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五十二甲濕地 生態大調查

2022/06/16 09:00
7,856次瀏覽 ・ 3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記者 曾晧昀、郭庭彣/宜蘭報導】

荒野保護協會在五月一日於宜蘭縣五結鄉的五十二甲濕地,舉辦「五十二甲濕地生物調查活動」,搭配由美國發起的國際性生物調查活動,讓參加民眾可以透過自然應用程式和競賽的方式,認識五十二甲濕地和當地的生態。

 

濕地有許多型態,無論是土地、湖泊、河川,只要有永久性或暫時性的六公尺以下的水位,都可以被稱為濕地,通常會從當地地形、特徵和型態作為分類。五十二甲溼地是一塊農田型濕地,天然的水田環境和濕地環境,使五十二甲溼地裡的生物種類非常豐富,根據荒野保護協會的統計至少有230種鳥類在五十二甲濕地生活,冬天也有上千隻的高蹺鴴來這棲息,因此五十二甲濕地除了是國家級的重要濕地,更是國際的賞鳥熱點。

 

但由於早期濕地常被視為不重要且沒有實用價值的地區,人們常用填土或排水的方式,將濕地建構為農業、漁業或工業用地,或是將濕地作為垃圾堆置場所,造成當地生態和環境難以恢復的傷害。而同為濕地的五十二甲濕地也同樣面臨開發的問題:土地所有人為了提升土地價值,會選擇把濕地改為建築用地,促成一些高價值的交易;保持水田地濕地則是受到一般農民使用的慣行農法影響,大量化學農藥和肥料的使用不僅使土地不斷遭受破壞,同時也造成生物體內進入化學藥劑,食物鏈頂端的人類也會在最後吃到帶有化學藥劑的生物這種惡性循環。除此之外,慣行農法也讓生態受到極大的影響,開發濕地使生物的棲息地破碎化,同時也不利於生物的繁衍,嚴重影響當地的生態系。

 

荒野保護協會棲地守護部副主任楊欣惠表示,他們藉由十三年的生態資源調查,累積當地生態的數據,透過長時間的監測,了解濕地的生態,積累物種名錄,觀察五十二甲濕地的近年變化,並將數據分區找出生態熱點,且提供相關資料給政府,讓他們在各項計畫中作為分區參考,使其了解濕地的生態和重要性。荒野保護協會也希望參與調查活動的民眾可以藉由調查活動,來了解城市中的生物多樣性,並和他們一起記錄、觀察,為棲地守護和環境教育貢獻一份心力。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