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台灣人依照議程守時的文化[2021-2022全國文化會議]

嵌入:
文字-A A +A

公民記者:朱水文

台灣人建立

依照議程

守時文化

部長

重視公民新聞

公民記者的報導

       臺灣面臨最大的問題在於「文化主權流失」,由於數位串流的蓬勃,年輕一代所接收的是來自四面八方的資訊,政府必須盡全力發展文化內容產業,文化部將積極整備政府、民間的資源,提升國內人才產、質量。此外,在面對新興及數位科技的發展,文化部也會持續與各界尋求更多根本的解決方法。

       2022年05月29日「2021-2022全國文化會議」續於臺北國際會議中心辦理,就「視覺藝術」、「表演藝術」、「文化數位傳播」、「文化科技應用」等4個專家論壇議題,進行結論發表及討論。會議最後,則由文化部長李永得針對4個分區論壇、6個專家論壇,以及2天大會後的綜整建議,提出文化部具體回應。李永得強調,全國文化會議經歸納122項建議,是全民共同制定的文化政策,文化部將予以參採或持續研議,並據以規劃相應施政重點及策略,落實執行。

       文化部長李永得於總結回應時表示,自己完整參與兩天會議收穫非常多,對於此次的全國文化會議最大的總結是「非常成功」。李永得提到,全國文化會議歷時約1年時間,從分區論壇搜集各地方文化工作者、民眾意見,到專家論壇的產官學意見交流,整體由議題論述、問題發掘、而至政策建議,完全展現由下而上、眾多參與、問題清楚扼要、具體結論的特點。感謝總顧問吳靜吉、議題委員、專家學者、全程參與大會的立法委員吳思瑤,以及更重要的是所有參與的民眾。文化部對於所有建議,如果已有相關對應政策的,將依建議予以調整、優化;對於還未有相應政策的,則將積極研議。所有建議都將持續規劃具體政策落實執行,並定期在全國文化會議網站,公開透明公告處理情形。 

        對於本次全國文化會議結論,李永得則從「結構性」及「未來趨勢性」兩面向具體回應。針對結構性的部分,李永得認為這是長期性的問題,臺灣雖然經常以文化立國自豪,但實際上文化的產值不足,造成文化在施政上位置模糊的問題依然存在。因此,李永得認為要翻轉結構性的問題,必須從觀念及預算改變做起。

 

       首先,政府公共建設講求的是如何產出更高的經濟價值,所以,未來文化產業應加強對於未來性及產值的論述;再者,若要實踐「部部都是文化部」,政府預算除了各部會的基本需求、公共建設預算、社會發展預算及科技計畫外,是否可能有一筆專屬的「文化預算」,支持各部會文資保存、展演藝術等文化事務,這是文化部下階段應該思考的目標。結構性的第二個問題則是人才培育,李永得提到,目前文化部已積極在進行現有藝FUN券轉型,從鼓勵學生進行藝文消費,培養藝文人口為基礎。此外,李永得特別以自己到日本參觀「動畫學校」為例,在正規體制之外,文化部將規劃以鼓勵設立非學位制的「專業學校」方式,由業界師資專業教學,讓教學、業界人才留用有相互媒合的可能。

      文化部表示,全國文化會議官網將持續公告會議結論及政策回應等相關資訊,並接受相關建議,歡迎所有關心文化發展的朋友繼續關注。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10.06.18

天地人心

加入時間: 2010.06.18
1,670則報導
652則影音
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建立台灣人依照議程守時的文化[2021-2022全國文化會議]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7,059篇報導,共12,813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7,059篇報導

12,813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