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舉文化讓台灣變成貪婪之島?
文/鍾嘉安
勞委會為解決查緝公共工程的非法外勞的問題,腦筋動到提高檢舉獎金,而且是以人頭計算,成功檢舉一人可以獲得五千元,舉發仲介或僱用非法外勞獎金甚至可能高達兩萬元或五萬元。目前雖然還沒付諸實施,卻已經讓檢舉專線打到爆。
如果未來通過這項措施,「錢來瘋」坊間流行檢舉拼獎金的風氣又將盛行,但是另一方面誠如立委黃偉哲質疑,此舉有如鼓勵民眾參與資源回收,「把外勞當成寶特瓶」,連合法的五十萬外勞都可能被投以異樣眼光,淪為「過街老鼠」。台灣檢舉文化是來自白色恐怖不堪回首的記憶,為何公部門卻樂此不疲延續發酵在外勞身上,所謂的「抓耙子」是被團體排擠唾棄的,誰會願意與他為伍。
不久前台北市國稅局凌忠嫄局長,也在政大「你不能不知道──租稅與生活」講座中,鼓勵在場學生做為國稅局的眼線,檢舉獎金最高可達新台幣480萬元,引起家長反彈。甚至之前有位郭姓民眾於媒體刊登廣告,指控該臺北市國稅局受理檢舉案件,除洩漏檢舉人身分外,並集體向被檢舉人要脅索賄,雖然臺北市國稅局已出面解釋,但是也暴露出行之有年的檢舉人獎金制度,加上貪婪的人性,已出現嚴重的漏洞,讓承辦的官員與會計業界們有上下其手的空間,反而讓國庫損失。
所謂風行草偃,政府施政方向,造就不同的社會風氣,檢舉不一定要與獎金連結,還有其他方式可以表揚鼓勵,想想有美麗之島美稱的台灣,如果靠檢舉獎金來協助公權利,這樣與貪婪之島 有何差異?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