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形無形 拍瀑拉族的傳承
【記者 吳佩綸、王郁茹/台中採訪報導】
拍瀑拉族,為臺灣平埔族之一,原分布於現今台中市大甲區、清水區、沙鹿區等海線一帶。因參與大甲西社民變,被清廷平服,乾隆初年改名「遷善南北社」,意謂遷善改過。目前台中地區只剩下沙鹿區洛泉里仍保留著拍瀑拉族的文化。洛泉里過去為平埔族沙轆社,由於明鄭時期人數銳減,加上漢化頻繁,傳統文化逐漸衰微。當地為了復興文化,成立故事館和指導傳統舞蹈,讓大人小孩都能一起學習。另外更於民國103年成立了沙轆社文化促進會,會邀請專家老師及社區居民共同參與,舉辦座談會,針對沙鹿現有平埔族鄉親實際訪談,一起尋找更多拍瀑拉族群在沙轆的史料與故事,做為文化論壇;更著手製作手繪本進行出版以及故事腳本的撰寫,推動「拍瀑拉族沙轆社故事館」。而普善祀一樓更是社區的長青行動教室,推動社區照顧關懷同時也將拍瀑拉族文化融入活動當中,重新帶著大家認識拍瀑拉族;同時也是沙轆社文化促進會的據點,在小小的村里裡面,卻有著不凡的族民力量,共同讓這個文化繼續傳承下去。
▲走讀拍瀑拉沙轆社繪本。(圖/王郁茹攝)
有形文化的保存,沙鹿普善寺也是海線唯一仍保有平埔族祭祀的寺廟(族祠堂),建於民國六十三年,前後歷經過兩次遷徙,以前是位於現今的沙鹿高工裡面,因沙鹿高工建校遷於中棲路三二三號,又因為中港路的拓寬再遷於現址。普善寺為一上、下二層樓之建築,一樓大廳供俸遷善南北社歷代祖宗靈位,二樓供俸虎爺、地藏王菩薩與玄天上帝,也象徵著漢化、族群融合。在廟宇的後方有平埔族先祖墳塚,寫著「遷善社同與公靈位」,即為大家所知的「同興公」。由於沙鹿鎮為閩人優越區,社民受閩南文化影響較深,其神主格式與一般閩南家庭所供奉者並無不同。也因為受漢文化影響,開始設祭祀公業,創始時間應不早於乾隆年間,至日本明治三十九年間已設置,以供奉歷代祖先為目的。而後則用「遷善南北社」為祭祀業的公號,最大的作用在易於追思及促進社民間的情感。
在每年農曆8月2日是沙轆社的過年,在這天會族人們舉行祭祖靈的活動,會在供桌擺上生魚、生肉、豆乾及飯糰等原住民祭品祭拜先祖。祭典結束後會舉行走標、牽田活動,「走標」是讓部落中強健未婚男子競走,競走時參加者手上會帶鈴鐺,奔跑時會發出叮噹聲,讓遠方人們聽見時走避,以免遭撞;跑得快是女子擇偶的條件,也是官府選拔傳遞公文人選的標準;社區婦女們則會穿著傳統族服跳牽田舞,源自於拍瀑拉族的頌族曲,傳達出以往祭典歡樂的氣氛。
▲拍瀑拉族傳統服飾。(圖/王郁茹攝)
無形文化的流逝,拍瀑拉族因為漢化嚴重,其族語早已消失不見。沙轆社文化促進會的理事長潘明燈先生則表示,曾經有請會族語的老師來到社區裡面教導社民講族語,剛開始只會一些簡單的打招呼用語,但久了之後大家又會漸漸忘記族語怎麼說,因為這個語言是必須靠不斷溝通、接觸才會越來越熟練,到變成日常生活用語,也因為沒有族人會說族語,自然而然這樣子的狀況會變成只是在上一堂講原住民語言的課程,而不是真的融入到族民們的生活。也因為受閩南文化影響,族人們日常生活溝通的語言就是閩南語,也造成了族語消失的結果。
拍瀑拉族雖然因為受閩南文化影響導致許多傳統活動的消失、族語的流逝、原住民文化式微,但在洛泉里仍有許多細節裡面保存著族人們的心血,像是在普善寺旁邊有著拍瀑拉時光綠廊道,介紹著拍瀑拉族的歷史,從以前至今發生的大小事,如何遷徙,有哪些傳統文化,都可以在時光綠廊道裡一探究竟。在洛泉里,隨處可見牆壁上畫滿了彩繪,每一面牆壁都各自有著不同的族民活動,甚至是普善寺裡面也有著許多畫作,介紹著拍瀑拉族的所有,而這些作品都是出自於吳珊珊小姐的手,同為拍瀑拉族的族民,更發揮自己專長將文化傳承且發揚。
▲吳珊珊小姐的壁畫《捕鹿》。(圖/王郁茹攝)
在文化式微的同時,也有許多人正在努力復興著這些傳統,雖然只是小小的一個洛泉里,卻好好的保存著關於拍瀑拉族的所有。流逝的文化總有一天會再被發揚光大,族民們的努力也讓拍瀑拉族得以持續的延續下去,不被取代。大家偶爾經過洛泉里時,也不妨停下腳步走進社區一起感受拍瀑拉的親切與美好。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