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茶廠戀戀酸柑茶
百年茶廠戀戀酸柑茶
桃園龍潭客家茶文化傳承「百年茶廠戀戀酸柑茶」,福源茶廠隱身在竹龍路巷內,茶香飄散百年;走過南糖北茶的歲月,從茶農到製茶師,見證臺灣茶產業的興盛與沒落。當今,製茶機具持續運轉,扎實的茶技藝由第五代接棒傳承,將奠定地方發展的茶產業,藉由教育推廣「茶歷史」、「茶知識」、「茶文化」拉近民眾與臺灣茶的認識。
2023年2月22日福源茶廠攜手在地方團隊閱過山丘有機書店,歷經一年的共同策畫,開發季節限定新興體驗課程「客家酸柑茶製作」,剖析傳統產業製作工序,結合淡季觀光工廠經營之導覽服務,將鮮為人知的客家傳統文化傳承。
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指導桃園市龍潭區三和社區發展協會辦理「百年茶廠戀戀酸柑茶」活動,邀請志工夥伴搭上時光列車,重返30年未再踏進的老茶廠中,「找回茶農的生活日常」、「體驗臺灣茶席操作」、「展現職人手藝」等,串聯彼此回憶,獲得心理上的療癒。
#01熟悉的身影,是耕茶友人
早期農業時代,龍潭三洽水、銅鑼圈等地區,以茶為生,此次活動參與的志工,大多數家中是茶農,無論性別身分,從兒時學習採茶、挑茶、製茶、榨茶油等,確立臺灣茶經濟鏈重要推手們。
隨著全球產業結構轉型,茶園荒廢或改建,三洽水周邊大型製茶場僅剩2家,這群辛勞的農人在時間的推演,面對身分的轉換,從年少到銀髮已許久未再走入製茶廠;跟著第五代接班人黃政偉走過各個工作站,過往的賣茶回憶湧上心頭,廖奶奶演繹將茶菁倒入茶葉輸送帶的畫面、92歲梁阿婆說:「過去來茶廠賣茶,需要人工將茶包扛至二樓再到出茶菁,十分辛苦,相比當今的自動化設備,無法想像過去生活怎麼熬過」。
這一份超過一甲子的回憶,藉由身體行動無法隱藏,走進茶園間,三、五位里民熟捻呈現採茶動作,而從五感深深體會,昔日農忙時「看著」來來往往的茶農送茶菁、「聽著」機器運轉的聲音、「聞著」烘茶時的茶香四溢、「感受著」悶熱高溫下的汗流浹背、「嚐著」辛勤一年的好茶。
#02酸柑茶6步驟 牽動老茶農50、 60年生活回憶
酸柑茶是客家人的智慧茶,也是臺灣唯一的緊壓黑茶,其因黃橙橙的虎頭柑(酸柑)果肉酸普遍不會食用,作為供奉在神桌上的擺飾,然而先民認為祭祀後棄之可惜,於是將酸柑與茶葉結合製成茶飲,熱熱的酸柑茶具有獨特風味,感受茶香與柑香融合的口感,讓人再三回味,同時在醫療不發達的時代,扮演止咳、化痰、潤喉的角色。
來一杯酸柑茶需要等待時間的淬鍊,福源茶廠30年前考量食品安全,在茶園旁種下數棵虎頭柑樹,無毒、無農藥的照顧,讓每年冬天12月至2月期間,果樹上碩果纍纍;酸柑茶製成步驟依序為,硬實的虎頭柑開蓋 > 挖出果肉、擠汁、去籽 > 處理完成之果肉與茶葉拌勻 > 茶葉回填酸柑橘內 > 綁繩固定蓋口 > 乾燥、塑形、壓實數回;看似簡單的操作流程,富含經驗及智慧,如何控制力度、填入茶葉的緊實量、綁繩的技巧等,是職人經年累月的技藝。
#03茶席展演,真正的學會泡茶
現代人習於便利、快速的手搖茶,本次由茶•山行之流蘇茶學苑陳怡君茶師分享臺灣茶道技藝,認識茶席的一器一物擺設位置、茶器具的名稱、沖泡茶的程序、品茶的細節等,讓人靜下心關注茶杯內茶湯色澤,飲用前聞茶香,慢慢的品嚐臺灣特有茶飲-東方美人茶的韻味。
茶席是一種生活美學的培養,客家農村的長輩們,大半輩子面對生活疲於奔命,未曾有此體驗,現在放慢腳步用心感受,帶走的不單是豐厚的茶文化知識,更有精神的治癒,把握「一期一會」的當下。
公民記者黃瑞朋龍潭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