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左營文化誌》 線上到紙本推廣左營文史
【記者盧宥蓁、魏國謙/高雄市報導】吳致萱、陳怡妏夫妻是《漫遊左營文化誌》的創辦人與製作人。夫妻倆以經營餐廳為主業,並熱衷於推廣左營當地文史。時常以拍攝照片搭配文字的方式,在社群媒體推廣左營地方特色景點,後來他們近一步把這些圖文內容製作成《漫遊左營文化誌》,不定期出刊,在餐廳內免費發放。除了讓生活在左營的左營人,能共同分享左營的生活記憶外,各地旅客也因為生動的照片、充滿情感的文字,而對左營產生好奇。
左營人的文化交流空間——「有FU社區文化飲食空間」
「有FU社區文化飲食空間」由吳致萱、與陳怡妏夫妻創辦,座落於左營新莊高中前,除了提供餐點,更是地方學生、居民,交流創意的場所。「有FU就是一個由大家一起創作的空間」「有FU小幫手」(工讀生)——鍾承勳這麼說,吧台的繪畫就是他的作品,店內處處都可以看到不同創作者的痕跡。更在店內特別設置「有藝室」空間,平時是高雄地方文獻的閱讀空間,也供來店交流的社區民眾、學生展示作品:來自雄中熱愛攝影的兩位高中生,就曾在有藝室聯合展出他們的攝影作品。
到「有FU」用餐的當地居民與學生,就是這些藝文作品的觀眾。透過「有FU」,青年創作者們,多了一個被看見的機會,也讓店內充滿人文氣息與活力。
《漫遊左營文化誌》紀錄左營特色景物
↑店內陳列著出版過的《漫遊左營文化誌》與各式地方刊物。 攝影/盧宥蓁
有FU的老闆吳致萱喜歡拍照、寫部落格記錄生活;《漫遊左營文化誌》就是因為這份興趣而誕生。「左營文史推廣」是吳致萱與陳怡妏夫妻印在名片上的志業,以「有FU社區文化飲食空間」作為平台,提供美味餐點之餘,也聚集左營在地的文化工作者與刊物,更自己拍攝紀錄舊左營光景、搭配文字,就成了一篇篇引人入勝的「左營見聞錄」。
「本來就喜歡寫部落格文章,後來把他們整理起來。慢慢發現這些東西可以發揮影響力。」《漫遊左營文化誌》的誕生,其實是吳致萱寫的部落格的延伸——他把本來紀錄在社群媒體,紀錄左營見聞的一篇篇零散文章,精萃成每一期圍繞在特定主題的刊物:本來零散的遊記,變成照片為主的小寫真散文集,發表網路電子版,也自費出版印刷,放在店內供人拿取。吳致萱與陳怡妏並沒有設定製作這本刊物的目標,純粹的靈機一動讓刊物誕生,沒想到大受好評。來店的客人都很喜歡《漫遊左營文化誌》,也不乏在網路上看到《漫遊左營文化誌》,進而主動致電索取的民眾,甚至吸引花蓮的文藝團隊贊助印刷製作。《漫遊左營文化誌》成為很多外地人認識左營的契機,可說是無心插柳柳成陰。
文化的科普
「他不能寫得很深,但要引人入勝,這是會最花時間的。」問到規劃刊物時他最在意的是什麼?吳致萱這麼說。對他們而言,這份刊物的目標受眾不是文史工作者、或是知識份子,而是給不熟悉左營的人,一個認識左營的入口。吳致萱形容他做刊物,就像是做「文化的科普」——刊物當中不會有太深的歷史介紹、或是文化知識,而是透過大量生動好看的照片,配合吳致萱真情流露的文字,讓大家對左營這個地方感興趣。
邀稿、講師邀約因《漫遊左營文化誌》而來
↑吳致萱與陳怡妏參與撰文或編輯的刊物。《漫遊左營文化誌》打開了他們的知名度,讓邀稿開始湧入。 攝影/盧宥蓁
「都是從《漫遊左營文化誌》開始的,讓外部的人知道了我們」吳致萱說。人們在網路上看到《漫遊左營文化誌》,邀稿逐漸塞往社群網站聊天室,現在除了在《漫遊左營文化誌》,很多刊物也能看到他們的圖文創作:如《大高雄警政》、以及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的《見城誌》,他們都已經參與多期。二O二一年,吳致萱更受邀為《我的黑手父親》一書拍攝攝影集、設計書本封面。《我的黑手父親》一書為工人家庭兒女,對工人階級普遍較不受尊重的反思:「為何在台灣社會技術價值不如學歷?」吳致萱同為工人之子,更能貼近該書想闡述的工人階級故事。他配合書中章節,在高雄拍攝的一系列工人寫真,都讓故事能更生動地被讀者閱讀。
除設計、攝影、文章的邀稿外,吳致萱與陳怡妏二O二一年也曾應左營高中歷史老師之邀,帶領左營高中學子學習基礎雜誌排版,讓學生學習用刊物訴說自己生活的地方的故事;另外,他們也在同年受邀擔任新莊高中的校刊社——「圖文媒體設計社」的講師,除了撰稿、拍攝照片等製作校刊必備的技能,他們也教製作梗圖、設計排版,也帶學生到左營走讀,激發學生的感性創造力。「學生也給我很多啟發」吳致萱感嘆地說。在圖文社,不乏運用在社團學到的設計方法經營社群的同學、或是在走讀後創作新詩抒情的同學。「他們本來就都有很才華,但比較內向、比較文靜,不太會主動互動。」他說相處過後才發現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話想要說,話裡滿是成就感與滿足感。
地方深耕 左營人的社區文化中心
↑吳致萱(左)與陳怡妏(右)夫妻共同經營「有FU社區文化飲食空間」 攝影/盧宥蓁
透過「有FU社區文化飲食空間」這個實體據點,左營學子與居民在這裡交流;《漫遊左營文化誌》則拓展更多人對左營的認知與興趣;講師身份更是讓這份文化力,在學子之間開花。「想做的事情剛好都跟我感興趣的事,或是這個社區相關,就是這樣而已。」對吳致萱與陳怡妏來說,刊物製作與餐廳經營都不只是職業,而是他們生活理念的實踐。地方創生、地方文史推廣,都是他們在做的事情。或許不僅限於左營,他們的精神也早已在各處遍地開花。
採訪側記
左營新莊高中是其中一位組員的母校,「有FU」更也是高中生活重要的場所。有FU曾經歷搬遷、重整,到今日的面貌,跟隨Conan與Minerva夫妻生活經歷累積,也有機的在成長——也都圍繞著社區藝文交流空間的概念。「有FU」就是他們的生活實踐,而不只是養活自己的收入來源。Minerva是左營在地人,也是左營新莊高中的校友,Conan則是因為當兵與左營有淵源,兩人在大學服務性社團相識,最後一起落腳左營,過著能實踐自己理念的生活,若要用一個形容詞形容他們的歷程,應該就是「浪漫」吧。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