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添薪坊 木雕工藝延續與傳承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呂之恆、邱宣翰/新竹市東區報導】琳瑯滿目的木雕以及規律的「嘟嘟」敲擊聲響,位於新竹的添薪坊木雕工作室是由蔡楊吉所創立的。在木雕由盛轉衰的節骨眼,蔡楊吉回到以往以木雕工業著名的新竹,與文化局合作接下傳承木雕的任務,並且開設台灣唯一的私人木雕教學,增加木雕工藝的曝光度,期許木雕工藝能夠繼續延續下去。

與木雕的淵源

新竹在早期作為美軍駐紮的重要據點,當地主要以家庭工廠作為主要商業模式,蔡楊吉的家庭也以幫美軍製作木製產品,為主要的生計模式。從小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的蔡楊吉,也因此對木頭一點也不陌生,在小學畢業後,也因為父親的想法蔡楊吉沒再繼續升學,而是開始學習木頭的雕刻幫忙家務。但是對於十二歲的蔡楊吉來說一直製作固定且呆板的木製產品並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也因此產生了想離家的念頭。

「做什麼都好」,不想繼續代工生活的蔡楊吉以這樣的想法北上到台北,因為寄宿在姐姐家中不用為生計煩惱讓,蔡楊吉有充足的時間慢慢的摸索自己的興趣與尋找自己想做的事。「當時聽到熟悉的聲音,就去看看」蔡楊吉在走到圓通寺附近時被所聽到的木雕敲打聲後激起他的好奇心。與家中代工的棋盤、屏風等規格化產品不同,蔡楊吉被傳統廟宇木雕深深的吸引,在得知有在收學徒後也決定回歸木雕創作,也一路做到退伍。

廟宇雕刻的作品。 製圖/呂之恆

在退伍後想改變跑道的蔡楊吉,放下原本廟宇雕刻的工作改做鋼琴組裝,在一次休假的期間,到三峽祖師廟參觀,也遇見了人生中重要的貴人龜理師。「當時聽到龜理師與師傅們聊關於木雕的構圖與取材,我才發現我一個都聽不懂」原本都是照著圖稿雕刻的蔡楊吉發現了自己這段時間裡雕刻方面的不足,因此主動向曾獲得首屆薪傳獎的龜理師攀談學習雕刻的創作,隨著這位人間國寶一步步的學習各項技術成為黃龜理老師的關門弟子並,接下木雕傳承的任務。

突破困境 回歸根本

原本都在台北發展的蔡楊吉,在婚後為了家庭決定回到家鄉新竹,與以往不同,那時八〇年代的新竹,早已不再為美軍代工,而是改製造日本佛具。因為佛具的熱銷因此當時在新竹有兩千餘名的木雕工作者,看準這個商機的蔡楊吉也因此返鄉,並開設了添薪坊木雕工作室。

蔡楊吉熱心教學。 攝影/邱宣翰

然而在工作坊創立之後,卻遇到佛具產業外移的情況,以至於新竹的木雕工作快速沒落,沒跟到這波佛具熱潮的蔡楊吉,因為經濟壓力的關係不得已轉行到工廠上班。不過在工廠的期間,因緣際會下結識了廟宇彩繪的老師,並且介紹去新竹城隍廟做古蹟修復工程,而這次的機遇也讓蔡楊吉在日後有更多的工作機會,也做回最初的廟宇雕刻。

文化的繁瑣以及傳承的困難

隨著時代的變遷以及木造建築被鋼筋取代等原因,木雕工藝在台灣日漸式微。隨著年紀漸大,蔡楊吉也漸漸放下之前主要在做的廟宇雕刻以及修復,並開始去研究木雕教學。「以前我們學徒是從磨刀還有打雜開始的」學徒所要經歷的繁瑣學習路程,加上大量的經驗累積,也是新一代之所以不會踏入這個行業的原因。

木雕的深度需要時間的累積。 攝影/邱宣翰

更現實的原因是傳統木造建築如今只以廟宇為主,傳統閩式建築已不再建造。雖說有許多相關科系如古蹟修護系以及雕刻系的學生,但建造與修復的市場不足以吸引年輕人投入。加上現在的學徒是需要薪水的,「每個學徒我都要給薪水的話,真的活不下去」相比之前學徒不需要薪水的時代,蔡楊吉在傳承工藝上面更多了一個挑戰。

以教學創造木雕新生命

木雕的教學常常以社團的方式進行教學。由於非正式課堂的原因,導致學生其實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學習這門技術。而收學徒的方式在沒有補助的情況下,師傅們自行承擔成本可說是不可能的,但身為無形文化遺產的保護者,蔡楊吉背負著傳承的使命,不但與新竹市政府的合作開班授課,也創立台灣唯一的私人木雕學校。從原本的「師傅」轉為「老師」不再以收學徒的模式進行教學,而是以開班授課給予木雕範本的方式讓各個年齡層的人都能體驗。

蔡楊吉的教學範本。 攝影/邱宣翰

不僅如此,除了開班授課外,蔡楊吉與文化部合作推出數位化的教案以及範本,如《傳統鑿花之美: 2016無形文化資產技術傳習教案》,讓大家可以輕易的從網路來認識與學習木雕。蔡楊吉也與木雕代表城市苗栗三義合作舉辦,每年為期一個月的夏令營,主要針對的對象是相關科系的學生,讓他們可以得到更完整的教學,也可以讓對於這門技術有興趣的民眾可以學習也並從中找到延續工藝的薪火。

結合日常 展望未來

在這幾年木雕傳承模式轉型的努力下,木雕也慢慢的開始出現新氣象,從三義木雕的第二代到相關科系的學生,逐漸有越來越多人加入木雕學習的行列。而除了學習以外蔡楊吉也提到:「現在有十多位年輕人在參加了幾次夏令營後,共同租了工作室開始做木雕的雕刻與創作」。在蔡楊吉的努力之下,木雕傳承已不再遙不可及,木雕也開始慢慢接近日常。

「來這裡做了四年左右,做久了之後就想把蔡老師所有的作品都做一遍」,蔡楊吉的學員大多都是跟著蔡楊吉許久的學生,當中各行各業,男女老少都看得到,每個人都在課業或工作之餘來到添薪坊與蔡楊吉學習。

「為了讓來學的人能有成就感」,目前已經是在木雕界可以退休將近三次的蔡楊吉每天仍然在創作新的作品與範本,範圍從原本的龍鳳麒麟到卡通圖案就是為了讓更多人能接觸到木雕並且愛上木雕。「越多人接觸到,就會有越多人可以傳承」,秉持著這樣的意念蔡楊吉繼續為木雕界付出,為台灣木雕創造無限可能。

資深學員目標把老師所有雕花作品做一輪。製圖/呂之恆

採訪側記

這一次我們來到新竹的添薪坊工作室,這次的採訪可說是收穫滿滿,不僅能近距離欣賞大師的作品,也讓我看到平常不會接觸到的領域。而受訪者也非常細心地介紹各個作品背後的故事以及雕刻的技巧。很高興能藉由這次的機會更加了解木雕以及背後的故事,也覺得非常欣慰這項美麗的技術還有許多人在背後默默的付出。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166則報導
2,271則影音
708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2:02

教人重做遺失婚戒 何宣螢用金工保存回憶

2024-04-19
瀏覽:
2,947
推:
1
回應:
0
2:08

劉啟葦返鄉 用水簾溫室 立體化種香菇

2024-04-17
瀏覽:
4,599
推:
2
回應:
0
2:48

辦詩報、做廣播 府城舊冊店守護台語文學

2024-04-15
瀏覽:
3,877
推:
2
回應:
0
1:49

女同志出國生子 盼台灣開放同婚人工生殖

2024-04-10
瀏覽:
5,015
推:
2
回應:
1
3:10

李子銘用三種好菌 養無毒魚蝦

2024-04-08
瀏覽:
5,768
推:
1
回應:
0
2:23

不老棒球 八十歲球員揮出新人生

2024-04-05
瀏覽:
16,383
推:
47
回應:
0
1:56

林口有機村 種給自己吃的有機蔬菜

2024-04-03
瀏覽:
7,845
推:
0
回應:
0
1:43

輝耀有機農園 打造社區菜市場

2024-04-01
瀏覽:
7,252
推:
2
回應:
0
2:54

茂林牧場的友善雞蛋 快樂的雞生快樂的蛋

2024-03-29
瀏覽:
5,625
推:
0
回應:
0
3:00

排灣族夫妻翻新琉璃珠 荷蘭人越洋來觀賞

2024-03-25
瀏覽:
6,361
推:
0
回應:
0

新竹添薪坊 木雕工藝延續與傳承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7,122篇報導,共12,815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7,122篇報導

12,815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