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筱涵用漫畫撐香港、挺烏克蘭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馮萱榕、張保羅/臺北市報導】充斥「守護香港」口號的街頭中,一幅標示著「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老大哥正看著你)的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的插圖掛在天橋上,隱約諷刺著習近平就像反極權小說《一九八四》中的領導階層,極力箝制人民的言論自由。「我是直到在新聞上看到媒體拍攝的畫面,才知道我的圖文創作被使用在反送中的抗爭裡。」政治漫畫家陳筱涵意識到自己終於達成最初創作的目標,那就是用政治漫畫讓國際看見亞洲觀點。

幽默又諷刺的政治漫畫

許多人對於政治漫畫的印象,是早期在報紙角落長期連載、篇幅不長的數格漫畫,主題通常以連戰、宋楚瑜、李登輝等上一個世代的政治人物為核心,其特色在於畫風簡明具體,用誇張的線條勾勒出人物的臉孔,搭配諷刺的對白或是幽默的圖像特性,將時事化繁為簡,以轉喻的手法記錄特定政治事件,甚至是傳達特定的政治觀點。此外,政治漫畫也能當作周刊發行,比如法國的《查理周刊》過去曾多次刊登過調侃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總部更在二〇一五年遭到恐怖攻擊,是國際上相當具有代表性的政治漫畫。 

政治漫畫以獨特的視覺吸引力表達對於時事議題的立場,在抗爭中更以反叛精神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除了有傳播的作用,也能為抗爭活動塑造出鮮明的形象。曾登上法國第二大全國性日報《世界報》(Le Monde)、《國際郵件》週刊(Le Courrier international)、關鍵評論網國際版等海內外媒體的政治漫畫家陳筱涵(Stellina),在香港反送中事件裡,以其敏銳的政治觀察,針砭時事,用畫筆帶出人們的省思。

↑陳筱涵於安古蘭漫畫展現場作畫。圖片提供/陳筱涵。

察覺外交困境,轉戰漫畫領域

一九九二年出生的陳筱涵正職為關鍵評論網的社群行銷專員,同時也是一位政治漫畫家,會利用業餘時間創作及投稿。陳筱涵表示,自己在就讀景美女中時就開始學習法文,因為對國際政治感興趣而進入政治大學外交系,這也使她發現臺灣在外交實務上的困境,加上大四至法國巴黎政治高等學院交換一年的經驗,讓她意識到參與國際外交的方式不一定是要成為外交人員,透過其他管道也能與國際接軌,因而打消了成為外交官的念頭。

畢業後的陳筱涵先後進入經濟部台美產業合作推動辦公室、法國工商會、外交部工作,然而她發覺自己始終不適合待在制式的公部門,辦公室的工作也不符合自己「讓世界看見臺灣觀點」的想法,於是在二〇一六年決定轉職當漫畫家。「因為我有外交系的背景,加上從小就接觸繪畫,所以我想嘗試將這兩個興趣結合在一起。」

政大外交系與法國研讀國際關係的背景,讓陳筱涵熟知全球的政治局勢,也讓她在蒐集創作素材上較為游刃有餘。陳筱涵表示,自己訂閱了非常多的媒體,比如《關鍵評論》、《紐約時報》、《經濟學人》和《世界報》等,她會參考各個媒體的觀點,再跟編輯討論插畫主題與創作的切角。手機也設置了蘋果日報的推播通知,為的就是要即時掌握第一手資訊。

陳筱涵表示,自己在專攻政治漫畫前,也嘗試過一般插畫,她會配合需求單位提出的主題與繪圖風格,再進行創作,但是她發現單純的插畫無法滿足她想要向國際傳達亞洲觀點的目標,因此轉而投入自己感興趣的政治領域,成為一位政治漫畫家。陳筱涵也說,自己一路走來沒遇到什麼困難,漫畫是她的志向,是她一生都想做的事,親朋好友從不過問她的漫畫工作,全憑興趣與熱忱支撐創作。

↑陳筱涵以漫畫為志向。圖片提供/陳筱涵。

政治漫畫是視覺化的專欄

「漫畫就像是視覺的專欄,用各式手法帶給觀眾不同的觀點,主要的目的就是讓人們能夠針對特定事件,多想一下。」陳筱涵表示,臺灣以往的政治漫畫都將主題聚焦在臺灣政治生態以及兩岸關係,但國外的政治漫畫議題就很多元,從氣候變遷、婦女節、缺水,再到人權議題,他們都會去嘗試。直到近年來,臺灣在漫畫創作上才漸漸擴展出視野。

陳筱涵坦言,自己不是很會寫文章,加上語言有很多種類,容易造成隔閡,但畫作沒有分國界,看得懂就是看得懂。即使人們可能只花三秒鐘看到一幅畫,但它在腦海中留下來的印象往往還是比文字久。而陳筱涵認為插畫在社會運動、抗爭時往往比標語更有力,因此挑選的創作素材大多都很貼近日常生活,當必須使用文字時,則會用世界通用的英文,主要是為了讓世界各國的民眾都能看懂圖像所傳達的訊息,「畢竟你如果懂這個語言,你就會去閱讀這個語言的新聞,進而影響你的看法」。

《關鍵評論》的編輯尼古拉斯・哈格蒂(Nicholas Haggerty)則表示,當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報紙上全是第二次海灣戰爭的報導,如今多年過去了,他早已忘記自己讀過了哪些關於戰爭的內容,唯獨記得的是在角落中、篇幅不多的漫畫情節。哈格蒂認為陳筱涵插畫中的人物形象既搞笑,說話又尖刻。他最喜歡的作品是一個抽著雪茄、西裝口袋塞滿錢的資本家,用他的體重壓在一張描繪臺灣最低工資的圖表上。 哈格蒂表示,陳筱涵的藝術因其與世界的接觸而脫穎而出,她用極其諷刺的政治漫畫對經濟和社會的不平等進行批判。

↑《關鍵評論》編輯尼古拉斯・哈格蒂最喜歡的作品。圖片提供/陳筱涵。

切角與共感的重要性

陳筱涵表示,作品從構思到完成,快的話大概要三至四個小時,關鍵在於容不容易找到特定切角。她以烏俄戰爭為例,它可以從能源、資訊戰或是美國代理戰爭的角度去講,有時候光找一個切角、閱讀海量的資料可能就會花上一整天。如果是時事的話,基本上成品在當天或是隔天就要趕出來,若是沒有時效的限制,陳筱涵就會花比較久的時間思考。「如果編輯覺得沒問題,我通常就會以自己的觀點自行發揮。」不過陳筱涵也認為,政治觀點沒有一定的答案,界線一直都很模糊,要找到平衡點只能靠經驗累積。

陳筱涵也強調,引起「共感」非常重要,要找到一個大家都能感同身受的切角,畫作才能更容易被理解。陳筱涵解釋,她在二月的時候,畫了一個關於烏俄戰爭的插畫,畫裡描繪一隻俄羅斯熊咬碎了烏克蘭國旗,在柵欄外觀賞的習近平轉頭看向蔡英文,這幅畫其實是在表達臺灣人對於中國的擔憂。陳筱涵表示,政治漫畫是一種社論,它傳遞每一個漫畫家的立場,甚至是人們普遍的想法。

↑從烏俄戰爭反映出台灣人對於中國的擔憂。圖片提供/陳筱涵。

結合名畫與經典著作的政治漫畫

談及創作過程,陳筱涵認為,政治漫畫家不用很會畫畫,只要能把想要傳達的理念表達出來就夠了。她也會把一些政治漫畫家當成學習對象,像是她很喜歡《衛報》插畫家班・詹寧斯(Ben Jennings)獨特的筆觸與選用的色彩,詹寧斯常以大膽的圖像和隱喻手法來處理棘手的話題,像是將利比亞前領導者穆安瑪爾・格達費的臉作為地圖,畫上寶藏、石油、槍枝等插畫,暗示利比亞反政府陣營所領導的部隊仍在進行格達費的搜捕行動。陳筱涵也很欣賞巴勒斯坦-約旦的編輯漫畫家埃馬德・哈吉亞(Emad Hajjaj),「我覺得他的每幅畫都點到為止,且很有力道,雖然貼文是以阿拉伯文書寫,但光看畫其實就可以理解內容」,哈吉亞較為人熟知的創作是卡通人物阿布・馬久布(Abu Mahjoob),他代表著普通的約旦人每天需要面對的政治、社會和文化問題。另外一個就是西班牙綜合性日報《國家報》的插畫家埃爾羅托(El Roto),雖然風格極度簡潔,大多以黑白色呈現,但每張畫都碰觸到議題核心。

陳筱涵也分享了政治漫畫家常用的創作手法,比如很多漫畫家很愛用世界名畫跟議題做結合,像是米開朗基羅的《創世紀》、德拉克洛瓦的《領導民眾的自由女神》,或是孟克的《呐喊》。陳筱涵表示,其實自己在看到某個議題時,腦海中就會浮現某些名畫的形象,像她曾經就結合《創世紀》,畫了二〇一七年的法國總統選舉以及二〇一八年的平昌冬奧,前者有趣的點在於兩位候選人—雷朋與馬克宏,對著彼此比中指以示對立局面,為戰況激烈的總統大選增添一絲幽默;後者則藉由金正恩與文在寅指尖觸碰,以及兩人中間的滑冰選手,傳遞平昌冬奧讓南北韓好不容易接觸上。

陳筱涵解釋,除了名畫之外,歷史上比較有名的圖像,比如柏林圍牆的兄弟之吻(Brotherly kiss)塗鴉或是拿著鐮刀、象徵死亡的死神,都有蠻多政治漫畫家使用過,像她在北京冬奧開幕前夕,畫了一幅習近平與普丁親吻嘴唇的漫畫,並稱其為「共產主義兄弟之吻」,用以評論中俄兩國面對國際形勢,在民主觀、安全觀、秩序觀等方面的共同立場。經典文學的部分,則有唐吉軻德大戰十幾座風車、皮諾丘說謊鼻子會變長等,都是慣用的手法,陳筱涵就曾將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畫成長鼻子的皮諾丘,反諷其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處理上企圖為中共掩飾,造成疫情蔓延全球。陳筱涵表示,這些手法都跟畫要傳達的意境有關,她認為漫畫不一定要真的好笑,只是透過聯想的方式可以讓大家看了會心一笑,也比較容易留在腦海中。

首次登上國際媒體

陳筱涵說,起初為了讓自己的作品被更多人看見,她會主動向「關鍵評論網」國際版投稿,有時甚至會被國際媒體轉載。陳筱涵表示,她第一次登上國際媒體是二〇一七年法國的《國際郵件》週刊,當時她的法國朋友在看報紙,赫然發現陳筱涵的作品被刊登,於是馬上寄了連接給她。「我記得那是關於巴拿馬斷交的黑白漫畫,習近平褲子裡塞滿了錢,主要在講中國想要用錢來收買臺灣的人才。」陳筱涵表示,當時的她感到相當興奮,也坦言這對自己產生了蠻大的鼓勵,一方面是因為這是一個里程碑,另一方面則認為《國際郵件》週刊選用了「非主流的聲音」來呈現不一樣的觀點。

↑陳筱涵首次登上國際媒體的作品。圖片提供/陳筱涵。

創意無國界

陳筱涵表示,通常粉絲迴響熱烈的漫畫大部分都跟抗爭主題有關,像是二〇一九年登上《世界報》描繪元朗襲擊事件的作品,以一個三層的「俄羅斯娃娃」為意象,最外層是蒙面持棍的白衣人,中間一層是香港警察,最裡層則是代表中國的五星紅旗,一層一層揭露襲擊事件背後的主謀,也一針見血點出「警黑勾結」的問題。陳筱涵說,這幅作品讓她被更多人認識,而當時有許多香港人覺得很有共感,紛紛轉發漫畫貼文,並謝謝她讓香港被國際看見。

另一幅掛在天橋上的「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漫畫同樣也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陳筱涵表示,她記得當時在台灣的展覽接受採訪時,有一些香港人看到她,就來問她是不是這幅畫的繪者,還有一位爺爺邊哭邊講述,自己覺得很欣慰,有人願意去畫出香港的現況。

除了反送中事件,陳筱涵也畫了緬甸軍變的漫畫,她將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而死的人跟軍政府殺的人拿來做比較,用諷刺的手法表達軍政府殺的人比疫情死的人還多。陳筱涵說,她後來陸續收到緬甸人的來信,問可不可以再多做一些跟緬甸相關的漫畫。

在創作中堅持自己的觀點

陳筱涵坦言,自己曾經因為畫作的立場鮮明而遭到讀者反對,尤其跟兩岸關係有關的插畫幾乎都會有網友批評,她認為只要沒有傳達假新聞或錯誤報導,就不需要迎合他人想法而修改內容。例如二〇一九年,蔡英文總統對習近平「告台灣同胞書」的回應被許多媒體與意見領袖轉載,陳筱涵為此畫了一幅蔡英文用鐵柱對抗中國巨龍的漫畫,圖中蔡英文身披所有對臺灣表達支持的國家國旗,其中代表獨立運動的加泰隆尼亞旗幟讓不少西班牙民眾感到不滿,也讓陳筱涵的作品登上加泰隆尼亞的媒體。面對想法不同的讀者,陳筱涵選擇在創作中保留自己的觀點。

「雖然漫畫要趕在編輯規定的截止期限內完成蠻累的,但當我看到有人因為我的畫而對某個事件產生不同的看法時,我就會有繼續畫下去的動力。」對於創作的態度和情感,陳筱涵表示,讀者的回饋是她堅持下去的最大動力。

同時她也談及法國與臺灣對於政治不同的看法,法國人談政治就像是家常便飯,可能每天吃完晚餐之後就會交流彼此的想法,但在臺灣的某些家庭裡卻是不能談論的禁忌。陳筱涵認為,大家應該學習敞開心胸去談政治,當世代隔閡造成政治的認同差異時,政治漫畫就能作為晚輩跟長輩溝通的一個橋樑,「比起你在Line裡面發給你父母長篇大論的文章,倒不如傳一幅幽默的畫,讓他更容易認同你的想法。」

首篇長篇漫畫,畫出戰爭下的烏克蘭

今年,陳筱涵發表了一篇名為《烏克蘭的線上生活:看俄羅斯新聞的媽媽說,我們很快就會被拯救》的長篇漫畫,這是取材自烏克蘭記者特蒂亞娜・利斯納(Tetiana Lisna)的真實故事,陳筱涵從六千多字的文本刪減成十六頁的報導漫畫,並以黑白線條描繪出利斯納現今在烏克蘭西部的所見所感,以及在戰爭之下,她如何和自己生活在克里米亞的母親溝通的對話。

陳筱涵表示,無法出門的烏克蘭人民,就好像提前進入了臉書創辦人祖克伯建立的元宇宙,活在網路的世界中,而俄羅斯媒體利用人們的脆弱與悲傷,散佈不實消息及詐騙。在戰爭中,即時通訊軟體Telegram成為人們獲取知識的管道,然而這場戰爭還會持續多久?沒有人知道。

陳筱涵也說,當她想要強調某一個部分時,她會上色,或是將整頁聚焦在漫畫人物的臉部表情,以彰顯其情緒張力。像是漫畫首頁便使用了大家所熟悉的烏克蘭國旗的藍黃配色,能讓讀者對於主題一目瞭然。陳筱涵表示,自己一直都想挑戰畫長篇漫畫,這次是很難得的體驗。

↑戰爭使得烏克蘭人民彷佛提前進入了祖克伯建立的元宇宙。圖片提供/陳筱涵。

用畫筆讓世界看見臺灣

「雖然政治漫畫在台灣不是主流,但我們最珍貴的大概就是自由吧,既然能畫,那我就會畫下去。」陳筱涵希望未來有更多人習慣閱讀以漫畫呈現的時事評論,也希望有越來越多的新聞以插畫的形式出現,她指出,臺灣其實也正在往這個方向走,比如《端傳媒》、《報導者》或是《關鍵評論網》也有一些議題是用漫畫來報導的。

↑陳筱涵致力於用政治漫畫的力量,讓國際看見臺灣。圖片提供/陳筱涵。

陳筱涵最後也說,用政治漫畫的力量讓國際看見臺灣,一直都是她創作的初衷。雖然影響力可能很小,但她相信透過畫筆和獨特的政治詮釋,能讓更多人看見不同於以往的亞洲觀點。

採訪側記

這次的採訪我們來到Stellina的家,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放置在書架上的外文書籍,再來就是靠在窗台旁裱框的外國報紙,上面印刷著Stellina的漫畫。看著Stellina專注地為漫畫上色,很難想像她只需要一台iPad和一支畫筆就能繪製出我們在社群平台上所看到幽默且發人深省的政治漫畫,她的動機其實一直都很單純,那就是用線條、色彩畫出時事議題,讓台灣的觀點和立場也能被世界看見。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2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166則報導
2,271則影音
707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08

劉啟葦返鄉 用水簾溫室 立體化種香菇

2024-04-17
瀏覽:
1,552
推:
1
回應:
0
2:48

辦詩報、做廣播 府城舊冊店守護台語文學

2024-04-15
瀏覽:
2,427
推:
2
回應:
0
1:49

女同志出國生子 盼台灣開放同婚人工生殖

2024-04-10
瀏覽:
4,316
推:
2
回應:
1
3:10

李子銘用三種好菌 養無毒魚蝦

2024-04-08
瀏覽:
5,127
推:
1
回應:
0
2:23

不老棒球 八十歲球員揮出新人生

2024-04-05
瀏覽:
12,358
推:
47
回應:
0
1:56

林口有機村 種給自己吃的有機蔬菜

2024-04-03
瀏覽:
6,026
推:
0
回應:
0
1:43

輝耀有機農園 打造社區菜市場

2024-04-01
瀏覽:
6,787
推:
2
回應:
0
2:54

茂林牧場的友善雞蛋 快樂的雞生快樂的蛋

2024-03-29
瀏覽:
5,183
推:
0
回應:
0
3:00

排灣族夫妻翻新琉璃珠 荷蘭人越洋來觀賞

2024-03-25
瀏覽:
5,921
推:
0
回應:
0
2:10

不被成衣打敗 日新西服堅持手作

2024-03-22
瀏覽:
4,689
推:
0
回應:
0

陳筱涵用漫畫撐香港、挺烏克蘭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25篇報導,共12,789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25篇報導

12,789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