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樹的人詹鳳春 強調自然拒絕灑藥 onTV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方敬、程欣瑩、詹子萱/臺北市報導】臺灣唯一女性樹木醫師詹鳳春,大學畢業後赴日進修,當時東京大學教授鈴木和夫要她考取樹醫執照後,回臺拯救樹木。2015年開始,詹鳳春與她的樹木照護團隊南北奔走,從阿里山的老櫻花樹,到北市建安國小的楓香樹,詹鳳春都成功救治,並替樹木規劃下一代的照護方法。詹鳳春說,樹木生病不是灑藥就好,像是嘉義美術館前的鳳凰樹,要救的不是老樹,而是中毒的泥土,「要了解樹木問題,回歸自然對症下藥。」

詹鳳春是台灣唯一一位女性樹木醫生。 攝影/程欣瑩

赴日求學 嚴謹態度自此紮根

詹鳳春從輔大日文系畢業後,進入日本私立短期大學,卻因為學費昂貴,讀半年後不堪負荷因此退學。因緣際會下,詹鳳春讀到東京大學教授鈴木和夫撰寫的「樹木醫學」而產生興趣,於是前往東京大學,央求老師讓她旁聽。 「你必須考到樹木醫執照,然後把知識傳回臺灣,拯救家鄉的樹。」鈴木教授開出旁聽三項條件,詹鳳春答應後,當了東大近一年的非正式生,後來成功考上東京大學森林系的碩士班。

也因此,詹鳳春將鈴木教授視為恩師,把兩人之間的諾言銘記在心。詹鳳春表示,日本樹木醫執照考核相當困難,通常考到的人平均年齡在五、六十歲以上,且報考資格就像讀醫學院,必須要有七年以上的現場經驗,「日本政府培養一名樹醫平均要花上千萬,我準備了七年,2008年拿到樹醫執照後,之後所有的救樹行動,說簡單,純粹是為了遵守與報答當初的承諾。」

回家救樹 卻先迎來失望

完成第一項諾言的詹鳳春,2015年回臺醫治樹木,而臺灣大多數的救樹方法,卻讓她深感失望。詹鳳春說,許多人沒有學過怎麼治療樹木,所以只能根據過往經驗來處理,「那就是施肥和噴藥的無限輪迴,很多樹在下藥後都是病情加深,這樣做根本無法改善問題。」

詹鳳春舉例,今年九月她協助嘉義市政府,救援美術館前的老鳳凰木。根據詹鳳春Facebook粉絲專頁記錄,當時初步診斷,樹木至少被澆灌五種農藥,樹木、土壤許多部位都有打洞灌藥的痕跡。因此,詹鳳春以救援泥土為首要任務,她說:「因為泥土全部都中毒了,土壤已無法成為樹的營養來源,所以要把病的土全部都移掉,重新換一批新的土。」換土後約十天,原先瀕臨壞死的根系,開始重發毛根,逐漸恢復氣息。

↑詹鳳春今年九月協助嘉義市政府救援美術館前的老鳳凰木。 製圖/程欣瑩,照片提供/詹鳳春

「植物病理和樹木醫學有所區別,要用藥灑在樹木前,應該先經過完整診斷,樹葉和樹幹是否變色、腐爛,土質健康與否都是重要的指標。」詹鳳春呼籲。

救樹不難 回歸自然

詹鳳春的救治方式中,強調自然方法。她說,自然再生優點很多,屬於「療愈」體系一種,使用方式就是利用花草,將它們轉換成自然農藥。另外也須考量植物與樹木間的適合性,像是生櫻花喜歡杜鵑,因此種櫻花的時候,儘量旁邊要種杜鵑,這也是屬於自然再生的專業範疇。

除了救治以外,照護的規劃也是關鍵。詹鳳春最著名的「病人」,即是阿里山的老櫻花樹。她分享,櫻花樹平均壽命150歲,而阿里山的櫻花樹其實是東京櫻花相同品種,日據時代由日本人引進的,到現在已經超過100年了,所以很多老樹已得重症卻無法醫治。

「從都市到高山,櫻花樹花了100年終於適應臺灣阿里山,這樣的DNA我們如果放棄很可惜。」於是詹鳳春與嘉義林管處溝通,有些已經救不起來的老樹,我們必須去扶植、培養第二代,「因為櫻花樹在快死亡的時候,會從腳底(根部)長出小幼苗,那就是後代。」過程中為求清理繁雜的樹枝與櫻花,詹鳳春與其團隊必須砍樹和剪枝,還引來賞櫻客抗議,但她堅持,日本前人種下第一代的櫻花樹,現在培育第二代就是我們的責任。

詹鳳春說:「我們要把基因留下,可以去搶救第二代,不能因為這些抗議的人,而犧牲、妥協重要的櫻花樹遺傳基因。」

本土人才不足 老樹未來岌岌可危

多次對家鄉治樹方式失望,詹鳳春認為,最大原因是缺少自身的樹醫人才,「在學術或是大學裡,老師自己都不會,怎麼教學生?」詹鳳春曾接受臺大邀請兼課,有次帶學生到校園戶外,以實際樹木作為課堂教材,學生們看著樹卻無法像在教室裡一樣,將樹名說出。詹鳳春說,不要一味追求表面的東西,在樹木領域裡面要做到的是全面理解,「好比今天把我丟到任何地方,我看到土的顏色、樹的形狀,就能知道在北半球還是南半球,光記名字,如果它明天改掉,就沒有意義了。」

教育環境落差,詹鳳春改變方式,培育救樹團隊裡的助理一同救樹,她形容,這些人就像是小護士一樣,負責協助診斷後的救治工作。像是上個月在台中草屯拯救鳳凰樹,團隊就從早上8點一路救治到隔天早上6點,將近整整一天的過程,不斷爬樹、剪樹,挖土,相當辛苦。

樹木意識重建 從民眾培養

事實上,詹鳳春最高學歷為東京大學都市工學的博士,都市工學重點在於基礎計畫和環境設計,與樹木的關聯性何在?詹鳳春說,預防勝於治療,「給樹找好家,就不會生病。」座落信義區的「陶朱隱園」,旋轉式建築使各方位的日照都有所不同,因此詹鳳春擔任顧問,協助模擬日照與風向,「要在對的位置,種植對的樹木,才能健康生長。」

詹鳳春表示,Facebook的大量來訊,加上這幾年觀察發現最愛樹的其實是民眾,「所以我選擇幫助這些跳出來的愛樹民眾,開課教導他們如何正確照護。」今年十月底,詹鳳春就曾與高雄美術館合作,開設講座教導民眾,如何正確修剪枝葉,及將落葉變成可利用的肥料資源,調整樹木生長環境。

回頭看,詹鳳春答應鈴木教授的三點承諾,已逐一達成,現在的生活重心仍有一半放在日本,進行學術研究,其餘臺灣的治樹任務,會由其他助理們延續追蹤。即便台灣的樹木專業知識仍未起步,詹鳳春說,現在想法就是救一棵算一棵,優先救大眾的樹,正確觀念已靠寫書、講座留下紀錄,期盼未來,樹木專業文化能發芽成為民眾的普遍意識。

採訪側記

詹鳳春老師說,自己在做的事情,像是在革命。因為台灣缺乏對於樹木醫學的專業知識,要做的、教的太多了。但老師信守學生時期承諾,將樹木知識傳回台灣,改善以農藥治療病況的認知。期許未來,專業的文化能夠形成並深耕。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2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156則報導
2,261則影音
704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40

牧羊古道 廢棄半世紀後手作修復

2024-03-18
瀏覽:
1,430
推:
2
回應:
0
2:20

客語走讀楊梅富岡 品味仙草瞭解客家文化

2024-03-15
瀏覽:
3,401
推:
1
回應:
0
2:09

一人裝傻一人吐槽 漫才搞笑暗諷社會議題

2024-03-11
瀏覽:
2,913
推:
0
回應:
0
2:06

張希慈揭露性暴力 從傷痛走向修復

2024-03-08
瀏覽:
5,740
推:
0
回應:
0
1:53

不賣面紙賣腸粉 無障礙餐車推動街賣轉型

2024-03-04
瀏覽:
7,000
推:
1
回應:
0
2:40

登過聖母峰 詹喬愉投入淨山和救難

2024-03-01
瀏覽:
5,283
推:
4
回應:
0
3:04

南方書店邁入七十載 見證時代更迭

2024-02-26
瀏覽:
7,988
推:
6
回應:
0
2:57

放牧雞取代除草劑 林書文打造生態農園

2024-02-23
瀏覽:
12,889
推:
2
回應:
0
3:11

戲劇治療 接住高危家庭的少年

2024-02-21
瀏覽:
13,848
推:
3
回應:
0
2:04

開放市民種植的麗山農場 種出有機綠竹筍

2024-02-19
瀏覽:
8,183
推:
2
回應:
0

醫樹的人詹鳳春 強調自然拒絕灑藥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211篇報導,共12,745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211篇報導

12,745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