外,他還在台電公司兼差上班。呂銘珍表示,在台電上班那段時間很辛苦,他要負責收電費、抄電表,每天凌晨四五點就要出門工作,那段日子可以說是風雲無阻。不忍心丈夫如此辛苦,李玲香提議,辭掉台電的工作,專心經營自己的水電工程事業,因此民國八十年,呂銘珍辭掉了台電工作。
談到如何從一個水電工變成村長,呂銘珍笑笑的表示,當初會想要出來做村長,只是與妻子的一場玩笑話,沒想到拿下全村百分之三十四的票數,當選為塗溝村的村長。不同於其他社區做法,呂銘珍覺得管理一個社區,應該要先從整治社區環境開始做起,囤積在社區角落的垃圾、沒人住的古厝以及惡臭髒亂的水溝,他放下身段親自著手參與整頓環境的工作,甚至發起志工一同協助,兩天的時間改善了村子惡劣的環境。呂銘珍深信,只要擁有乾淨的環境,才能夠提升社區的生活品質,若是很有發展特色的社區,但環境卻髒亂不堪,那也只不過是表面功夫罷了。
呂銘珍補充說道,其實當上村長後,在管理社區方面,妻子也從旁做協助,由於社區老人家居多,因此她在社區推動日間照護的工作,另外她還在社區執行慈濟近年推廣的「愛灑人間」運動,此運動主要是為落實社區關懷,社區也因為妻子推廣此活動的關係,拉近了居民彼此的距離。另外,只要社區有辦活動,她就會協助準備大鍋飯菜,村長若是能與民眾打成一片,在管理社區上會是很大的幫助。
呂銘珍腦海裡經常會思考出許多有創意的點子,像是去年「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就是他的點子,他表示,社區雖然是因為蝴蝶聚集而聞名,但是近年來蝴蝶生態漸漸消失,因此他以空間環境的打造作為社區近年發展的目標,「北回歸線碑紀」不僅具紀念價值,亦可提升社區居民的文化素養,希望透過改善空間環境來提升社區的生活水準。
可能是因為樸實的成長環境、艱辛的經歷,造就出一個如此認真踏實、肯付出的小人物,如今能做到為社區無私心付出的社區大家長應該屈指可數。呂銘珍強調,付出是一種紀念,無私才能長久。他很開心這輩子能有當上村長的機會,雖然感嘆自己只有高中畢業的學歷,但是他努力不懈,成功的用行動改善了社區環境,用創新的想法落實藝術營造社區的計畫,受到社區居民大大的讚賞與支持。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