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木材森入生活 負碳家具木藝美學onTV

嵌入:
文字-A A +A

天花板上懸掛了一張張色澤不同的木椅,排列出不同的高度。這些高度看似毫無規律,但實際上,他們其實代表著不同樹種的海拔高度。視線往下,映入眼簾是一個臺灣地圖,上面佈滿了高達17種木頭所產生的木屑,切割出臺灣各個行政區。

木藝培育暨設計研發中心的陳殿禮教授分享作品《臺灣林相》,在台灣地圖兩旁的椅子材料都是臺灣相思木,一個擺在北部,一個擺在南部,高速公路從北到南,沿路你都會看到相思木。

 

森入生活展 國產木材變藝術品 

這裡是位於臺北市大同區的新芳春茶行,從11月起舉辦「森入生活—國產.材好.設計展」,產品主要以臺灣在地林場產出的國產木材作為原料,共設計出60件家具藝術品。

木藝培育暨設計研發中心的陳殿禮教授分享,這個策展其實就是把華文化,透過這個展覽把他做一個呈現,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兩個字,一個叫做根,臺灣的森林是我們的根,最後要回魂,魂到哪裡,這些家具就是魂,所以我可以用各種不同的魂,來跟大家對話。

教授在針葉樹的樹種裡面選用臺灣杉,因為全世界唯一用臺灣命名的就是這個臺灣杉,他還有一個更浪漫的名稱叫做撞到月亮的樹,因為臺灣杉,是東亞的第一高的樹種,他可以長到三十幾層樓高。

 

淨零碳2.0 負碳家具實踐永續

而這些臺灣木材所製成的家具,除了主打生活藝術之外,他們其實還有著「負碳家具」的稱號。

木藝培育暨設計研發中心的陳殿禮教授說明,樹本身就是最天然碳捕捉器,他在大氣當中把二氧化碳吸收完之後,行光合作用轉化成為木質部,所以他叫做固碳,把碳固定在樹裡面。所以當你的碳排放量,減掉你的固碳量,也就是你的碳排放量,低於這個固碳量的時候,他就是一個負碳。

「森入生活—國產.材好.設計展」除了為國內產業創造產值,更實現人工林永續循環生產,讓大眾能夠看見臺灣木材不同的一面。

淡江新聞 蔡渝蕎 黃子芸 採訪報導

 

更多報導請看:淡江新聞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9.10.20

淡江大傳

加入時間: 2009.10.20
812則報導
812則影音
554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05

太陽能發電與水產養殖該如何並存?

2023-06-06
瀏覽:
1,183
推:
1
回應:
0
2:13

老舊醫院的重生 三峽青年的蛻變

2023-05-30
瀏覽:
4,740
推:
3
回應:
0
3:15

五代造船廠 謝家造船王國

2023-05-30
瀏覽:
3,355
推:
1
回應:
0
3:04

親近茶葉文化 體驗休閒環境教育

2023-05-23
瀏覽:
3,354
推:
4
回應:
0
4:10

目目陪伴身障者 以靈魂之窗連結世界

2023-05-23
瀏覽:
2,533
推:
3
回應:
0
2:45

翻玩阿嬤的茄芷袋

2023-05-16
瀏覽:
3,652
推:
3
回應:
0
3:23

橘子園孕育拔河夢 猛瑪象放眼世界盃

2023-05-16
瀏覽:
4,320
推:
1
回應:
0
3:23

復育的突破 櫻花鉤吻鮭回歸司界蘭溪

2023-05-09
瀏覽:
6,297
推:
3
回應:
0
2:59

延續百年傳統 大甲媽遶境

2023-05-09
瀏覽:
5,602
推:
0
回應:
0
3:41

時代壓力帶來的改變-心理假

2023-05-02
瀏覽:
4,519
推:
54
回應:
0

國產木材森入生活 負碳家具木藝美學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79,478篇報導,共12,323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79,478篇報導

12,323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