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菸害與戒菸-以家人為個案討論吸菸對身體的影響

2022/02/01 11:00
3,099次瀏覽 ・ 7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菸害與戒菸-以家人為個案討論吸菸對身體的影響

台灣大學通識教育課程「衛生與保健」有一堂「菸害與戒菸」的課,由台大醫院家醫部郭斐然醫師講授,內容包括菸品危害、尼古丁成癮、戒菸方法與技巧、新型菸品(電子煙、加熱菸)危害等議題。本篇為一位大三同學寫的期末報告,內容精彩動人,經作者同意刊載。

第十周「菸害與戒菸」課程,老師談到菸品、新型菸品對身體健康的影響以及戒菸治療等。除了讓我了解到相關知識外,也對課程內容產生共鳴,故以下將以我的三位家人——二伯伯、二舅舅及母親作為個案主體,討論三人吸菸習慣的有無,以及對健康的影響及比較。

以家人為個案討論吸菸對身體的影響

二伯伯從約十八歲開始接觸菸草,爾後開始吸菸,菸癮最大時一天需要抽兩包菸,持續大概二十年,中間曾多次嘗試戒菸但失敗,四十歲後因為罹患糖尿病而被強迫減少吸菸頻率,大約一天一包。六十歲做健康檢查時發現罹患肺癌第四期,透過化療及藥物控制病情,雖然在醫生強烈要求下,有再次減少吸菸頻率,但還是控制不住菸癮,家人沒有特別注意時就會偷吸菸,最後在確診肺癌第四期後的四年,於 2020 年 4 月因多重器官衰竭過世,享年六十四歲,以台灣人的平均存活年齡來講,算是非常早就過世,甚至還沒邁入台灣人所定義之

「六十五歲以上為老年人」的階段。

二舅舅是越南人,從約二十二歲出社會之後開始有吸菸習慣,但菸癮相較二伯伯而言並不大,大約兩天一包菸。但是,越南早期對於菸害防治的觀念並非相當成熟,故其工作環境充滿二手菸,即使舅舅當天未吸菸,也有可能吸入同事的二手菸。三十歲以後,由於孩子的出生而戒菸,直到今日都無吸菸習慣,為戒菸成功的案例。但是,其工作場所仍有少量二手菸。其五十五歲退休後,某日因身體不適就醫而發現罹患肺腺癌第三期,經過五年的化療與藥物控制後至今已經六十歲,暫時沒有繼續擴散的情形,仍然為第三期。

母親也是越南人,沒有吸菸、下廚的習慣。早期於工作場所中偶爾會接觸二手菸,但自從三十歲結婚至台灣定居後,因為工作場所強制禁菸而再也沒有接觸二手菸。由於外婆及二舅舅皆罹患肺腺癌,擔心有遺傳的可能,且當時經常出現「喘不過氣」、「心悸」、「盜汗」等症狀,五十三歲時至醫院進行「精緻肺癌型」健康檢查,檢查項目包含肺部電腦斷層掃描及基礎檢查。經過檢查後,確認其肺部狀況良好,但確定罹患甲狀腺亢進。

(四)三個案的差別

綜合上述三案來講,可以用以下表格區分三人接觸菸品及身體的狀況:

  菸齡 工作環境有無二手菸 有無確診肺部疾病 罹病後是否戒菸 其他疾病
二伯伯 四十二年 肺癌第四期,已過世 糖尿病
二舅舅 八年 肺腺癌第三期 已戒菸
母親 有,持續八年 不適用 甲狀腺亢進

結論、延伸探討及感想

(一)小結

從上述三個案的情形,我們可以看出,雖然無法完全避免環境所造成的偏差

(例如:煮飯油菸及空氣品質差可能也會導致肺部疾病),但可以知道肺部疾病的產生與吸菸的習慣密不可分,且會依吸菸程度的高低,造成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菸齡最久的二伯伯因肺病過世;曾接觸菸品且工作環境充滿二手菸的二舅舅現罹患肺腺癌;不曾吸菸也不下廚的母親則有健康的肺部。

(二)延伸探討——為什麼二伯伯無法戒菸?

從課程內容可以了解,若要戒菸,可以嘗試遵守「戒菸三不」。戒菸有很多方法,為什麼我的二伯伯曾嘗試戒菸,但直到過世仍無法成功戒掉呢?個人認為,最大的阻因在於「環境」。伯伯吸菸年齡早,結交了很多也會吸菸的「菸友」,且每位朋友菸齡都相當大,多於成年前就開始吸菸,故其在嘗試戒菸的時期,同儕仍會拿菸慫恿,在社交壓力及「偶爾抽一根不會再次成癮」、「我都抽這麼久了多抽一根不會怎樣」的心態下,導致其戒菸之路屢屢失敗,也將自己提早送上了黃泉路。

(三)感想

無論是從課程,還是從我家人的經驗來看,都可以發現菸品對於健康的負面影響。雖然菸對於社會有高經濟價值,但對於健康有非常大的負面效果,而為了維護國人健康,我國政府在菸害防治上也做了一定程度的努力,例如工作場所若有三人以上則禁菸,或是特定場所如學校附近不得吸菸等,這些規定雖然短期內不一定得以見效,但長期下來和沒有強制規定的國家相比,可以發現可以很好地避免國人吸入不需要的廢氣,進而減少肺病產生的機率。另外,政府針對菸品徵收更高的健康稅以及從基礎菸害防治教育著手,使得路上吸菸的人越來越少,也越能理解維護自己健康的重要。

對於這樣的結果,個人感到非常欣慰,因為我小時候生長的環境,即使家人都不吸菸,也有許多鄰居喜歡在巷口、騎樓口吐雲菸,導致我小時候經常不小心吸到二手菸,而且因為我的呼吸道比較敏感,所以在聞到菸味時總是會引起鼻子過敏,造成生活上很多不便。因此,個人相當支持各種菸害防治的政策,也期待總有一天,我國能成為一個無菸社會。

照片

圖片來源:Pinterest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