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PeoPo公民新聞獎 新聞專題組得獎紀實
2022PeoPo公民新聞獎網站:
https://www.peopo.org/events/cj_awards_2022/index.htm
歡迎收看PeoPo Webcast,年度的公民新聞盛事PeoPo公民新聞獎頒獎典禮圓滿落幕,上個星期的webcast節目帶大家去看短片報導組的得獎作品,這個星期要為大家介紹的是新聞專題組的得獎作品,不論是學生組或是社會組,得獎的作品都非常優秀,相當值得一看。
VCR
一年一度的PeoPo公民新聞獎
是公民記者們不可錯過的年度盛事
紛紛拿出自己最優秀的報導
前來參與競賽
不論結果只要入圍就是最好肯定
頒獎典禮現場公民記者們齊聚一堂
一同揭曉各組組別獲獎的得主
擔任公民記者資歷5年的
公民記者 黃宇振
關注太陽能光電板破壞候鳥棲地
及養殖漁業生態
以 種電 綠電
獲得新聞專題社會組獎項
再來是七股未來會越蓋越多
一定是這樣的
政府政策就這麼走
環境永續與社會公平淪為空談
政府不能視而不見
當公民記者再20天後就五年
然後我自己一路上拍下來
我覺得公民記者他存在的意義
就是幫弱勢說話
那所謂的弱勢
並不一定就是抗爭的議題才是弱勢
就是說主流媒體沒有報
或是他有報
但是他沒有報導到的地方
因為這個是我們公民記者的優勢
就是在地
然後我們可以深入的去探訪 去探查
公民記者 順仔
紀錄一位20年來
持續不斷種樹的阿道MAMA
他的精神與理念感召許多人
一同開始種樹行動
楓香種在鎮西堡
我覺得這邊種樹的概念
跟我們都市很不一樣
不是只是拿來裝飾而已
跟著柳樹婆婆一起來的
你要去種樹了對不對 好 加油
那我想拍攝這部新聞
給我最大的啟發就是愛與傳承
那誠如影片當中所說的
阿道他自己就很會種樹
為什麼還要帶大家一起來種樹呢
那其實是為了能夠傳承
對於地球母親的一份愛
而且最有意義的是
能夠讓我們的孩子一起參與
我們的孩子不是只有通過手機
來認識臺灣這片土地的一草一木
而是能夠親手的去挖土 去除草
去親手的種下一棵棵的楓香樹
那他們就會傳承到上一代
對於自然的愛心跟智慧
所以表面上只是一個種樹的活動
但是內在的精神呢
卻是在培育我們未來國家的幼苗
其他獲得新聞專題社會組獎項的有
新聞專題學生組
由北一女中的5位學生
共同拍攝女性無家者的困境
及大家對街友的刻板印象
她們 以街為家
獲得獎項
且大部分是同理正向的回饋
然後再請他們去找工作
然後多給一些幫助
我相信他們都會很想要當正常人
而不是想要再就是淪落街頭
這次我們是做女性無家者
那一開始我們會想要做這個議題呢
是因為在疫情的過程
這段歷程當中很多的無家者
也是俗稱的街友
然後他們在萬華
然後臺北車站等地就是被驅趕
然後或者是他們就是
因為缺少醫療資源 口罩等
所以他們並不是自願待在那裡
而是被迫必須要在街頭流浪
所以我們就想要透過鏡頭
來記錄這些狀況
然後讓大眾更瞭解說
現在社會的處境是什麼樣子的
那在過程當中我們又發現了
在無家者族群裡面
更加弱勢的女性無家者
因為平常我們只能看到
大部分都是男性啊
或者是他們會裝成是無性別的樣子
那女性在生理上的挑戰
又比男生就是更加的困難
那希望我們的作品
可以讓更多人去關注
我們平常可能不會去注意
或者是我們想要注意
卻不敢注意的一個族群
中正大學傳播系的學生
拍攝嘉義大林地區的竹筍產地
同時也是台灣特有種諸羅樹蛙的棲地
該如何在兩者之間取得的平衡
大林竹筍樹蛙 共生取平衡
如果你劃設保護區
裡面其實有很多的私有財產
所以這個會造成劃設保護區是不切實際的
推動生態農業
不只是政府或農民的責任
民眾也可以以自己的方式
支持這些友善生態環境的農民們
現在就是不管是學界
然後政府 還有民間
都在這個議題上面有非常多的心力
像是學界有就是南華大學那邊
有合作舉辦生態旅遊
然後還有像是政府有設置標章
給這些保育諸羅樹蛙的農民們
那期望我們的專題
可以讓更多的人看見
諸羅樹蛙這個可愛的生物
然後也可以支持
這些保育生態環境的活動
就是大家可以一起支持
然後讓諸羅樹蛙可以
一直在臺灣生活下去這樣子
獲得新聞專題學生組的還有
PeoPo公民新聞獎
讓公民記者和學生們
有相互切磋 展現的舞台
頒獎典禮結束後彼此互相鼓勵 加油
相約明年的公民新聞獎再來相聚
------------------------------------------------------------
PeoPo已經把所有得獎的報導作品以及獲獎者的感言,整理在2022年PeoPo公民新聞獎的網站上完整呈現,推薦大家可以去看看不同組別的得獎作品,從中感受到公民報導的力量以及對社會議題的深層關懷。PeoPo Webcast我們下次見。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