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養的比特犬,禁不住的攻擊性犬

文字-A A +A

去年12月屏東傳出比特犬咬死3歲孩童;今年1月6日,新竹發生一起混種比特犬擅闖民宅咬死家貓事件,類似的比特犬負面新聞時有耳聞,比特犬因此被打上危險和攻擊性犬的標籤,也進一步加重了其他比特犬飼主的心理壓力。

早在2001年9月25日,農委會便已公告比特犬為具攻擊性犬種,並在《動保法》第二十條第三項之三闡明:具攻擊性之寵物出入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場所,應由成人陪伴陪同,及以長度不超過1.5公尺之鏈繩牽引外,應戴口罩作為防護措施。

不過因近年頻傳出比特犬造成重大傷亡事件,農委會認為國內飼養者仍不具有對應的管理能力,公告了2022年3月1日起開始禁養和輸入比特犬,避免民眾冒然飼養比特犬衍生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農委會定義的攻擊性犬隻並不是只有比特犬。《動保法》第二十條第三項解釋:具攻擊性之寵物指的是危險犬隻及無正當理由曾有攻擊人或動物行為。

除了比特犬,同樣被詳列在《動保法》的危險犬隻品種還包括日本土佐犬、紐波利頓犬、阿根廷杜告犬、巴西菲勒犬和獒犬這五種,不過在記者致電1999詢問時,卻被告知目前只有比特犬被禁止飼養和輸入,其餘犬種則不受影響。

過期的動保法,模糊的攻擊性犬定義

到底什麼是具攻擊性之寵物?現任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動督盟)秘書長的何宗勳,點出重點在於「無正當理由曾有攻擊人或動物行為記錄者」。至於這句話該怎麽詮釋理解?何宗勳有很多話想說。

「你家狗狗沒有正當理由,突然攻擊人或怎麽樣,就會被列入攻擊性犬記錄,這邊有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去決定它是不是攻擊性犬?」

一般的做法是動保處聽取飼主和受害者雙方的陳述後,再決定犬隻是否屬於無正當理由攻擊行為,中間沒有客觀的第三方替犬隻做行為診斷,很可能會誤判一些情況。

「看似是無正當理由,其實存在狗狗被驚嚇的可能。」何宗勳分享一個在台北市發生過的案例:飼主在走路突然有人快速轉彎經過,狗狗嚇到就以為是要被攻擊就咬上去了,它也被列入攻擊性犬。

何宗勳認為《動保法》有太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了,勿用二十年前的觀念來看待現在的動物。(攝影/林欣雨)

「那還有我牽著一隻本來很兇的狗,有勸誡說請不要靠近、請不要靠近,你就這樣逗我的狗,結果咔一聲!你懂我的意思?」

再舉出這樣一個例子,何宗勳想要表達自己覺得不妥的是,動物被判定具有攻擊後就很難擺脫罪名,會需要一輩子配戴嘴罩,即便犬隻本身有口疾、老了失去咬傷人的能力了也不能免除這個措施。

人犯錯在法律程序上也有輕、緩、重之分,最嚴重的才會到死刑階段,但是動物並沒有這樣的待遇。因此何宗勳覺得農委會在訂行政命令的時候,是非常粗糙、不嚴謹的,沒有給動物提供所謂的改過自新、矯正的機會。

而且《動保法》自2001年開始一路沿用至今已經有20年時間,「用一個20年前的觀念來看待現在的動物是非常不對的。」

應有配套機制,維護飼主和寵物福利

當比特犬攻擊人的事情發生的時候,人們很容易會對這種犬隻落下不好的印象。對愛護動物的人來說,他們隻會覺得是飼主沒有處理好,可是對不瞭解、甚至是討厭動物的人,他就會感到恐慌和害怕。

「比特犬很多負面的新聞不是我們這些飼主搞出來的,是那些真的愛炫的、想要讓狗發瘋、去斗狗的那些人。」

分別是五歲和三歲的比特犬是被總是一起玩鬧,但依舊需要控制牠們的情緒,不能開啟牠們想打架的心。(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擁有兩隻比特犬的飼主憤憤地說,政府應該要明文規定去限制不負責任的飼主,而不是一次性的把有盡到責任的飼主也「一網打盡」了。

「政府的政策我是支持的,可是我希望他可以再完善一點,不要讓很多人去惡意的批判我們,然後詛咒我們。」

該飼主向記者述說,自己平時有將孩子和狗狗玩耍的動態分享至社交媒體上,但是會遭遇有人惡意留評的情況,讓她一度很難過。

沒有適當資訊澄清,民眾就會污名化比特犬。尤其是比特犬被烙印成攻擊性犬隻,飼主們也會在社會異樣的眼光注視下,心理壓力越來越大,最後演變成要麽棄養、要麽就不帶狗出門的局面,最後還是影響了動物福利。

對此,何宗勳認為政府應該要有一個配套機制,來應對即將來臨的3月1號可能衍生的棄養潮,以及化解比特犬飼主們遭歧視問題。

最重要的是:「政府應該要集中資源,透過民間跟官方部門合作,成立一所專門在收容這些比較有攻擊性或特殊毛小孩的學校。」

何宗勳已經向政府提出有關計劃,將來找到專業訓練師以後,除了可以集中訓練教養特殊毛小孩、讓它們有機會回歸到正常的家庭以外,還可以結合學術做行為觀察研究,培養這方面人才,一舉多得。

禁養比特犬是解決問題還是製造問題?

  「如果沒辦法收留比特,那是不是可以處理掉?」

  2021年10月26日,農委會宣佈修正比特犬為「指定禁止飼養輸入或輸出之動物」後,比特犬飼主則必須在2022年2月28日前完成申報備查。

  台灣愛狗人協會理事長顏杏娟,在相關政策公告後便接獲數通想棄養比特犬的電話,赫然發現有許多飼主都誤以爲在3月1號以後便不能再飼養比特犬。

  「禁養令是針對新的飼主不能再養,原本有飼養比特的人,只要完成申報是可繼續飼養的。」

全台收容所中截至1月12日有43隻比特犬在等待領養。(資料來源:全國收容系統/製圖:林欣雨)

  但比特犬傷人的新聞層出不窮,加上農委會的禁養令,比特犬的棄養潮勢必然會出現。只是讓顏杏娟痛心的是,收留比特犬在飼養、管理和空間上都有很大的困擾,因此回絕了比特犬飼主的收留請求,但卻在回絕后聽到飼主詢問是否可以將自己的比特犬「處理掉」。

「其實他們家的比特不見得有什麽狀況,而是害怕萬一發生了什麼事,他們需要負很大的責任。」

   但真正令人擔憂的難題,而是那些被不負責任飼主棄養在路邊的比特犬。在臉書上擁有51萬粉絲的「狗與鹿」公眾主頁經營者也點出,若被棄養的比特犬在沒做結紮或是結育的情況下,跑到路上和其他野狗交配,那便會生下更多混有比特犬基因的流浪狗。讓原先想解決的一個難題,釀成了另一個大問題。

  而正當眾人紛紛質疑農委會是否已做好應對比特犬棄養潮時,農委會通過郵件書面回复表示,會要求各縣市政府針對民眾通報出現於公共場所的比特犬盡快誘捕後收容安置,並加強宣導,杜絕棄養來解決棄養潮的問題。

飼主錯誤的飼養觀念是壓死「比特」的最後一根稻草

  「其實牠看到來來往往的人,就是一直不斷的在讓牠練習要衝出去咬人。」

  訓狗師蘇裕盛在談及比特犬時,他坦言許多人都會將比特犬拿來當看門狗,而當比特犬每次在看到門外來來往往的人,其實每一次都是在刺激牠讓牠練習要衝出去咬人。他也分享自己曾看過比特犬衝斷鍊圈的經歷。

  與大眾認知恰好相反的是,為了防止寵物狗到處亂跑或是為了安全考量會將牠們關在籠子裡或是用鍊養著,讓寵物狗有一定的活動空間。而被鍊養或是籠養起來的狗,會攻擊人的機率卻是比放養的狗高達四倍。

    而針對禁養令,「狗與鹿」認爲這是沒有辦法之中的辦法,因爲必須要先禁止,等到人們有足夠的飼養觀念后,才可重新去思考是否能飼養比特犬這種危險犬隻。但台灣需要多久才能提升整體的飼養觀念,有待觀察。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21.11.22

李佳紋

加入時間: 2021.11.22
2則報導
0則影音
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COVID-19過境,學生老師一并帶走

2022-01-11
瀏覽:
2,321
推:
6
回應:
0

禁養的比特犬,禁不住的攻擊性犬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887篇報導,共12,78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887篇報導

12,78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