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九十載 木雕老店與新時代的碰撞
【記者 黃怡惠/台中報導】
在台中中區,創立於日治時期陪台灣走過九十載的老字號木雕店陳彫刻處,勇於嘗試各種可能,在保留歷史痕跡的前提下修整老店內部空間,並與各行各業合作創新、發現雕刻新面貌,展現木藝極高的適配性的同時開創出全新的道路。
店內作品從過去的日式欄間、神像、木魚,餅模,到各式各樣的招牌和匾額,不僅反映了時代的生活需求和禮儀習俗,也見證了台中舊埕的初始與興盛。但隨著時代變遷,傳統技藝逐漸被工業量產所取代,手工木雕業也勢必要做出改變。
正在工作檯前刻製客人訂單的陳文才師傅。(黃怡惠/攝)
舊時代的手工藝傳承
台南孔廟的「全台首學」字匾、故宮至善園、日月潭中心的玄奘寺皆出自第一代陳文才師傅(陳處長)之手,至今已將手藝傳承至第三代,由陳希彥和媳婦韓惠菁一同經營。過去在事業升官、廟宇祭祀、商店開業或是比賽頒獎,匾額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選定良辰吉時開始揭匾儀式贈匾給對方,是件風光且隆重的事。隨著時代的變遷,祝賀與讚頌的儀式也改頭換貌,或許是匾額龐大的體積與現代人越來越小的住宅不相稱,屋內裝潢和擺放也不相容,逐漸不再是慶賀首選。在雕刻業蓬勃發展時陳彫刻處在一個月內能接到五十餘訂單,但隨著人們習慣改變與工業發展,超過一個月沒有生意上門反而變成家常便飯。
店外擺放著許多回收的巨大匾額,是來自或是家中長輩留存至今,晚輩認為佔空間卻又捨不得丟棄就會送到店內。秉持回收利用的惜物精神,將匾額的背面再重新製成較為小型精美的匾額,短且細的木頭製成食器如湯匙或托盤,不刻意將原本的雕刻磨去,保留時代流變下木頭的原始樣貌。
店內擺放的手工木製雕刻品。(黃怡惠/攝)
在溝通與嘗試中轉型
陳希彥和韓惠菁從雕刻店的內在去思考我們擁有什麼?需要什麼?及如何讓雕刻以現在的人喜歡的樣貌呈現和被需要?最後決定把「打工換宿」這件事做一些轉化,以專業和興趣合作或交換學習的換工模式,讓有興趣學習或認識雕刻這項技藝的人可以免費長時間的學習雕刻外,也讓這些有趣的人將想法或其他專長帶入店內和雕刻產生連結。有別與傳統拜師學藝的師徒制是韓惠菁對於大膽創新的具體行動。透過「交換專長」交到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是在發想時未預料到的收穫,各種的專長激盪出不同的火花,讓老店可以充滿活力的生存下去。韓惠菁說,換工交換的不只是你我的專業,也交換了彼此的人生經驗和生活底蘊,各種的想法就在老雕刻店裡進行光合作用,滋長成為未來的養分。
韓惠菁認為產業轉型和創新最困難的是「方向」,產業轉型就是不斷溝通的過程,透過和自己和家人和客戶對話,慢慢地將經營的型態和作品和現代結合,與時俱進,讓傳統與創新並進,以現代人喜歡的樣貌去呈現。
開設體驗課程和換工也是一種突破,韓惠菁說,以前學技藝學徒是要學習三年四個月才能出師,現在課程安排上,他們盡可能簡化學習的方式,讓體驗的學員能在一段時段裡,可以吸收木材的知識和體驗基礎雕刻的技法。但要如何快速讓他們進入狀況,在短時間內完成一件作品並感到有成就感,這些都在開發課程中需要持續調整。邊做邊學邊檢討修正,將遇到的困難簡化或解決。
店內販賣的木雕食器,有盤子、叉子、湯匙與托盤。(黃怡惠/攝)
木雕走入尋常百姓家
不論是懸掛在商店上頭的招牌和匾額,或是在傳統餅店裡師傅手握的餅模,似乎皆與民眾的生活有些距離,現代人對於木製商品的需求和過去不一樣,現在人需要什麼、以什麼樣的形式呈現,了解消費者需求並將工藝融入在他們的生活裡,是老店創新必須要面對且深思的問題。陳彫刻處對此的應對方法則是轉向客製化,以全手工來接受各個客人的訂單,不吝挑戰以前不曾試過的雕刻品,從食器、獎盃、模型、到小型裝飾品,跨界與各個領域的專家合作擦出不同的火花,老工藝逐漸融入日常生活中。
的雕刻店刻劃了近百年的歷史,也見證了台灣的時代故事,成為訴說在地的文化場域,學習傳統雕刻工藝並了解民間敬天祈神的習俗,認識手腦並用的木作老傢俬,讓木材的氣味與溫潤陪伴著大家繼續生活下去。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