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在歷史之上 古蹟產物由誰守護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曾寶儀 余采玲】古蹟建築,承載了祖先百年的歷史記憶,延續著前人至今的生活足跡,在社會、生活、文史教育上皆有著重大意義。修護工程是維護古蹟建築最基本的方式,可要長長久久的延續歷史,更需要人民提升愛護古蹟的自我意識。在過去,台南的孔廟與赤崁樓分別遭受人為的蓄意破壞,對建築物本身造成了傷害。古蹟開放是必然走向的道路,透過人民參觀,進而成為一個再利用循環,也使後代能過了解生長土地上的歷史記憶。這時,民眾對於愛護古蹟的自我意識就必須提升,不蓄意破壞、不踐踏園區內的草皮、不因一時的方便對古蹟造成損害……

踩在歷史之上,我們感受著生活的這塊土地,應是好好守護,而非踐踏毀壞。

▲孔廟執行長潘正元表示,因民間傳説的關係,早期的參觀民衆會頻密觸摸門釘,導致門釘外漆脫落

▲文化資產管理處副研究員傅清琪説明破壞古跡的相關律法。

 

▲赤崁樓游客認爲民衆應該提升保護和愛護古跡的自我意識。

▲民衆認爲古蹟是一種情感的聯繫,進入古蹟就像是進入時空隧道一樣,讓人心也會跟著緩慢下來 。

 

南臺科技大學 影音新聞團隊 採訪花絮

團隊/曾寶儀 余采玲  

指導老師/梁丹青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8.04.17

南臺資傳新聞網

加入時間: 2008.04.17
425則報導
399則影音
99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32

社區媽媽 舞動青春 自信魅力

2022-11-01
瀏覽:
5,911
推:
156
回應:
0
3:00

二手衣新生命 循環永續再生

2022-10-25
瀏覽:
6,083
推:
296
回應:
0
3:00

府城瑞益行 創新古早味椪餅 「椪」出新滋味

2022-10-24
瀏覽:
4,613
推:
73
回應:
0
4:25

府城百年木屐 三代手作傳情

2022-10-24
瀏覽:
4,500
推:
4
回應:
0
6:02

50+美力第三人生

2022-10-24
瀏覽:
3,829
推:
25
回應:
0
6:55

鑄造刀藝竹子夫

2022-10-24
瀏覽:
4,082
推:
9
回應:
0
2:58

講臺語 真心適 Kóng Tâi-Gí tsin sim-sik

2022-10-23
瀏覽:
5,603
推:
149
回應:
0
5:49

左藤薪傳 百年煥

2022-10-23
瀏覽:
3,628
推:
27
回應:
0
2:47

生命與糖的硬度

2022-10-23
瀏覽:
3,814
推:
162
回應:
0
4:15

疫情下的斜槓人生

2022-10-22
瀏覽:
3,397
推:
10
回應:
0

踩在歷史之上 古蹟產物由誰守護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79,482篇報導,共12,323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79,482篇報導

12,323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