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央行的結構性難題

文字-A A +A

面對國際性物價膨脹壓力,各國央行什麼時候會升息,成了國際熱門話題。我國央行面對物價壓力,對策可以是採取升息手段,也可以讓新臺幣匯率升值。無論採取哪一種措施,都必須付出昂貴的代價。

美國聯邦準備體系是金融體系的資金供應者,對國內金融機構提供大量的融資。調高利率可以增加聯邦準備體系的收益。我國央行的情況剛好相反,2021年底央行賣給各金融機構的定期存單餘額達9兆餘元。換言之,調高利率1個百分點,臺灣央行就要多支付給金融機構9百餘億元的利息。另一方面,央行資產負債表的資產面,主要資產就是購買外國政府長期公債,收益率在買入債券當時已經固定,公債利息收益是無法隨市場利率調高而馬上增加的。

如果選擇讓新臺幣匯率升值,以壓低進口成本。2021年底我國央行持有外匯存底餘額5千4百多億美元,新臺幣每升值1元,央行帳面未實現匯兌損失就會增加新臺幣5千4百多億元。或許有人會說,當央行外匯存底減少時,新臺幣匯率就會隨同貶值,帳面上的未實現匯兌損失自然會消失。但實際狀況未必如此。如果臺灣是遭受到國際禿鷹集團的襲擊,先匯入資金在股市賺飽了以後,再大舉匯出。此時,在對美出超未減少的情況下,臺灣央行能夠讓新臺幣匯率大幅貶值嗎?美國政府會悶不吭聲嗎?在這種情況下,國際禿鷹集團就會股、匯雙豐收。

臺灣是非常依賴對外貿易的國家。面對動盪的國際經濟金融情勢,臺灣或許應該思考改用美元或歐元,而不要執著於自行發行新臺幣,讓進、出口業者可以免除非必要的匯兌風險。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12.07.28

Anthony

加入時間: 2012.07.28
442則報導
76則影音
1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對雙語政策的一些想法

2023-05-29
瀏覽:
1,455
推:
0
回應:
0

中華民國憲法是「一中兩區」憲法嗎?

2023-05-13
瀏覽:
2,922
推:
0
回應:
0

包圍與反包圍

2023-04-17
瀏覽:
3,285
推:
4
回應:
0

交通導護志工甘苦談

2023-03-26
瀏覽:
1,980
推:
0
回應:
0

鄰長才是中華民國最基層的政務官

2023-03-20
瀏覽:
3,500
推:
0
回應:
0

什麼是「中華民國人」?

2023-03-10
瀏覽:
4,081
推:
37
回應:
0

何不把越野腳踏車納入步兵裝備

2023-02-18
瀏覽:
3,654
推:
0
回應:
0

國境之西

2023-02-17
瀏覽:
4,915
推:
0
回應:
0

何不將「專案計畫型預算」制度化

2023-01-22
瀏覽:
5,875
推:
0
回應:
0

對兵役制度的一些想法

2023-01-19
瀏覽:
5,728
推:
0
回應:
0

臺灣央行的結構性難題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79,466篇報導,共12,321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79,466篇報導

12,321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