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廢土地大改造 大豐村民種菜趣
潭子鄉大豐村在民國九十年開始配合環保署推動製作有機肥的政策,由當地社區發展協會創辦屬於社區的有機環保農園,讓社區居民自行認養農地,不收土地使用費,將近千坪的土地改造成不噴灑農藥、施灑有機肥料的有機農田。這些年來,大豐村的環保有機農園不僅讓居民享受農耕的樂趣,也凝聚了整個社區。
【靜報記者 侯宜錚/台中報導】潭子鄉大豐村在民國九十年開始配合環保署推動製作有機肥的政策,由當地社區發展協會創辦屬於社區的有機環保農園,讓社區居民自行認養農地,不收土地使用費,將近千坪的土地改造成不噴灑農藥、施灑有機肥料的有機農田。這些年來,大豐村的環保有機農園不僅讓居民享受農耕的樂趣,也凝聚了整個社區。 為了讓社區居民共享農園,發展協會除了請義工協助整理,也釋放土地使用權利給附近民眾,有意願者便可以申請認養。社區居民林先生說:「來除草啊,我沒事就過來,大概一個禮拜來一次。」這塊原本是廢棄的土地,環保署推廣有機肥料製作,讓發展協會興起了與社區居民共同擁有公共農園的動機,在協會的爭取與志工共同努力下,原本雜草叢生的荒廢地,現在已然成為環保有機農園,也是大豐社區凝聚居民的好地方。 |
這樣一個戶外生態的聚集地,不只改善農地廢棄的問題,也讓社區居民能有一個好去處,種植有機蔬果外,也可以連結居民彼此之間的向心力。除此之外,大豐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林采玲說:「在有機農園裡會安排一些課程,希望社區媽媽學到環保有機栽培,也可以發展社區成長,提供兒童戶外生態教學,以及媽媽家政的活動地點。」 為了方便社區居民活動,協會還在農園中心建造有屋頂的簡單活動中心,社區居民陶小姐對這樣窩心的舉動表示,這樣下雨不會漏雨,活動也不怕下雨,種菜後也可以休息一下。 |
認養人以蔬果名稱分辨區塊。(侯宜錚/攝) | 農園中有提供農民休憩的場所。(侯宜錚/攝) |
大豐環保有機農園雖然採取免費入場的方式,林采玲表示,農園裡有個約章,就是不能噴灑農藥和化學肥料,申請農地種植的居民也必須輪流在假日當起義工,一同來維護農園的環境。居民林先生解釋,其實他也是來幫忙,看到別人的農地需要拔草就會幫忙。 |
有機農地除了提供種植的樂趣外,發展協會也會在假日舉行聚會,邀請社區居民一同參加活動,義工張輝煌說:「我們這邊是現栽現煮,沒有農藥的。」活動的目的不只是在倡導環保「低碳節能」,也讓志同道合的人吃的健康吃得安心,但認養土地後不能放任不管,林采玲說:「認養區塊不能荒廢太久,不然就會請他有空再進來(參加)。」 居民陶小姐認為,這樣的地方可以凝聚向心力,發展協會目前也朝向「假日市集」的理念發展,林采玲說:「希望大豐村裡面也有農民跟我們理念一樣,大家集結在這裡,開辦一個假日農民市集。」將來不但可以讓附近民眾更方便的取得有機農品,觀光的旅客購買也可以帶個安心回家。 |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