暌違近十三年,遭受八八風災摧殘的新武呂溪高身鯝魚終於回到池上圳取水口,寶特瓶大小的高身鯝魚在放流池奮力往水門激流跳躍,試圖洄游到大崙溪上游產卵,為了捕捉魚躍龍門的這一瞬間影像,我們已經等了將近十三年,這一刻真的讓人有滿滿的感動與讚嘆。
八八前,池上圳放流口的水池常見數量驚人的高身鯝魚優游其間,而魚梯入水口也可見各種體型的魚兒在跳躍。從攔水壩上往下看,可見許多大型的高身鯝魚優游在三公尺深的集水區。
但是八八水災一來,南橫千瘡百孔,98年4月才從保育名單中除名的高身鯝魚重要棲地瞬間被洪水所帶來的土石流所堆滿,在卑南溪主流,將近十一年時間很難找到高身鯝魚的蹤跡。 隨著南橫復建工程的完成,歷年洪水的運動將砂石往下游搬運,溪水慢慢恢復了清澈,去年在大崙溪蓄勢待發的魚類就已恢復到相當的程度,(去年)梅雨季魚類原本就有機會沿著河水長驅直下,可惜因為百年大旱的緣故,一直到今年才得以順利達標。
魚是回來了,但是極端氣候下暴雨和乾旱機率大為提高,對魚類來說生存就已經夠困難了,加上救命的水總是排在農業灌溉後才會被考慮,它們的處境真的不比北極熊樂觀;希望不要讓它們獨自背負良質米的原罪,我們到底要怎麼樣才能共生共榮,這是我們必需要好好想一想的問題
等了13年,高身鯝魚重返池上躍龍門
2022.10.23 00:37
- 發表回應前,請先登入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玩童巷弄嬉遊記
2023-06-07
消暑親子溜水梯
2023-06-07
香港視障車隊 感受到台灣人情味

2023-06-07
《昨日的夢想與今日的家園》
2023-06-06
公園裡也有天坑?
2023-06-06
北市碧湖公園 外來魚種移除

2023-06-06
長庚大學助精障者職業重建 重回社會

2023-06-06
《社團國小》
2023-06-06
太陽能發電與水產養殖該如何並存?
2023-06-06
2023 台灣美術文化交流協會【形而上】聯展
2023-06-07
我的未來不是夢之三安樂寶打擊樂團

2023-05-31
Try拍+在文山森林公園 公民記者享受一日綠意生活
2023-05-31
自己在家戒毒 為什麼沒有用?
2023-05-31
豬舍變身狀元咖啡
2023-06-01
用公民力量在地深耕 用鏡頭向外發聲 
2023-05-31
電商斜槓小農 魚菜共生種出安心蔬果

2023-05-31
環保情境生耕變化

2023-05-31
二水鄉樂齡學習中心師資強,九十一歲阿嬤不識字也能寫得一手好字!

2023-05-31
邂逅 美麗的金龍湖
2023-06-01
香港 Kitty 第四次單車環台

2023-05-31
林百貨2023

2023-06-02
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 濕地生態探索工作坊

2023-05-31
實踐樸門永續的樂活農園

2023-06-01
無家者的百味人生 石頭湯的人生百味
2023-05-31
彩繪機捷與下水道.台電師傅

2023-06-02
自己在家戒毒 為什麼沒有用?
2023-05-31
「全校人人都會吹木笛」竹塘國中力推音樂教育,建構同學人生的蝸牛殼!

2023-06-07
我的未來不是夢之三安樂寶打擊樂團

2023-05-31
華山水上站建站13週年 心喜樂感恩相見歡

2023-06-03
電商斜槓小農 魚菜共生種出安心蔬果

2023-05-31
義竹國中「服務利他」,蘭若基金「為善常樂」~益起來!!!
2023-06-04
藝術家楊樹森賦予玻璃瓶繪畫新生命
2023-06-03
豬舍變身狀元咖啡
2023-06-01
大崎村種藝術的農人
2023-06-02
慰勉宜蘭官兵辛勞 聖德慈善偕宜蘭軍服站端節勞軍
2023-06-07
林百貨2023

2023-06-02
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 濕地生態探索工作坊

2023-05-31
用公民力量在地深耕 用鏡頭向外發聲 
2023-05-31
環保情境生耕變化

2023-05-31
2023第八屆基督教雄善文學獎徵件主題:光

2023-06-04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