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苡瑄、鄭穎丞、劉彥廷/桃園市報導】「日光之家的門永遠為他們(更生人)打開,想要都可以隨時回來,只要不繼續犯罪就好。」陳健榮牧師所建立的日光之家,透過陪伴、品德教育與職業訓練,幫助對於未來感到迷茫的更生人夥伴們,協助他們學習一技之長、完成學歷,讓他們能在社會上找到自己的未來方向,成為更生夥伴們的「家」,帶領他們迎向嶄新的未來。
↑日光之家的創辦人陳健榮牧師 攝影/鄭穎丞
一次義氣相挺 賠上十幾年戒毒的漫漫長路
日光之家的創辦人陳健榮牧師,在高一時因為愛玩、找刺激,第一次接觸毒品安非他命。服完兵役後,開始經營八大產業KTV、酒店與賭博電玩店。陳建榮表示,「那個時候價值觀開始扭曲,就想著要走捷徑,人家賺一年的錢,我想要一個月就賺到,於是就開始走偏門。」後來自己的好兄弟海洛因成癮,就想著要挺兄弟,跟他一起吸、一起戒,結果好兄弟因為吸毒過量死亡,而他也因此開始了長達一、二十年的戒毒長路。
「這就是想要走捷徑、想要一夕成功的人,因為毒品跌落了深淵。」陳健榮表示,當時海洛因成癮很嚴重,一天要打兩萬塊錢的海洛因,為了供應這樣龐大的支出,只能不斷地去做更多違法的生意,甚至最後開始販毒,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當時的陳健榮背上了毒品、槍砲、組織犯罪等八條案子被通緝,因而跑路躲到中國大陸。後來因為實在想家,打電話給母親,母親希望他能回歸正道,不繼續犯罪,所以故意以「沒有警察在找你」騙他回台,最後在返回台灣的途中於中正機場被逮捕。
監獄服刑 接觸宗教 開始出現人生轉機
「這不是我要的人生啊,我怎麼把我的人生搞成這樣!」
在監獄服刑時,陳健榮發現了許多受刑人每天都在算日子,爭取假釋、早日出獄,但其實都不知道自己出獄之後要做什麼?能做什麼?監獄的回籠率之所以高,是因為很多人出獄後還是在做一樣的事,只能做一樣的事。「你走一樣的路,你怎麼去得了新地方?」陳健榮說。
監獄裡每個禮拜都會請牧師來一次,為受刑人做輔導與禱告,陳健榮抱持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理開始嘗試接觸基督教,也開始有了一些想法上的改變。
出獄後,陳健榮沒有聯絡任何一位過去的兄弟,而是去了幫助更生人的中途之家,並且在那裡遇見了現在的妻子。妻子當時在中途之家中擔任志工,因此而相識並相戀。在結婚之後,陳健榮認為自己應該負起責任,決定去找尋工作,但卻因為更生人的身分而不斷被拒絕。當時他特別灰心,「我要做個好人都那麼難嗎?我連去應徵清潔工都被拒絕。天無絕人之路,是騙人的吧!」陳健榮說。
後來在妻子的鼓勵下,決定去就讀神學院,並且開始接觸監獄的輔導工作。他發現了監獄中的受刑人即使有所改正,卻在出獄後沒有一個安歇的地方,家裡也拒絕他回家,就會又去找以前的朋友,陷入惡性循環。陳健榮表示,如果有一個地方可以替代更生人的家,可以讓他們有緩衝,能慢一點回到家庭、回到社會,就可以幫助他們找到人生的下一站,於是決定成立日光之家。
日光書房 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美食店
日光之家提供更生人完成學業與職業訓練,幫助他們與社會接軌。日光之家向教育局申請高中自學,聘請老師來日光之家教學,幫助更生少年完成高中學歷。除了學業之外,日光之家也會聘請老師,讓更生夥伴們在此學習餐飲烘焙、園藝、植栽、木工或手作等技能,並且考取證照,熟悉一技之長。
↑更生夥伴們製作的園藝作品 攝影/鄭穎丞
↑更生夥伴們製作的香氛蠟燭 攝影/鄭穎丞
↑更生夥伴們製作的木工作品 攝影/鄭穎丞
日光書房是日光之家旗下主要業務,是對外開放營業的,由牧師夫婦與更生人夥伴們一同經營。原本的創立初衷是希望能夠用書作媒介,促進交流,增加書房更生人夥伴們的書卷氣。書房裡的書都能夠借回家閱讀,人們捨不得丟卻又不知道能放哪的書本,也可以拿來放在日光書房,讓這裡成為書本的交換中心。這裡準備簡單的咖啡與點心,讓來到日光書房的人們邊看書邊享用。後來漸漸地有客人提出希望能提供餐點的需求,剛好日光之家中有更生人曾為廚師,便開始研發套餐,日光書房這才演變成現在的模樣。日光書房現在已有各式各樣特殊的創意餐點,像是椒麻雞披薩、印度咖哩燉雞肉等等,意外成為了桃園楊梅頗具名氣的美食店家。
除了正餐製作以外,日光書房也希望更生人夥伴們能擁有多元的烹飪能力。不只會請餐飲老師,也會請專業的糕點師傅來教他們做點心。每年節日日光書房都會準備特殊的伴手禮做販賣,像是中秋節時販賣月餅禮盒、春節期間販賣新春禮盒。
從避之不及到接受理解
其實日光書房的建立並不是一開始就很順遂,建立初期附近的居民十分反彈,表示不願意與更生人住在附近。陳健榮表示,也曾有居民找到他跟他說:「你有愛心很好,但不要在我們隔壁,離我們遠一點!」甚至表示感覺他們就像焚化爐,人人都不希望成為他們的鄰居。日光書房總共搬了五次家,每次修完了房子,卻只住一年,就被迫離開。後來是陳健榮牧師與日光書房的更生人夥伴一一到居民家去說明,述說他們的創立目的,說服鄰居讓他們留下來。「希望可以給我們一點時間,證明給大家看,我們不是來為非作歹的。」陳健榮說。
日光書房的更生人夥伴們也會努力回饋社區,平時他們會幫忙社區整理草地與環境,颱風天過後也會負責整理花草樹木。在疫情期間,知道社區中有需要居家隔離的居民,也會製作麵包土司,透過里長分送給需要的大家。漸漸地,鄰居們從一開始地激烈反彈,轉變成現在的接受、理解,希望他們留下來。
↑飛行少年學習製作香氛蠟燭的成品裝飾在書房。攝影/鄭穎丞
透過陪伴與愛 幫助成員重新開始
日光之家的成員們們大多是由法院引薦而來的,但也有部分是透過戒毒專線或教會機構來到這裡戒毒、戒酒的。日光之家十分注重品德教育,為了能更好的管理並且杜絕與外界的是非和不良朋友圈,成員是不可以使用手機的,更不能抽菸、罵髒話。陳健榮表示,希望成員們都能變成彬彬有禮的人。
日光書房的主廚呂方銘曾吸食毒品K他命長達8年的時間,而吸食K他命的副作用會造成膀胱萎縮,最嚴重時膀胱只剩30毫升,因此做過兩次膀胱擴張手術,後來為了戒毒來到了日光之家。呂方銘表示在日光之家他學習了許多以前在家庭中沒學習過的東西,對他最大的幫助是價值觀的轉變。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剛來到日光之家時,身體狀況很糟糕,陳健榮牧師與師母於是帶著他到醫院看醫生。當時等待看診的時間都要長達兩到三小時,而牧師與師母也都不厭其煩地陪著他等待。呂芳銘說:「明明非親非故的,卻那麼包容我,有他們接納我們,我才有辦法重新開始。」
而呂方銘過去是學習餐飲中餐專業的,在日光書房他學習了以往不熟悉的西餐與烘焙,後來也決定繼續留在日光之家,擔任主廚的職位,跟陳健榮牧師一樣陪伴更多像他一樣的夥伴。
陳健榮表示從創立日光之家以來,已經十幾年沒有休過假了,但後來想想,家庭哪有在休假的。日光之家就像這些夥伴們的家,對他來說,看到一個孩子的改變、一個家庭的改變,比休假或是賺多少錢還要有價值。
採訪側記:
在採訪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從陳健榮牧師與成員們之間溫柔的對話,感受到日光之家如真正「家庭」一般溫暖的氛圍感。在與成員們採訪的過程中,都能發現他們無一例外的都十分謙和有禮,並且不斷提及對於牧師與師母陪伴的感謝之情。更生人夥伴在剛出獄時,時常都會面臨不知何處可去、沒有工作能做的問題,日光之家的建立可以減少監獄的回籠率,也減少社會的在犯罪率,我們認為是非常偉大的。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