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石後鄉的新品牌 泰雅永續耕作蔬菜
【記者陳彥羽、苗景宏/臺北市報導】如何才能將部落流失的青年帶回來?北科大主持的大學社會責任計畫,與新竹縣尖石鄉的泰雅族部落合作,創立當地蔬菜品牌「石磊友善蔬菜」,於當地景點建造「食在好買直販所」,讓農民不用再頂著寒冷的天氣擺地攤,能更尊嚴的販賣親種蔬果的同時,建立品牌價值,為在地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吸引青年回流。
↑黃志弘教授分享實地走訪經驗。攝影/陳彥羽
歷史的傳承 深入理解
早在距今八十年前的日治時期,當時的台北科技大學甚至還是「台北工業大學」,有一位建築科教授千千岩助太郎,開始將自身專業投入原住民部落傳統家屋的調查,在十年內踏查了超過一百三十間原住民家屋並,留下了許多相關的紀錄。這些珍貴的資料文獻,除了經由校內的山地服務社在利用數位典藏妥善保管外,更是將這些知識以及建築的分析圖等等傳遞給各部落。北科大二O一O年時,利用這些文獻幫助賽德克族復原早已不復存在的家屋,大學端也因此與台灣許多原住民部落有近進一步的連結。
除此之外,黃志弘教授的計畫團隊成員在部落服務幾乎都有五年以上的資歷,也因此在著手USR大學社會責任計劃時,黃志弘便試圖為部落普遍遇到的「青年外流嚴重」這個議題尋找解決方法,隨即著手與新竹縣尖石鄉在地的泰雅族石磊部落聯繫。
部落團隊深度交流 逐步了解當地需求
一開始,黃志弘團隊實地走訪了尖石鄉,發現雖然早在二、三十年前,部落以第一級產業:務農為主,導致青壯年人口面臨經濟壓力而不斷離開部落深入城市謀生,許多人因而切斷了自己與祖居地的連結,這樣的現象也使得部落中人口高齡化、隔代教養問題越趨嚴重。但在近期的五到十年內,逐漸有少數年輕人願意帶著現代的觀點回到部落,經營有機農業,試著利用自身的力量帶給部落新的生機。
青年的回流對整個計劃而言是相當重要的一環,不僅可以作為老農之間的溝通橋樑,也讓計畫團隊能面對面與青農們共同討論計畫的核心:如何才能留住青年?
黃志弘表示,團隊在一開始便花數個月的時間,坐下來聆聽新一代原住民部落的孩童與青壯年族群的聲音,建立最基礎的互信關係。「你們對未來的想像是什麼?在前往陌生的都市尋找機會以及留在部落兩者的糾結之處何在?」然而,這些問題似乎在這群年輕的泰雅族朋友們心中早就有了答案。
「只要能讓部落的每個人安居樂業、為自己的部落感到驕傲,部落的人就會樂意留下來一起打拼」。其實在每個石磊部落的族人,都希望不用擔心生計,能安心留在部落發展,並將自己對這片土地的熱愛、族群的文化宣揚出去。石磊部落年輕人們一致的想法,也讓整個計畫很快地達到一個共識-「留住青農,發揚部落」。
建立在地品牌形象 青農返鄉的第一步
有了共識之後,該如何改變?黃志弘開始深入部落的產業,尋找其中的特色,。並發現部落對於環境的利永續的執著,堅持以自然友善農法耕種,像是關於土壤維護方面,利用噴灑微生物來加速土地的調節,以及使用自製的在地營養源,如肉桂等資材來增加土壤的養分,並降低隱藏在土壤中之病蟲害的發生;以及在肥料的使用上使用如竹筍等其它在地材料,對於加速農作物的長大以及作物所需的養分上,都有很大的幫助;甚至結合黃柏、紅豆杉、當歸等珍貴食材製作成的營養液,種出有機、無毒的蔬菜。運用特有的種植法,部落中更是有兩個大型的有機農場的作物長期將蔬菜供應至主婦聯盟。
以當地的有機蔬果去尋找產品的附加價值為出發點,因此「以區域為名,融入泰雅特有農法耕作的蔬菜品牌」成了這個計畫所跨出的第一步。黃志弘的計畫團隊於二O一八年秋天打造出石磊友善蔬菜品牌,兩年多來運用網路社群經營行銷部落自然農法耕種的蔬菜農產、預定蔬菜箱蔬菜袋的計畫性種植,更是在疫情期間發展出小農親送,親自將準備好的蔬菜箱送至消費者手中、以及舉辦都市端快閃市集等,建立石磊友善蔬菜良好的品牌形象同時,更是凝聚部落共識與符合來自各地的消費者對友善農業的期待。
↑石磊友善蔬菜品牌周邊。攝影/陳彥羽
部落小農新樣貌 食在好買直販所
「有了自己的蔬菜品牌,生計開展了新出路。但消費者不明白,我們對於自己所在土地的執著、族群文化的驕傲才是核心。」在經過與部落居民長達半年的深入交流後所跨出的第二步,並非是規劃一個觀光性質的農場,而是建立「食在好買直販所」。
黃志弘說道,當初會想到建造直販所,是受到了日本在許多偏鄉的省道、縣道旁所做的地方創生啟發。將老建築改建成一個能讓過路的旅人在此歇腳的小據點,當地的小農也可以在此拿出自己費盡辛勞種植、且具特色的蔬果來販售,提供了農民一個場域販售蔬菜的同時,成功將農民感到最驕傲的產品包裝出去。「在日本,走到每個不同的直販所,都能看到不一樣的商品、特產,而不是農場中所賣剩下的東西而已」。
日本的直販所,給農民自己決定要賣什麼、怎麼賣、賣多少,這也讓農民越來越懂得包裝自己的產品,將農作物的生產履歷、對環保的訴求告訴消費者。因此計畫團隊在與部落的討論中提出引用直販所的想法,並強調人與人的接觸,更能將石磊有機蔬菜整個生產過程中對環境永續的執著讓越來越多人知道,並且更尊嚴地販賣自己的蔬果。
經過與族人的討論,食在好買直販最後選在宇老平台—尖石鄉前、後山分界處,位處鞍部山谷間,也是當地許多小農攤商的聚集地。讓青農、老農能直接接觸消費者,將部落最有特色的、感到最驕傲的蔬菜拿出來販售的,不需要在道路邊,頂著極為不穩定的天氣出來擺地攤,擺著簡單的瓦令板以及幾個大籃子,席地而坐的販賣著蔬菜。這樣一個直販所的場域,讓族人們能親自將泰雅族特色耕種方式背後對環境永續的訴求傳遞出去。
↑計畫團隊協助建造食在好買直販所。圖片提供/北科大USR計畫團隊
從設計到建造 直販所背後的辛勞
在深山峻嶺打造直販所,從想像到真正落實,著實不易。計畫中主要負責設計與建造的黃光廷教授表示,老師們積極的將設計融入建築系的課程,從與業主討論、實地丈量尺寸、設計規劃 ,再到與部落細部溝通、以及材料的計算及準備、最後實地施工,食在好買直販所的建造都是由老師帶領同學手把手操作。
談到這其中遇到的困難,黃光廷表示在初期設計時不僅僅只是考量外觀,更是要去思考在有限的資源下如何挑選建材,同時考量到在海拔一千四百五十公尺的宇老平台上,日溫差大、冬天甚至會下雪的情況下,怎麼樣才能讓在其中的小農更舒適、販賣的有機蔬果得以保存等。因此學生們必須多次實際走訪當地、親自與部落老農訪問交流,從中找出最具特色文化、可行的建材。
最後選擇以輕鋼構為支撐,讓做過特殊防水處理的木片拼貼,外觀以山脈起伏為概念的直販所準備搭建。其中最大的困難-便是材料模型製作、搬運建材。黃光廷說道,當初花最多時間的並非直販所的設計與實體建造,而是材料模型設計及製作費了很大功夫,其中不斷與木本設計的李國玄老師討論再改進完成了材料模型,並在工廠處理完鋼構的零件再運上山進行組裝。
這樣前前後後花了近半年的時間,從一開始設計、與族人協調後定案,再開始備料,最後到組裝搭建,學生們都親自參與。到了最後組裝階段,學生們也挽起衣袖,頂著烈日與部落青農一同將食在好買直販所建構起來。
↑食在好買直販所建造階段圖。製圖/陳彥羽
留下青農 兩代之間的這心連結
被問到這個二十平方公尺、只能乘載兩三個攤商的食在好買直販所為部落帶來了什麼樣的改變,黃志弘笑著說到「雖然這個地方不大,但有個場域能讓族人與遊客面對面,將心中對自己產品、土地的堅持發揚出去,就是直販所帶來的改變。」
黃志弘更分享了一個自己深入部落後看到的現象,許多老農們其實非常的害羞,賣菜時只想著趕快賣完當天的份就回家,有時甚至拉低價格賣出。上一代的老農們只是將賣菜當作單純的職業,但是青農們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他們樂意接觸消費者,分享自己怎麼耕種、背後有什麼意義。所以這個直販所帶來最大的改變其實是讓部落的青農們看到一個機會,吸引更多年輕人走回來重新認識自己的部落、與上一代的老農們學習,並藉由這個平台把自己部落的文化廣泛地傳遞給更多人。
隨著直販所的建構完成,對於這個計劃未來的展望,黃志弘的團隊希望在地方能立專屬石磊部落的文化教室,進一步推廣族人對這份文化的驕傲、並且為返鄉的青農改建老舊農舍建築。以擴大部落生產力為基礎,打造一個適合青農回留的環境。
採訪側記
關於幫助部落小農的議題其實在大學社會責任計畫中不算少數,但能夠深入在地,創立品牌,打造直販所的還是唯一一個。在採訪的過程中黃志弘教授對計畫的深度了解以及自信,能聽出是發自內心的想解決石磊部落面對的青年流失議題,並希望能改變更多偏鄉的部落。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