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造舟達人大沐懷島民夢 推廣海洋教育

2022/10/04 10:32
5,607次瀏覽 ・ 14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3
檢舉

炎炎夏日,不管是河邊、海邊還是溪邊都聚滿了人潮,但多數人對於海洋的危險過於輕視,導致許多憾事發生。人稱大沐老師的溫志榮,長期致力於推廣海洋與獨木舟教育,藉由造舟體驗,散播海洋環境意識。

獨木舟學校負責人溫志榮表示,他四十歲那年,開始想要造一艘獨木舟給自己,從開始造舟到划船,慢慢認識到,對於周邊的海洋跟河流的水域很陌生。他提到,如果沒有進入海洋,就不會去認識這個海洋、愛這個海洋。因為沒有跟他做很直接的接觸,可是獨木舟是直接進入水域、進入海洋。划船前都要知道四個資訊,叫流浪風潮,要知道洋流的方向、知道潮漲退潮的時間,才可以達到有效的海洋教育。

新竹縣照海華德福實驗教育機構學員邱立騏分享,大沐老師教的方式蠻特別的,會跟我們說明需要把他做成怎麼樣,划船的時候會有什麼影響,像是當我們划船,有時候需要比較快轉彎,我們就要用到他第二平衡點,如果他是七十度的話會最穩,如果大於或小於都會造成他容易翻船。

 

特設造舟課程 讓學習變好玩

炙熱的眼神,細膩的雕刻,這裡是大沐老師位於新莊劉戀藝文空間的工作室。這裡擺滿各種大大小小的木工作品,從木製獨木舟模型到大型彩繪舟讓人目不暇給。

獨木舟學校負責人溫志榮表示,隨著不同區域造舟的方式不一樣,比如說蘭嶼的船是用好幾種木頭拼湊的,因為亞熱帶地區,對於木頭的需求其實是比較容易被滿足的。但如果是Kayak,這種格陵蘭舟,就是骨架蒙上皮,因為位處高緯度的格陵蘭,所以沒有森林,只能撿拾漂流木,用獸皮海豹皮把他縫製起來。那為什麼在台灣地區要用格陵蘭這種外來種的獨木舟來教學呢?他解釋,因為這是六千年前就有的一個造舟技術,對於工具的依存度很低,就手去做就可以了,所以相對就可以讓年齡層降低。

 

跨領域授課 用熱情完成海島夢想

幾年前,從多媒體設計轉行的大沐老師,因看見朋友的格陵蘭式骨架蒙皮獨木舟,對現代海洋獨木舟的美麗紋路一見鍾情,透過自學摸索,陪女兒徒手造舟,並將獨木舟與海洋教育做結合,將教室搬到戶外,打造最自然的學習環境。

獨木舟學校負責人溫志榮表示,本來造舟是為了自己做跟教女兒,但後來發現,與其指導女兒一個人,不如指導一群小朋友,所以開始在2013年辦了一個造舟營隊,邀請二十個小孩,包括很多中輟生跟有一些行為異常的孩子,透過造舟這種非體制內的考試,找到學習的可能性,改變孩子對於學習的樂趣跟對自我的認識。

新竹縣照海華德福實驗教育機構學謝忠緯分享,平常都是在教室裡面,所以這種戶外的手作課,跟平常還蠻不一樣的, 一開始其實很不看好我們的船,結果下去發現可以划得非常的快,有種成就感,非常開心。

大沐老師的造舟教育,讓許多在學習上失去自信的孩子們,找回學習原動力與成就感,也勾起大眾對於海洋、木舟與這片土地的連結,實踐了環境教育的美好願景。

淡江新聞 林雨靜 莊秀惠 呂書瑀 採訪報導

 

更多報導請看:淡江新聞

新埔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