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大村葡萄的風光再現」地方民代與青農籲請農政單位優鮮連結!
【記者 周厚賢/大村報導】
許多經過大村鄉內露天葡萄園的民眾多會驚訝,為何原本只套一層紙袋的葡萄還要再穿起塑膠衣的,莫非是葡萄也會怕雨水沾濕?對此,從都市返鄉承接父親葡萄園的青農賴錤賢苦笑說「那不是雨衣,是防止鳥害八哥所必須要在套上的防彈衣啦」。
▲支持在地青農,大村鄉民代表重視返鄉接承父業的青農所遇有的問題。(圖/記者周厚賢攝)
近幾年隨著外來種泰國八哥的繁衍加劇,台灣天空不只被牠們控制領空權;更因為雜食性及聰明的天性使的牠們成為大村葡萄最主要的公敵。如果沒套塑膠袋,牠們可以輕輕鬆鬆地以爪撕開紙袋而搶先飽食大村葡萄。此外,隨著國內農藥肥料及材料價格的不斷高漲所導致獲利率降低、行銷宣傳全靠自己單打獨奏而無公單位的支援協助、採收後的葡萄枯枝處理的問題…,都是他接手家裡農業後所經歷到的無力感,所以「一切靠自己」就只是身為青農懷有滿腔熱血的他必須要接受的現實問題。
▲幾年前,從沒有農友想到終有葡萄穿兩套衣服只是為防止鳥害的一天。(圖/記者周厚賢攝)
對於周遭以生產葡萄為大宗的鄉鎮,透過公所與農會所連結匯集成的整體行銷力量,藉由每年所舉辦的評鑑選拔及北上行銷在地優良葡萄的範例。大村鄉民代表賴志銘說,這才是鄉政主管單位最能做的事!他認為,要推動在地產業不能只是口號,如同青農所遇到的問題應該是由主事單位為農友想出解決方式才能為鄉政發展帶來永續的繁華。從八哥鳥害、廢棄枝條的處理、及為果農代言大村優先葡萄的平台與行銷管道,都應該由行政單位與農業輔導機制所共同整合的力量所推動。
▲從生產到收成而至行銷,大村葡萄農要各憑本事的獨自在市場上開出一條銷售的路!(圖/記者周厚賢攝)
逾半世紀之前大村鄉率全國之先栽種從日本引進的巨峰葡萄,所帶來數十年的領先地位隨著周遭鄉鎮大力推廣而光環退色。青農賴錤賢認為,大村鄉以露天式的栽種方式可以讓葡萄在充足的日光照射下吸取健康的元素及保有黑紫色的外觀絕對是立基。但露天所面臨到氣候與鳥蟲害的影響就會是採收的不確定因素,他希望如賴志明代表所持「主管機關與輔導單位站在農友的前端擔任生產與銷售的角色」,方能讓不管是種稻或水果蔬菜的第二代青農有個憑藉而能致力創造更優質的農產價值。
▲大村葡萄享譽半世紀,在地青農與民意代表有心再次推展風華行銷全國。(圖/記者周厚賢攝)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