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畔巨獸 綠鬣蜥的未來onTV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 陳浩睿、刁宇勍/嘉義水上報導】

綠鬣蜥的族群幾乎遍佈整個南台灣,近幾年更是有不少網紅以綠鬣蜥作為題材引起不少話題。隨著網路聲量上漲,也掀起民眾自行捕捉的風潮。而實際的捕捉情況,與綠鬣蜥造成的危害,究竟有哪些?接下來就讓中正E報的記者帶您一同深入捉捕綠鬣蜥的第一線情況。

第一線觀察 捕捉與認識

這裡是嘉義縣水上鄉八掌溪附近堤防與農田的交界處,眼前的團隊正是嘉義大學生物資源系寄生關係研究室的綠鬣蜥移除小組。而這樣的移除工作從2019年開始已長達四年之久。

國立嘉義大學生物資源系寄生關係研究室助理 何篤誠:「我們第一年就知道這邊有綠鬣蜥,所以這邊我們已經移除了四年。那基本上我們流程就是用各種工具,是以釣竿為主。用釣竿上面配上活套那種繩結,然後從綠鬣蜥的脖子上套過去,把牠從樹上拿下來,然後如果綠鬣蜥跳下來的話,基本上大家就只能徒手用撲的或是用網子這樣蓋住牠。」

每天面對大量的綠鬣蜥,就算捕捉到還是不能掉以輕心。

國立嘉義大學生物資源系寄生關係研究室助理 何篤誠:「因為牠們是樹棲型的蜥蜴,所以牠爪子都會比較尖銳,方便牠爬樹。被牠抓到其實傷口也是蠻深的,像我手上這邊就有一些被抓過,手不小心鬆開然後被大隻的(綠鬣蜥)這樣掙扎586抓到,然後綠鬣蜥的尾巴,牠鱗片你如果逆著摸的話,牠會很粗糙像挫刀一樣,如果牠遇到危險的時候牠也會拿尾巴甩人,被這個甩到也是很痛,有時候會流血。在嘉義我們抓到最大隻的綠獵蜥吻肛長有到54公分。我們說吻肛長,就是從頭這邊的長度量到肛門泄殖腔這邊的這段距離,因為綠鬣蜥牠遇到危險的時候,你抓牠尾巴,牠尾巴會斷掉。那我們如果量全長的話,有些個體尾巴是斷的量起來就不準。綠鬣蜥基本上吻肛長到20公分以上,公的才會有繁殖能力;那如果是母的,有繁殖能力是吻肛長要20公分以上,然後又要體重要達到一定的重量之後才會有繁殖能力,因為牠需要為了懷孕,然後來儲備身體的營養。公的綠鬣蜥,牠的鬣會比較長,尤其在那種吻肛長超過30公分以上的個體,綠鬣蜥的鬣,這個就是鬣,牠的長度差異就會很明顯,公的鬣會很長然後體色也會比較鮮豔,然後母的鬣就會比較短,但是最精準的分辨性別的方式就是牠大腿這邊,牠大腿這邊這東西叫做股孔。股就是屁股的股,股孔。不是股孔(是)蠟孔,對,蠟孔,如果是公的綠鬣蜥的話,這個蠟孔裡面就有那種,像蠟狀的分泌物,然後就一顆一排這樣,一顆一顆這樣一排,看起來很像青春痘,如果是母的話就只有一個很細的孔而已。」

大量出現 是否造成危害

綠鬣蜥源自中南美洲,原本是作為觀賞用動物引進台灣,卻在大量進口後,開始在南部出現零星的野生族群,到了2010年族群開始不斷擴張,一直到2016年政府決定著手管制綠鬣蜥的數量問題時,綠鬣蜥的數量已經有巨量的成長。光是2021年捕捉到的綠鬣蜥數量就高達三萬四千隻。已經是2016年捕捉量的六十四倍。

國立嘉義大學生物資源系暨研究所助理教授 陳宣汶:「民眾會看到其實也是因為牠們的數量多到一個程度,從原本比較不容易被看到的棲息環境,然後族群的數量慢慢越來越多,所以溢出到農田或者是一些臨近住家的地方,或者是甚至有時候會跑到路面上去,然後引起大家的注意。在嘉義來講,綠鬣蜥出現的地方,主要是在八掌溪的兩岸。那八掌溪的兩岸,會去干擾到的農作物的,就是說有在這個河岸,或者是堤防邊,有去種植這些旱作的部分。那綠鬣蜥,從中美洲或者是南美洲來到台灣,那事實上牠也把中美洲或南美洲牠原本那個地方的身上的寄生蟲都帶來台灣,然後我們在台灣的綠鬣蜥身上也發現很多種寄生蟲,都不是台灣本土的寄生蟲,都是牠從中南美洲帶來的。那這些寄生蟲後續會不會因為這樣傳播到。不一定是寄生蟲,也許有其他疾病,會不會因為這樣子傳播到我們本土其他的蜥蜴。不知道,我們還在繼續做研究。所以目前你可以這樣講,就是說牠對其他的物種有沒有造成立即明顯的影響,這個我們是還沒有看到的。」

防範於未然 清除與研究並行

綠鬣蜥對人類所造成的立即性危害其實並不大,除了食用農作物之外,最多就是造成民眾恐慌,但綠鬣蜥身上可能還隱藏著許多未知的寄生蟲或疾病,未來可能對生態造成威脅,目前還需要持續捕捉並進行研究。

國立嘉義大學生物資源系暨研究所助理教授 陳宣汶:「在處理外來種的時候必須要一個所謂預防性的原則,必須要在把這個真正很糟糕、影響很大的事情發生之前,先不要讓他發生。那所以就變成是一個很根本上面的問題,都還沒發生,你怎麽知道會不會有危害。可是問題是如果你等到發生危害了再來處理,那這個代價有時候是更困難的。所以目前當然,幾乎是全世界對於所謂外來種的處理的方式都是希望第一個,當然我們可以把牠阻隔在境外是最好的,不要讓牠有機會能夠進來作亂。第二個,如果他已經進來,而且有野生族群,像現在(綠鬣蜥)這個樣子,那我們就希望可以趕快把野生族群的數量下降,甚至讓牠完全消失。」

國立嘉義大學生物資源系寄生關係研究室助理 何篤誠:「因為綠鬣蜥真的是種很難纏的入侵生物,目前世界各地有入侵的地方,沒有一個地方有成功移除的案例。那我這樣抓下來我整體的感受是水上這邊的核心區的綠鬣蜥,是有大概維持一個持平的狀態,數量沒有再上去,但是也沒有到明顯的減少,然後綠鬣蜥因為捕捉的關係,我們已經盡量用比較溫和的方式去捕捉牠們,但是因為你常常去抓綠鬣蜥,這邊綠鬣蜥會越來越聰明,水上這邊的綠鬣蜥,我很明顯的感受到跟我第一年開始抓綠鬣蜥以來,牠們真的聰明而且敏捷了很多。」

持續觀察 防止下一步擴散

面對綠鬣蜥的入侵,目前還沒有真正的最佳解,許多關於牠的資訊都還是未知數,但是在台灣,仍然有許多據點正持續研究並追蹤綠鬣蜥的動態與數量,雖然未來是否能有效地降低綠鬣蜥的族群還是個未知數,但現在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讓這場可能的生態浩劫不再往前。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4

加入時間: 2008.03.13

中正E報

加入時間: 2008.03.13
4,495則報導
2,175則影音
563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顛覆傳統 臺灣特殊送行文化

2024-03-18
瀏覽:
998
推:
0
回應:
0
2:58

戲台後的國寶 布景彩繪師

2024-03-18
瀏覽:
909
推:
1
回應:
0
2:58

循環經濟 嘉義縣回收蚵殼再利用

2024-03-18
瀏覽:
1,052
推:
47
回應:
0
6:29

街頭藝術 文化的舞台

2024-01-12
瀏覽:
11,795
推:
2
回應:
0
8:28

漁:漁獲量銳減 近海漁業情勢差

2024-01-12
瀏覽:
21,243
推:
1
回應:
0
5:51

中正來了 然後呢?

2024-01-12
瀏覽:
9,699
推:
0
回應:
0
6:50

時代旅人 承載百年記憶朴子布行

2024-01-12
瀏覽:
39,443
推:
159
回應:
5

向下傳承持續發揚 廟宇彩繪修復

2024-01-12
瀏覽:
8,380
推:
0
回應:
0

古蹟轉型 百年東門派出所

2024-01-12
瀏覽:
8,533
推:
0
回應:
0

豎起耳朵 聽檜木的聲音

2024-01-12
瀏覽:
7,761
推:
0
回應:
0

河畔巨獸 綠鬣蜥的未來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200篇報導,共12,745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200篇報導

12,745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