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疫情後的劇場 還留下些什麼?

2022/10/04 11:57
3,451次瀏覽 ・ 1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文字記者/劉映彣 

「劇疫下生活,我們也在想著共存」

當人們高喊著「與病毒共存」,確診足跡成為常態,結合即時性與現場性的劇場,要如何在疫情下共存?

丁家偉,目前就讀國立台灣大學戲劇系研究所,帶領著去(2021)年剛成立的劇團「餓極體實驗室」,與其改編作品《Play Games:降靈會》從南到北展開巡演。他坦然地說到,我們都不能預測未來會發生甚麼事。面對台灣劇場的生態圈,團長家偉表示「這波疫情的再度爆發,給自己,以及分散在北中南的團員,一個很大的挑戰,儘管一個月會有一次的固定排練,疫情的威脅始終極端地存在著。」

照片

 《Play Games:降靈會》宣傳海報

「是未雨綢繆還是抱薪救火?致文化部的一封信」

至今,藝文紓困演變到4.0的趨勢,對此,文化部向指揮中心提出「以篩代隔」等配套計畫,並推出「受疫情影響表演藝術事業營運補助」。在今年4月1日至6月30日舉辦的表演藝術活動,因受疫情影響可由活動的主辦或演出單位提出補助申請。(資料擷取自文化部)

「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該怎麼去取捨?我相信文化部一定是善意,但能不能真的有實質上的幫助,會是有待商確的。」而「餓極體實驗室」未能達到此次藝文紓困4.0的申請標準,果斷採用找贊助的方式來維持劇團營運。以一個藝文創作者的角度來看,家偉認為能有這樣的補助當然是好事,但在同時間受理大量的補助時,成果可能無法達到最理想的情況。他建議,文化部能提前擬定AB方案,其內容為疫情減緩與否來決定專案的實踐,能在這時期安撫創作者的,或許是更未雨綢繆的配套措施,但不管如何,這四波的補助都是在險惡的環境中最即時的幫助。

照片

 

《Play Games:降靈會》演出資訊

「To Be Or Not To Be取消還是延期 That Is A Question」

文化部指出,以OPENTIX售票系統數據為例,今(2022)年4月份停演場次計46場、票房損失約1644萬元;照常演出節目退票比例約5%、延期演出退票比例約11%,皆顯示表演藝術產業確實受到另一波挑戰。(資料擷取自文化部)

多半藝文工作者的希望都會是延期,因為那是排練了數個月的心血,和技術人員背後的努力,更何況有些是劇團一年一度的製作。提到作品珍貴性,家偉即將帶著「餓極體實驗室」呈現立案後的第一個作品,面對即將橫跨北部到南部的製作,他坦言「一定會偏向延期」。身為團長,劇團的辛苦是他歷歷在目的,努力了這麼久的時間,延期一定會是他為而後的演出所做的考量。

劇疫之後,我們還剩下什麼?在劇團與劇場間探索,我們所看到的,是在大環境不易下,還是依舊帶著故事前進的人們。在特定的場所,特定的人,一起渡過特定的時間,那才是劇場最珍貴堅韌的美。

照片

 

餓極體實驗室團長 家偉 右二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