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電動取代燃油車的理由

文字-A A +A

日常生活中看不見卻對健康造成極大危害的來源,像是新冠病毒,我們可以透過酒精及醫療口罩減少感染機率,但是許多人不曉得,空氣汙染物PM2.5懸浮微粒卻是難以被避免。民眾常用的醫療口罩或棉布口罩其實無法過濾PM2.5,口罩中僅有N95丟棄性過濾面罩得過濾95% PM0.3 的懸浮微粒,但N95價格昂貴又不便配戴,一般民眾根本無法長時間使用,公共衛生學者建議民眾可在室內使用空氣清淨機,主動過濾懸浮微粒,倘若要從根本解決問題,專家學者表示必須降低汙染源做起。

究竟PM2.5對健康有什麼樣的危害?

WHO將PM2.5歸類為一級致癌物質,而台大公衛學院的研究指出,PM2.5在國人死亡負擔的重要危險因子中,排名第四。每年約有8600人因暴露空污被奪走性命或提早死亡。由於 PM2.5 的暴露主要是透過呼吸吸入,首當其衝的就是呼吸系統,進入呼吸系統之後,因為 PM2.5 粒徑很小,可以進入微血管隨血液循環全身,並在人體內造成不同器官產生發炎反應,因此像是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生殖系統、腦、肝臟、腎臟等,都會受到嚴重影響。

近三分之一的PM2.5 懸浮微粒來自車輛排放

根據環保署的統計資料,2019年全年境內汙染源數據,國內懸浮微粒(PM2.5)濃度產生比率,車輛移動源占31.79%;舉例來說,現行燃油機車與電動機車相比,前者懸浮微粒產生量是後者的49.4倍。以最新的七期燃油機車與電動機車相比,懸浮微粒產生量,前者是後者的6.4倍。

以電動取代燃燒 勢在必行

美國總統拜登上台後,計畫將65萬輛公務車全汰換為電動車,以達到2040年全面零碳排放電動車的目標。工研院研究推估, 2025年美國電動車滲透率將達到21.88%;意即每五輛新車,就有一輛是電動車。除此之外,彭博新能源推估,到了2040年,全球有三分之二的車輛,將是電動車。

台灣2016年電動車登記數僅有737輛,到了2020年數字翻了18倍。為加快汰換燃油車速度,減少空氣汙染及碳排放,經濟部於2021年推動「公共充電樁建置」計畫,首階段目標是2025年在全台建置7,200個慢充、600個快充,合計達7,800個,以此提供當年整體充電需求量的40%到60%。

綜上所述,燃油車帶來的不只是空氣汙染,更會對民眾健康產生相當大的負面影響,筆者呼籲在汰換車輛時,能考慮以電動取代燃油,減少燃燒產生的有害物質,以行動守護自身健康。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21.08.23

犖子說

加入時間: 2021.08.23
80則報導
0則影音
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吸菸對毛小孩的負面影響

2023-05-26
瀏覽:
1,295
推:
31
回應:
31

小小菸蒂足以引起熊熊大火

2023-05-19
瀏覽:
2,233
推:
0
回應:
0

從菸草歷史看菸品更迭

2023-03-17
瀏覽:
3,120
推:
0
回應:
0

「呼吸」也會胖 原來是真的

2023-03-09
瀏覽:
1,708
推:
0
回應:
0

這個名詞 民眾誤會了數十年

2023-02-24
瀏覽:
2,719
推:
0
回應:
0

名不符實的健康評估辦法

2023-02-19
瀏覽:
3,087
推:
0
回應:
0

微小火源 足以燎原

2023-02-12
瀏覽:
1,881
推:
0
回應:
0

盼了15年的法案 總算通過

2023-01-13
瀏覽:
3,669
推:
1
回應:
1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2023-01-07
瀏覽:
2,689
推:
0
回應:
0

政黨不應低估延遲菸防法的後果

2022-12-30
瀏覽:
4,442
推:
1
回應:
0

以電動取代燃油車的理由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79,276篇報導,共12,317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79,276篇報導

12,317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