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如何堅定戒斷精神科藥物的信念

2022/08/15 19:07
6,378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照片

撰文/公民人權協會調查研究小組

精神科藥物是什麼東西呢?

精神科藥物是一種化學物質的概稱,直接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使大腦腦內神經傳導改變,產生興奮或抑制,如果持續使用,會產生依賴性的藥品。

國際公益組織,公民人權協會CCHR多年的觀察發現,精神科藥物,除了因為要興奮或抑制腦部及神經,而對人體產生許多痛苦的副作用,它還會改變人的心智,性格,可能造成暴力或失能。

什麼是精神科真相?

在稍早的文章「戒斷精神科藥物,您該知道的事」,裡面提到一個人要成功戒藥,了解精神科真相,知道自己之前吃藥是錯在哪裡,非常重要;戒藥行動有親友的支持最理想。

這次,我們來看看,什麼是精神科真相?知道自己怎麼錯了?能怎麼對?可以怎麼得到親友的支持?

能承認自己錯誤並不容易,精神科藥物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依賴,有些人曾經斷藥過一陣子。然而,一旦心理又出現不適的情況,就回頭又去找精神科拿藥。從接觸公民人權協會CCHR的戒藥成功個案裡,我們發現,有兩種人最容易下定決心戒藥:

1從鬼門關走一回的人。

2藥物副作用嚴重到失能,又從CCHR資料得到印證,原來問題不在自己而在藥物。

蜜蜜小姐原本打算吃精神科藥物緩解焦慮,結果卻與她所預想的完全背離。青春年華卻開始有自殺想法,身體無力和心力交瘁。決定戒藥。

做生意的阿民哥吃安眠藥,吃幾年之後,產生自我了斷的念頭,而且記憶衰退,工作都有困難。決定戒藥。

黑美人斷斷續吃了20年精神科藥,因為頻出車禍,幾度徘徊鬼門關,還損害人際關係及工作,終於決定戒掉依賴已久的精神科藥物。

瑞薇小姐吃了14年的精神科藥物,吃到暈眩、免疫系統變糟。上網用關鍵字找「精神科藥的副作用」,在很多的資料中,找到CCHR公民人權協會,發現精神科藥物真相的資料和影片最完整。

精神科診斷常常缺乏科學的支持

二十一世紀的現代,絶大部分的民眾,根本難以了解精神病學對全世界的毀滅性衝擊。對太多人而言,只有在精神科藥物及精神科醫生破壞了他們部份的生活之後,才幡然醒悟,得到教訓。

關於精神科的真相,最需要知道的重要事情之一,是它非常缺乏科學的支持。以精神科的「聖經」《精神失調診斷及統計手冊》(DSM)為例。裡面所描述的三百多個失調症,沒有一個曾經被可觀察的病理學或客觀的檢驗證實過。反而,精神科醫師針對每個心理失調武斷地定義出一組症狀,創造了病名,然後投票表決的方式,決定要不要放在《精神失調診斷及統計手冊》裡面。

靠這個系統,一個新定義的心理失調,一旦通過表決,它就被編入DSM。這個系統主觀又模稜兩可,事實上,每一個精神科醫生都知道,這些病名,沒有客觀的病理依據。

許多精神科藥物機轉不明

另一個需要知道的真相是,精神科藥物連開藥醫生和製藥的藥廠,都不知道精確的機轉。例如利他能的藥物說明單,寫的是「對兒童心智上及行為上的作用機轉尚未清楚確立,亦無結論性的證據顯示這些作用與中樞神經系統的狀況有關。」抗憂鬱劑例如千憂解、速悅、威克倦等等藥物的說明單,用著極小的字體,寫著「確實作用機轉仍未知」。

吃精神科藥,需要豪賭的勇氣,有沒有副作用,全憑運氣。而這些藥物所造成的可怕副作用:成癮、疲勞、性慾減弱、顫抖、不斷增加的焦慮、暴力或自殺行為,這些化學物質對腦和神經系統可能造成無法挽救的傷害。而精神科藥物所造成的影響,例如睡不著、便秘、痙攣、昏沈,通常需要更多不同的藥物,來壓制或活躍身體的特定器官功能。

日本最有名也最叛逆的醫生內海聰,有中文書出版《勇敢斷藥,才有活路》。內海聰的名氣來自他的毒舌,以及批判性思維。

內海聰醫師提醒想戒掉精神科藥物的人,人際關係尤其重要。從結果來看,想要戒掉精神藥物的人,常常被家人所阻礙。因此想戒藥的人,不但自己要了解精神科的真相,也要教導家人了解精神科的真相。

美國精神科醫生彼得布利金,醫學博士,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U.S.A)的顧問。

在他《為藥瘋狂》的書中也提到,身邊的人可能成為戒藥者的阻力,他們不一定會尊重這個人的願望。這是為什麼一般人的脫藥之旅可能會頗有難度。

想戒藥的人,如果經濟不獨立,靠長輩、靠兄弟姊妹,仰賴別人救濟來生活,就更困難了。有許多服用抗精神病藥的人,例如好度、可致律、理思必妥與金普薩這些藥物,服用久了,很可能被藥物影響,失去工作能力。這樣的人要戒斷藥物,更需要先說服救濟他的人,否則戒藥的行動,會更艱難。

減藥前必須做足功課

不論是自己想要減藥或戒藥,或是希望幫親友減少精神科藥物的服用,在開始減少藥量之前,必須做足準備的功課,自己和身邊的人都對精神病學的背景,真相有更多了解,才能提高成功機率。

在想戒藥者身邊,有時家人會認為,可以從精神障礙的標籤得到一些「福利」;或是有心幫家人戒藥的人,卻碰到患者覺得生病有「福利」,也是不錯的事情。

抱有如此想法的民眾其實不算少,碰到這樣的人,他們並沒有打從心底保有正確觀念,要治好疾病,戒除藥物。反而每次看病,把醫生開的藥,當成拿伴手禮一樣,沾沾自喜。民眾應該改正用藥的錯誤觀念,以避免造成醫療浪費,及增加身體器官功能的負擔。

內海聰醫師提醒民眾,突然放棄精神科的藥物,會出現非常強烈的戒斷症狀,因此他很反對這種做法。如果不從根本去理解這些精神病名是「毫無意義」的標籤,也沒有辦法為自己撕去精神科病名的人,絕對無法脫離藥物成癮,也就絕對沒有辦法戒斷藥物。

他也表示,民眾若沒有先改變想法或是生活習慣,就減少藥量或是放棄吃藥,這樣的戒藥是絕對不會成功,也不會帶來什麼好下場。

提醒民眾,如果精神科藥物已經服用超過一個月了,這藥物絶對不能自己亂停。太多過來人告訴本協會,沒有正確的方法停藥,不少民眾曾遭遇生不如死的感受,在心理上,在身體上的反應都很強烈。

因此想要減藥戒藥的朋友,請勿自行突然停止服用精神科藥物,這樣可能造成危險,民眾應該尋求有成功協助戒斷經驗的醫師及藥師,協助減藥停藥。

一旦您在心理上,觀念上已經做好戒藥準備,身邊的親友也同樣有正確的觀念,成為您的戒藥助力,歡迎點擊公民人權協會官網,在此有平台,列出台灣北、中、南替代療法的醫師及診所,您可以找到有能力協助您戒斷精神科藥物的醫師。

 

【參考資料】

《勇敢斷藥,才有活路》/出版:瑞昇文化
《為藥瘋狂》/出版:新新聞

 

★公民人權協會CCHR網站:www.cchr.org.tw

★CCHR網站替代療法的網頁:https://www.cchr.org.tw/?page_id=445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