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鬥陣看鬧熱 臺灣民俗表演團隊齊聚文化資產園區

文字-A A +A

【記者 黃怡惠/台中報導】

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主辦,九天藝術文化執行,從十一月到一月每週六在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舉辦的「陣勢登台」,集結臺灣北、中、南、東部傑出團隊演出節目。為推廣民俗(含武陣、文陣)及傳統音樂之演出相關活動,將邀請中央與地方登錄認定之民俗陣頭(含武陣、文陣)、傳統表演藝術保存者、傳習計畫結業藝生演出,並搭配相關之民俗導覽解說,使民眾了解民俗意涵、增強實地參與意願,同時彰顯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與傳承之價值。活動第六週分別邀請到田屋北管八音團、長興呂師父龍師團與民權歌劇團。

田屋北管八音團

田屋北管八音團創立於1921年,是新竹地區歷史悠久的客家八音團,目前由第三代繼承人田文光、田文龍兩兄弟所領導,團員年紀小至三十大至七十,經常率領樂團參加各類型廟會、慶典、民俗等活動,也配合縣內各類型藝術活動,深入各鄉鎮表演,多次榮獲「新竹縣傑出演藝團隊」殊榮。經新竹市政府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傳統客家八音之保存團體,以推廣及傳承民間北管、八音為主要任務。在暑期期間配合各中小學,加入客家八音學習課程,致力推廣在地慶典音樂,並朝國際文化交流目標前進。

節目中表演的「鼓吹樂」,為北管音樂中最常出現的演出形式,廣泛使用於廟會、儀式、遊行陣頭音樂與婚喪喜慶中,為節慶活動增添熱鬧氣氛,是一般人最常聽到的北管樂。(黃怡惠/攝)

長興呂師父龍師團

台灣基隆長興呂師父龍師團成立至今已一甲子,隨著時代改變,堅持保留台灣傳統固有「台灣獅」表演,且發展廣東醒獅、北京獅、龍藝、鼓藝等多項陣頭內容,結合現代創意思維,賦予傳統龍獅新生命。呂美吉說到:「台灣獅為台灣特有,以新竹分成南北兩獅,俗稱南部獅與北部獅。以南為閉口獅,以北為開口,臺灣獅及廣東醒獅的差別為醒獅多以跳高樁表演為主,台灣獅則以在地面上結合武術的展演為主。」

五十六歲的呂美吉是武術高手。因從小體弱多病故五歲開始學武,國中一年級就拿到全國武術冠軍,二十歲代表台灣參加國際武術散打比賽,打敗二十多國選手奪得冠軍。年輕時和港星狄龍,羅烈,拍過「龍虎鬥」等武術電影。他擁有國家級武術教練證照,還開館授徒數十年,南少林功夫薪傳二十四代,堪稱現代黃飛鴻。呂師父的父親是廣東人,創立長興龍獅團,呂師父繼承武館,幾十年來收徒卻不收費。早期徒弟多半來自弱勢家庭或是中輟生,不少是基隆當地的學校校長拜託呂師父接收這些孩子,讓他們有個歸處教他們武術與舞龍舞獅,學習一技之長。

舞獅特技跳高樁的年輕表演者。(黃怡惠/攝)

民權歌劇團

民權歌劇團,成立於一九七零年為大台北地區歷史悠久的歌仔戲團,當時團址位在歌仔戲戲窟─台北大橋頭、民權西路上,因此老團主林竹岸先生以此為名。民權歌劇團以創辦人林竹岸、王束花為核心,整合家族成員與業界優秀演員組成,創辦至今已逾五十年,致力保存歌仔戲劇目、音樂及道地唱念韻味。創辦人林竹岸於二零一八年獲文化部登錄為重要傳統藝術歌仔戲後場音樂之薪傳推廣工作。

民權歌劇團保存內台、外台幕表戲劇目多達上百齣,包含古路戲和不同風格的胡撇仔戲代表作。2001年起民權陸續著手對經典經目加以錄製保存,並由王束花女士口述傳承,有計畫整編傳承眾多老戲劇目,致力保存歌仔戲表演藝術。

民權多年來用心薪傳推廣,強化前後場年輕世代傳承,於大台北之社區開設歌仔戲研習課程、巡迴各國小校園辦理推廣演出、扶持大學歌仔戲社團中愛好戲曲的青年學子、於新秀戲苗中授徒培育專業藝生等,藉由長期投入薪傳工作培育不同世代的戲曲種子,促進當代歌仔戲深耕傳播,為臺灣歌仔戲延續旺盛生命力。

台上正演出的《天下第一家》是歌仔戲傳統的「古路戲」。(黃怡惠/攝)

陣勢登台舉辦的目的旨在支持藝文團隊重返舞台與推廣臺灣傳統民俗文化,在疫情肆虐的前些日子,不能在大眾面前表演聽到現場的歡呼鼓掌的表演團隊經歷過掙扎與自我調適,養精蓄銳後以更好的面貌再次出現在我們面前,現場甚至有許多北下只為支持傳統藝文團隊的民眾。臺灣傳統民俗文化透過許多方式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進而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9.09.29

靜宜大傳創事紀

加入時間: 2009.09.29
1,245則報導
605則影音
139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3:07

弘光獵鷹屢創佳績 戰隊磨合成主要條件

2023-05-31
瀏覽:
2,853
推:
0
回應:
0
3:45

老建物再生 富興工廠的復興之道

2023-05-24
瀏覽:
3,758
推:
0
回應:
0
4:03

香港夫妻移民台灣 由零開始重新生活

2023-05-19
瀏覽:
4,122
推:
0
回應:
0
2:46

隱身工業區內的文化小鎮

2023-04-26
瀏覽:
6,057
推:
3
回應:
0

嘉義縣官民學合作 培訓綠鬣蜥移除專業人員

2023-04-20
瀏覽:
4,062
推:
4
回應:
0
3:46

香港人遠嫁台灣 分享移民故事

2023-04-12
瀏覽:
4,985
推:
1
回應:
0
3:09

台中安心美食之都 食安GIS把關維護

2023-02-15
瀏覽:
6,271
推:
3
回應:
0

台灣魔術方塊家 鑽研盲解帶進社會

2023-02-08
瀏覽:
6,176
推:
0
回應:
0

多年經驗衝浪好手分享衝浪文化

2023-02-08
瀏覽:
5,977
推:
0
回應:
0
3:16

摘星市集的困境

2023-02-08
瀏覽:
7,635
推:
48
回應:
0

來鬥陣看鬧熱 臺灣民俗表演團隊齊聚文化資產園區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79,482篇報導,共12,323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79,482篇報導

12,323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