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怡菁/嘉義報導】
活化農村,希望再生!新港鄉大潭社區的農業再生計畫提案通過,將在未來的四年,依照社區居民需求,分期實行農村再造,包含自行成立農業產銷班、大潭生態景觀公園建立,為社區多元開發,替單調的農業村落增添生命力。
大潭村位居新港鄉的邊陲地帶,四處為綠油油的稻田,是典型的農業村落。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嚴弘聖指出,這裡人口老化及人口外移現象已經存在二十多年,村內幾乎為零公共建設狀態,並且多處傳統民宅荒煙漫草、無人修繕,這樣的情景都能感受到人口流失的嚴重。「農村再生條例」正好宣布實行,因此趁此機會提出再生計畫,替農村產業提升競爭力;改善環境品質,為缺乏規畫的公共領域設計觀光休閒空間及文化保存。
長年失修的土磚厝已搖搖欲墜。 記者黃怡菁/攝影
「農村再生條例」為九十九年七月經立法院三讀通過所實行的法令,是政府以專法,有秩序地促進農村永續發展及農村活化再生。社區發展協會會長林國棟說:「農再條例(農業再生條例的簡稱)賦予社區居民很大的權益。」地方社區達成共識後申報提案,中央機關核定,通過後編列的經費,可運用在農業生產、產業文化、自然生態及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整合建設。
以社區自立農業產銷班為例,雖然百分之九十的當地居民都是種植水稻維生,但是稻米目前為止都是由農會統一產銷,自立產銷班之後,能為當地稻米創立自有品牌,免於被政府依統一價格收購,降低獲利空間;大潭社區的大潭池方面,養殖草魚、台灣鯛魚以供銷售以外,文物保存館、民俗技藝場,也在公共建設策畫範圍內,還會添增生態保育觀察與保護等教材,及設立蝴蝶館,供小學生戶外教學可參觀,回饋教育與帶動人氣。
腳下的紅磚瓦,為志工王緣女士(左)自行鋪蓋。 記者黃怡菁/攝影
農村再造計畫通過提請,如何執行,便是首要課題。農再運作的人力資源更是不可少,而在地人也關切自家環境將如何改變,林國棟表示,大潭村共有一百二十位村民參加水利局的「志工培根計畫」,居民不分年齡職業,自願加入參加講習,培養社區營造的能力,以便日後建設執行能夠順利。在大潭池旁的休閒步道上,一塊又一塊的紅磚,便是志工王緣婆婆獨自鋪上去的,王婆婆就住在附近,每日都會提著鋤頭和澆花器,整理潭池邊的花草,視大潭池的景觀維護為己任。
農業再生條例在外界爭議不斷,日前法令在擬草階段時,便飽受各大報章媒體批評,憂心利益分配不均或村落綁樁的問題發生,不過居民賴翠梅表示,當然有計畫還是好的。林國棟指出,超過一百萬元以上的工程必須透過縣政府發包,大型經費並不會由社區發展協會經手。
「欣欣向榮,生態大潭」是社區協會喊出的口號,希望有秩序的美化環境、活化產業、找出在地特色,吸引外移人口回流。農業再生計畫帶來的新面貌,令人關注,而未來發展成效將說明一切。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