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振全創鮮築市 小農銷售新管道
【記者莊子昀、江愷方/新竹縣報導】小時候一心想要逃離家族果園的余振全,但身為獨子的他,不捨父親與祖父用心栽培多年的果園無人管理而荒廢,而還是回鄉接手成為農三代。余振全透過網路推廣農產品,除了自家生產的柑橘外,也與新竹縣內與全臺多位小農合作,讓小農在販售農產品時能有更多管道。
↑余振全與小農們用心栽培的農產品,等待著顧客來選購。攝影/江愷方
回鄉接手柑橘園 發展網路新銷路
余振全本來是光電業工程師,過去從沒想過要回家接手果園,小時候同學都在放假時,自己卻常常需要幫忙家中做手工,無法出去玩耍,讓他將來更不想接手這個工作。後來,遇到當時工作的工廠搬遷至中國,身為家中唯一獨子的他,看著爺爺與爸爸多年來用心照顧的果園沒人繼承,才決定要回家接手。
在爸爸早已打好基礎之下,有著穩定的產量與良好的口碑,余振全就從果園最缺乏的就是網路行銷下手。「柑橘在臺灣其實是蠻有特色的農產品。」余振全說。然而柑橘種類繁雜,許多消費者根本分不出品種間的差異,甚至分辨不出柳丁與柑橘,余振全才想說要將柑橘產業更規模化的發展,讓消費者清楚的認識這些柑橘,而網路行銷正是他的手法之一。
↑余振全從爸爸那接手的柑橘果園。攝影/莊子昀
從網購外送 到實體店面的誕生
余振全主要透過Facebook或Instagram等社群平臺鎖定竹北地區的範圍投放廣告,讓消費者注意到這裡有一間與一般超級市場和傳統市場不一樣的小店,販售著新竹的新鮮食材。
起初是以將自家生產的柑橘「外送社區」的服務開始做起,透過Line群組讓消費者下單,並配送至消費者家中,讓他們不用出門就可以吃到美味的柑橘,後來消費者開始問起有沒有其他的農產品可以訂購、團購,余振全才找了其他位青年農民夥伴,讓消費者有除了柑橘類以外的更多產品,如木瓜、青菜等商品可以挑選,也為其他青農打通更多銷路。隨著團購的次數越來越多,余振全發覺其實他們需要的是一個實體店面,讓消費者能夠慢慢選購,鮮築市才因而誕生。
余振全在因緣際會下認識提供空間給在地企業的「合好一起錸」,於是就先在合好一起錸竹北的店面中開設實體店面的櫃位。在合作的一年裡,余振全時常得到顧客給的回饋、建議與稱讚,像是對於農產品包裝大小、口味等意見,從這些回饋慢慢調調整改進,讓他覺得成立鮮築市的計畫是可行的,才從合好一起錸在中山路的店面搬遷至現在位於文義街的店面上,透過更大的空間給予消費者更好的購物體驗。余振全透過店面讓消費者們可以直接與在地新鮮的農產品接觸,認識更多當地的農產品,對農產有疑問時,除了可以掃描包裝上的產銷履歷QR CORD以外,也可以直接詢問店員,了解自己即將吃下肚的產品來源是什麼,讓消費者對農產品有更多的認識,余振全也能更了且消費者的喜好。
生產端兼銷售端 經營面臨新挑戰
「其實跟當初想像的很不一樣。」余振全說。長期身為一級產業生產者的他,再碰上末端銷售時,難免會遇上些困難。在開了鮮築市販售小、青農的農產品時,才體會到開立店面時租金、水電費與商品耗損上的營運成本多麽的不容小覷,也才了解過去在出貨給其他盤商的價格,與盤商販售至消費者手中的價差都是農產品的損耗成本,也才會出現價差。
余太太以前因為平日有工作,所以只有在假日時會來幫忙,隨著幫忙的次數增加,也漸漸覺得很有趣,就辭掉原本的工作,一同投入鮮築市裡。「其實農友都很厲害。」余太太說。她認為其實農友們都很擅長種出美味可口的蔬果,只是因為缺乏販售的渠道,才會造成農產品賣不出去的問題,透過與各個農友們配合,甚至當司馬庫斯的小農受到疫情影響,無法到其他縣市擺攤時,鮮築市更透過網路平臺幫忙推廣、銷售。
↑正在整理架上蔬果的余振全。攝影/江愷方
廣結善緣 成為鮮築市動力
鮮築市的商品除了余振全自家生產的柑橘外,還有新竹其他在地農友生產的水果與蔬菜,也與尖石鄉的司馬庫斯部落配合,每週二、五都能看到新鮮直送的高麗菜、節瓜等高山蔬果。「新竹的農特產品種類有非常多。」余振全說,像是玉米、稻米與蜂蜜都能看到。除了新竹縣的小農外,余振全也會找認識的其他縣市農友,將他們的農產品放到鮮築市的架上,讓更多人能認識這些優良產品。
除了在擺攤時認識的其他青農外,余振全也是新竹縣青農聯誼會的會長,當初只是覺得像自己這種農二、三代回來耕種時,身邊的農友都是年紀差距較大的長輩,因此才參加這類型的青農組織,希望能多認識一些朋友。此外,還有農委會舉辦的活動,如全國青農運動會或是一些課程,也提供青農彼此交流、認識的機會。「因為我對農產品有認識後,我們才有辦法去組織這些東西。」余振全說。過去參加的交流、聚會,都成為鮮築市成立的一大助力,鮮築市內也有不少產品是來自當時交流認識的農友手上。
↑擺放在店內各式各樣的當季蔬果。 攝影/江愷方
農產品不易販售 鮮築市成為銷售渠道
「我們生產了很多東西很好啊?那為什麼賣不出去啊?」余振全說,這是農友最常遇到的問題,因為不清楚末端銷售的狀況是如何,無法根據實際狀況做調整,消費者也不了解有些沒看過的農產品究竟要如何食用,這時就會產生知識斷層的出現。透過鮮築市實際銷售狀況,農友可以根據銷售成果調節下次生產的產量,來避免供過於求的狀況發生,亦或是根據消費者的回饋,調整成消費者較喜好的方式出貨,例如過去柑橘銷售都是三十、二十斤一大箱的販售,最小十斤的包裝也有二十七、八顆,對於一般小家庭來說是難以消化的數量,時常反應能不能只買個三、五斤就好。透過這些回饋,余振全規劃出小包裝的產品,甚至做出了禮盒,除了讓消費者能更輕鬆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也提升農友們的收益。
「有些農友其實也有自己的品牌,只是它缺乏一些銷售渠道。」余振全說。農友們其實都很厲害,可以種出美味的蔬果,只是因為缺乏銷售的渠道,才會造成收益上的損失。透過鮮築市作為銷售管道推廣給在地的消費者,也讓消費者認識在地的新鮮食材,慢慢的去做出口碑行銷,讓農友將來不用擔心銷售的問題。
↑除了新鮮農產品外,店內也有不少加工過的有機農產品。攝影/莊子昀
推廣食農教育 透過網路給予消費者更好的購物體驗
鮮築市除了是銷售產品的店面外,隱身在後方的小空間也被用於做食農教育的宣導課程。透過課程、DIY、有獎徵答等方式,讓消費者們可以更加了解食物的來源與特色,又經歷了什麼過程。除了課程本身外,消費者在店面購買農產品時,只要有疑問,余振全也會盡力回答,讓消費者能更清楚自己吃下肚的東西是怎麼來的,但因為空間有限,再加上疫情影響,目前多以在群組的熟客為主。
鮮築市平時也會在Facebook社團、粉絲專頁與Line群組等社群平臺分享食譜,有時也會有消費者主動給予回饋,讓余振全感到很有趣,他說:「因為很多東西你會想不到他們要怎麼利用,或是他可以做得很好吃又很好看。」透過這些回饋,更可以看到消費者用心的對待這些產品。
透過網路,鮮築市每天Po出當天的生鮮蔬果給消費者預訂,讓民眾可以在下班時直接領貨。在做團購的過程中,余振全也逐漸發現到消費者對於商品的需求是什麼,透過消費者的回饋給農友,農友可以有效的調節產量,進行栽培管理,以符合消費者的需求,減少滯銷的浪費。
↑店內冰箱的一角,存放著顧客當天預訂的商品。製圖/莊子昀
採訪側記
採訪過程中余振全不斷的說「小農真的很厲害」,有時候他們缺乏的只是一個銷售的管道,透過鮮築市,相信這些小農能夠找到曝光的機會,讓更多人認識他們。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