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踩在歷史之上 古蹟產物由誰守護

2021/10/31 11:26
4,184次瀏覽 ・ 6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記者/曾寶儀 余采玲】古蹟建築,承載了祖先百年的歷史記憶,延續著前人至今的生活足跡,在社會、生活、文史教育上皆有著重大意義。修護工程是維護古蹟建築最基本的方式,可要長長久久的延續歷史,更需要人民提升愛護古蹟的自我意識。在過去,台南的孔廟與赤崁樓分別遭受人為的蓄意破壞,對建築物本身造成了傷害。古蹟開放是必然走向的道路,透過人民參觀,進而成為一個再利用循環,也使後代能過了解生長土地上的歷史記憶。這時,民眾對於愛護古蹟的自我意識就必須提升,不蓄意破壞、不踐踏園區內的草皮、不因一時的方便對古蹟造成損害……

踩在歷史之上,我們感受著生活的這塊土地,應是好好守護,而非踐踏毀壞。

照片

▲孔廟執行長潘正元表示,因民間傳説的關係,早期的參觀民衆會頻密觸摸門釘,導致門釘外漆脫落

照片
照片

▲文化資產管理處副研究員傅清琪説明破壞古跡的相關律法。

 

照片

▲赤崁樓游客認爲民衆應該提升保護和愛護古跡的自我意識。

照片
照片

▲民衆認爲古蹟是一種情感的聯繫,進入古蹟就像是進入時空隧道一樣,讓人心也會跟著緩慢下來 。

 

南臺科技大學 影音新聞團隊 採訪花絮

照片

照片

團隊/曾寶儀 余采玲  

指導老師/梁丹青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