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比較有防疫韌性?

文字-A A +A


圖說:這是1919 年布里斯班流感大流行期間戴著口罩的婦女。
大疫病對於人類社會其實並不陌生,譬如歐洲人移民到美洲定居的期間,造成90%以上原住民因天花、痲疹或流感失去生命[3]。上圖是在20 世紀初最嚴重的大流感紀錄照[4],當時造成的生命損失甚至比世界大戰更多(圖片來源:https://www.rawpixel.com)

 

面對像是COVID-19這種不知何時才能看到盡頭的健康風險時,哪些人可能比較有防疫的韌性或調適復原力?如果能擁有這些特質、或是如何讓自己也能擁有這種特質,對於後疫情新時代的到來,將發揮重要的影響力。最新研究發現,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間,對生活有強烈目標感的人孤獨感比較小,對於防疫的態度也更為積極,這篇最新的心理科學新知識,一方面提供一個比較具體的生活態度啟發,另一方面也打破了一些隱藏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刻板印象迷思。

COVID-19的新後疫時代

COVID-19何時才能結束?新的變種病毒(譬如最近又有OMICRON)持續產生,讓我們不得不深思這個問題在人類社會中的意涵與影響力。

自從台灣在2020年1月底出現第一個新冠肺炎(COVID-19)確診個案到今天已經快要兩年,由於疫情的發展並不像是一般事件有告一段落的時刻,反而呈現非線性發展,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感受到似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儘管主管機關衛福部暨疫情指揮中心希望透過快速反映來負起全民防疫的責任,但是,仍然有許多爭議持續發生,譬如3+11到底是不是防疫破口?為什麼社區感染如此嚴重?疫苗短缺如何造成民眾心理恐懼與憤怒?

幸好,透過宣導防疫措施,除了戴口罩、勤洗手之外,大部分的民眾已經理解疫情期間的社交距離能夠透過減少人際接觸來達到防範疫病傳染。然而,這些主要的防疫措施卻並非每個人都樂於接受並且參與。以美國為例,為什麼民主先進似乎與保護民眾健康不能劃上等號?有些人會歸因是政治或意識型態[1],或是有些人會認為年長者似乎比較不願意採取防疫措施。譬如便有外媒便以自身感受提出類似的報導,還引發國內記者爭相引用[2]。

大疫病對於人類社會其實並不陌生,譬如歐洲人移民到美洲定居的期間,造成90%以上原住民因天花、痲疹或流感失去生命[3]。上圖是在20 世紀初最嚴重的大流感紀錄照[4],當時造成的生命損失甚至比世界大戰更多,涵蓋的地區更為廣泛。然而COVID-19大疫病的病毒似乎正以超過人類所能掌控的方式演化,譬如最新的OMICRON[5],可能使打過疫苗的民眾也心生疑慮,究竟該怎麼面對這種充滿不確定性的後疫時代[6]?

如果大疫病的流行可能是人類社會中的一種生物性質,畢竟,沒有染疫的人佔了更多數,為什麼有些人有更好的抗壓性?或為什麼有些人能夠既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新的心理科學發現什麼?

韌性是什麼?如何獲得?又與健康有什麼關係?韌性可說是一種化危機為轉機的能力。有學者稱為復原力、調適力等各種類似意涵的名詞。培根曾說「順境的美好事物令人欣然,逆境時的美好事物則讓人欽佩。」然而,為什麼有些人面對逆境壓力顯得軟弱,有些人卻反而從中獲得力量呢?究竟人適應壓力的能力從何而來?

從「心流」的觀點認為外在的支持、心理資源及應付壓力的策略這三個主要來源,是提供我們面對適應諸如健康風險情境時的重要因素。不過前兩項卻主要來自於環境與天生特質,未必是取決於我們自己所能完全掌控的,因此,面對逆境壓力時的策略通常是我們自己所能控制的,而且也是獲得韌性最重要的因素[7]。

[圖說:人生目標使人擁有生命的意義感促使我們以行動來反映內在價值觀。因而,有人選擇自發性地參與防疫,因為這可能是對自我與他人最好的行動,或是有人選擇參與志願性組織的救助行動,因為幫助他人可能就是一種實現自我,如圖所紀錄的便是1918大流感期間紅十字會人員前往染疫家庭的扶助。(圖片來源:https://www.rawpixel.com/)]

COVID-19來得既突然又廣泛影響全人類。賓州大學則透過正向心理科學,用證據來重新檢視大流行中的悖論。從該校傳播神經科學實驗室的最新研究發現,生活目標愈明確的人愈不那麼孤獨,愈強的目標感與愈積極地自發參與 COVID 保護行為意圖相關。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間,年長者比年輕人表現出更少的孤獨感,作者Kang博士及傳播神經科學實驗室主任Emily Falk認為這反映了年長者復原力或韌性的跡象[8]。

在台灣少子化為世界最顯著的地區,高齡化提早到來的今天,這個研究結果確實值得令人重視及亟待後續研究的必要。這個研究中,我們可以歸納出三個重要的概念與啟發,包括人的心理可能同時存在積極正面與消極負面的情感、積極正面心理可能扮演了削弱抵銷負面心理的角色,此外,還澄清了一些社會普遍存在的刻板印象與誤解。

心理影響力與新生活態度的啟發

人生目標或意義感是一種寶貴的心理資源,可以使人做出挽救生命的健康決策,以保護自己和周圍人的健康。譬如,更積極地參與防疫措施。

此外,儘管年長者的生理對於 COVID-19可能比較容易受感染,但與年輕人相比,最新研究結果指出,年長者能夠更好地適應大流行期間社會生活的急劇變化。然而,作者也提醒讀者,任何研究都可能存在它的限制。為此,該實驗室認為這個研究成果由於具有潛在價值,將接續著手未來研究,特別針對年長者進行更多的心理影響力的檢驗。

另一方面,當我們在檢視媒體說法或學術研究結果時必須特別謹慎,因為即使是記者或學者也可能受到潛在的意識或刻板印象所影響。誠如諾貝爾經濟獎得主North便曾指出,有時既有的知識未必能夠充分解釋我們如何看待社會或制度變遷[9]。

[圖說:心理影響生活態度,可以使人做出既保護自己也保護身旁的人的健康決策。圖片來源:美國政府部門: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公共衛生圖片庫。]

 

---------------------------

[註解]

[1]Andersen, M. (2020). Early evidence on social distancing in response to COVID-19 in the United States. Available at SSRN 3569368.↩︎
[2]https://www.bloomberg.com/opinion/articles/2021-05-17/taiwan-loses-covid...↩︎
[3]McNeill, W. H., & McNeill, W. (1998). Plagues and peoples. Anchor.↩︎
[4]photo:https://www.rawpixel.com↩︎
[5]https://www.who.int/news/item/28-11-2021-update-on-omicron↩︎
[6]http://www.ater.org.tw/journal/article/10-2/free/18.pdf; DOI: 10.6288/TJPH.202102_40(1).109115↩︎
[7]Csikszentmihalyi, M., & Csikzentmihaly, M. (1990).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Vol. 1990). New York: Harper & Row.↩︎
[8]相關科學新聞報導請見: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1/06/210616154257.htm;研究全文與數據,請見:https://academic.oup.com/gerontologist/article/61/6/878/6298550。↩︎
[9]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1%93%E6%A0%BC%E6%8B%89%E6%96%AF%C2%B7...↩︎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華苑君

面對像是COVID-19這種不知何時才能看到盡頭的健康風險時,哪些人可能比較有防疫的韌性或調適復原力?如果能擁有這些特質、或是如何讓自己也能擁有這種特質,對於後疫情新時代的到來,將發揮重要的影響力。最新研究發現,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間,對生活有強烈目標感的人孤獨感比較小,對於防疫的態度也更為積極,這篇最新的心理科學新知識,一方面提供一個比較具體的生活態度啟發,另一方面也打破了一些隱藏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刻板印象迷思。

華苑君

如果防疫韌性很重要,那麼什麼是防疫韌性?或是說防疫與韌性有什麼關係?

3

加入時間: 2022.01.26

華苑君

加入時間: 2022.01.26
1則報導
0則影音
0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尚無內容。

哪些人比較有防疫韌性?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52篇報導,共12,79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52篇報導

12,79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