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植物飲食 守護健康與環境

嵌入:
文字-A A +A

          全植物飲食 守護健康與環境

       慈濟桃園地區健康挑戰21活動負責人張玉珍說: 它必需要用的就是全穀根莖類的,還有我們的蛋白質的,還有我們的蔬菜類,堅果還有調味料,宏真她真的非常用心,跟宏真也認識很久了,因爲這樣子,她本身的ㄧ個願力,她真的是ㄧ個大菩薩,然後跟她提到説,我們想要辦這個全植物飲食,這也是她説的,她很早以前就想推動,然後跟我們慈濟的理念是非常吻合,所以我們才這樣的結合。所以用小農的食材來推動全植物飲食,這個真的是敬天愛地。

       現在的飲食愈來愈多元,不少人被慢性病困擾威脅健康,慈濟的桃園地區推動「健康挑戰21」,採用全植物飲食餐盤, 實施21天。根據科學及心理研究,21天是養成習慣的循環週期,三週的健康飲食,從參加者身上獲得印證,有助改善高血壓、糖尿病、痛風、三高及肝指數等慢性疾病。這次活動特別和聚福園生態農場結合,提供當地最新鮮的有機小農食材,同時堅持少油少鹽少糖的烹煮方式,讓參加的民眾更能體驗蔬食的美味和營養。

       聚福園生態農場負責人林宏真說:  這個計劃事實上是有四個環境理念在做的,全植(Vegan) ,小農是整個環境的耕作方式,還有其它二個概念,惜福跟飯包。那惜福呢就是我講的,就是以麵包果爲例,還有小農的一些,我們説內行果或是説格外品,怎麼樣來處理它,怎麼樣讓它變成消費者也可以接受的價錢,它醜醜的,一般消費者不買啊,但是經過你巧手的加工,它就是一道美食了。你怎麼樣不要再浪費這些食材,台灣食物食材的浪費量真的是也很嚇人,那也是另外一個議題。那飯包呢,爲什麼現在就是外賣這麼盛行,外賣盛行之下,事實上你產生很多很多環境的議題,比如説你的餐盒,比如説你的耗油量之類的,那你的食物里程數也很高啊,所以你怎麼樣用飯包,飯包的概念是在家裏面,媽媽動手做的概念,所以為什麼我們這一群,事實上我叫他們大地媽媽,是大地媽媽在做飯菜給自己小孩子吃的概念。

      活動期間還特別邀請參與民眾到農場,學習自己做新鮮健康的蔬食餐,以及了解如何吃得更健康。

       荒野保護協會餐桌上的氣候變遷推廣講師張珮玲說: 現代人是過多的自由基,才會快速的讓我們老化,那比如説我現在60歲,那我如果吃健康的食物,我就看起來比較不會那麼老,只要你食物改變,你的身體的自由基少了,你就不會容易生病,不會老化。那怎麼讓它就是自由基少一點,那就是現在很夯的植化素,抗癌、抗老化、抗發炎,很多的功效都是靠這些植化素,所有的蛋白質或肉類都沒有,只有在植物裏面才有。如果要吃全植又是友善耕種的,那個背後是可以讓土地更有生機,讓農友有真正的是實質上,他們覺得種這個有機是有使命感的。然後再來就是讓吃的人,藉由吃這樣全植食物,尤其友善耕種,它裏面的微量元素跟植化素是全方位的,才是真正的是滋養細胞的,那因為這次參與計劃的有很多都是有生病的,所以觀音竹就是這個農場主人,她認為既然要給這些身體有狀況的人吃的話,就是更要是滋養細胞的食物。

       慈濟桃園地區健康挑戰21活動負責人張玉珍說:   其實我們跟宏真的時候,真的就是ㄧ群傻子遇見一群傻子,大家就是付出無所求,希望能夠藉由健康的這樣子一個訴求,達到推素的目的,我們知道我們現在全球暖化很嚴重,所以我們如果不趕快做這件事情的,我們不曉得我們的孩子未來會是面臨什麼樣的生活環境,其實我們是付了餐費的,可是我們志工也都排班,一起來做這件事情,然後大家也都很開心,最主要是聚福園他們的那份心,所以我們彼此互相可以手牽手一起做這件事情。

       兼具環境友善、營養健康及多樣化的全植物飲食,逐漸成為現代人飲食的新趨勢,選擇對環境負擔較小的全植物飲食,不只對健康有益,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幫助減緩氣候變遷,最容易實踐且有效的方式。

       多蔬食、少肉食、減少食物浪費,就能為環境永續盡一份心力。

             公民記者 小柚子 桃園報導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5

加入時間: 2020.10.25

小柚子

加入時間: 2020.10.25
65則報導
65則影音
21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7:53

實踐樸門永續的樂活農園

2023-06-01
瀏覽:
2,466
推:
80
回應:
0
7:02

南港社區大學教學研究與課程發展學術研討會

2023-05-18
瀏覽:
2,865
推:
37
回應:
0
4:21

地方創生傳承鳳山文化 活絡商圈經濟

2023-05-09
瀏覽:
5,537
推:
34
回應:
0
4:06

「守護河川 大佳同心」淨溪活動

2023-05-02
瀏覽:
5,781
推:
299
回應:
0
6:48

蔬食減碳 2023台北國際蔬食論壇

2023-04-12
瀏覽:
5,852
推:
150
回應:
0
6:33

走讀基隆 再造田寮

2023-03-13
瀏覽:
5,413
推:
79
回應:
0
8:40

李梅樹誕辰120年 「跟著梅樹仙遊三峽」走讀活動

2023-03-10
瀏覽:
5,654
推:
261
回應:
0
7:15

那年我們一起做關渡大橋 創客精神的實踐

2023-01-17
瀏覽:
7,331
推:
55
回應:
0
7:00

楓灣慈善關懷據點 銀髮樂活展現成果

2023-01-14
瀏覽:
6,623
推:
20
回應:
1
6:24

還我母語運動 草地音樂野餐

2022-12-27
瀏覽:
4,641
推:
92
回應:
1

全植物飲食 守護健康與環境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79,432篇報導,共12,32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79,432篇報導

12,32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