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動越多洞 你是在運動還是傷害自己

嵌入:
文字-A A +A

想要促進健康,動就對了?隨著健身運動的興起,健身民眾日益增加。但過度訓練錯誤姿勢,反而會造成不可抹滅的傷害。究竟你是在運動,還是在傷害自己呢?

運動防護員王瑞翔表示近期在疫情當中,大家很多人都會在家裡面,上網會找到很多的一些相關訓練的影片就跟著做。譬如說脊椎,他可能會有過度的彎曲、駝背的姿勢或用錯的力量的一個狀況,結果反而產生下背痛等症狀。包括可能在做的時候,一些訓練量的安排不夠恰當,結果產生的一些後續的疲勞的累積。

 

奧運選手防護員 運動觀念要正確 

王瑞翔及侯彥竹曾經是奧運選手李智凱及楊勇緯的運動防護員,他們主要透過專業知識及技術,預防選手產生運動傷害,同時降低受傷風險。他們在場上堅守崗位,生活中也提供民眾許多正確的運動觀念。

運動防護員王瑞翔分享正確的運動觀念可能會去牽涉到我們運動的一些過度,包含脫水的一個狀況,因為脫水嚴重的這種過度排汗的情況,甚至包含其他的一些過量的訓練,比較嚴重的可能會產生,包含像橫紋肌溶解症,這種可能會有一些生命危險的,一些急性的運動傷害產生。

運動防護員侯彥竹分享常見的運動觀念,想要想要減肥的,要先跑三十分鐘、跑一個小時再去做重訓,就是一個比較沒有效率的一個方式,因為先消耗掉能量之後,然後再去做肌力訓練,肌肉其實已經比較疲乏了。最建議的方式是分開來的,重訓就重訓,跑步就跑步,兩個搭在一起,效果不會比較好。

 

運動傷害纏上身 伸展熱身不可少

在健身運動的流程中,大家往往會忽略伸展的重要性。不論是健身前的熱身,還是運動後的收操,對於身體的準備和舒緩都是必要的。究竟運動前要做好哪些防護工作,才能更好避免運動傷害的發生呢?

運動防護員侯彥竹以經驗分享,受傷往往都是因為我們身體的活動度不足,或者是肌力不夠,大概就這兩個,所以會很推薦一個動作,叫做全世界最好的伸展,就是這個動作就是可以讓我們全身的每個關節大範圍的都被伸展到,所以在做運動的時候比較不容易受傷。

 

錯誤姿勢知多少 急救方式要知道

錯誤姿勢在不斷的累積下,會形成慢性疲勞,又或是急性受傷,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只知道可以冰敷或熱敷,現在就由運動防護員來告訴你正確的急救方式。

運動防護員王瑞翔表示急性受傷會有幾個特別的一個狀況,尤其是當我們在這些組織,有一些發炎的現象的時候,我們會有所謂的紅腫熱痛的一個症狀產生。可以透過局部的壓迫、彈繃、貼紮,讓他壓迫你的組織,透過抬高的方式,讓你的受傷的肢段高於心臟,受傷的局部的腫脹消除得越快,那他對於後續的恢復,也會是一個比較加速的方式。 

運動本身對於人體有一定的好處,如果以流汗和肌肉痠痛作為參考指標,一旦過量或是姿勢錯誤,就容易造成不可抹滅的傷害。所以了解運動觀念,並制定一個目標,循序漸進的訓練,才不會讓你越動越多洞。

淡江新聞 蔡渝蕎 谷秉翰 採訪報導

 

更多報導請看:淡江新聞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9.10.20

淡江大傳

加入時間: 2009.10.20
814則報導
814則影音
555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56

折翼天使不低頭 做出精美手工皂

2023-10-03
瀏覽:
1,974
推:
0
回應:
0
1:59

食物銀行點數制度 讓資源充分運用

2023-10-03
瀏覽:
1,914
推:
2
回應:
0
2:05

太陽能發電與水產養殖該如何並存?

2023-06-06
瀏覽:
28,802
推:
18
回應:
0
2:13

老舊醫院的重生 三峽青年的蛻變

2023-05-30
瀏覽:
23,018
推:
3
回應:
0
3:15

五代造船廠 謝家造船王國

2023-05-30
瀏覽:
25,945
推:
4
回應:
0
3:04

親近茶葉文化 體驗休閒環境教育

2023-05-23
瀏覽:
9,264
推:
47
回應:
0
4:10

目目陪伴身障者 以靈魂之窗連結世界

2023-05-23
瀏覽:
6,235
推:
3
回應:
0
2:45

翻玩阿嬤的茄芷袋

2023-05-16
瀏覽:
6,212
推:
3
回應:
0
3:23

橘子園孕育拔河夢 猛瑪象放眼世界盃

2023-05-16
瀏覽:
13,089
推:
1
回應:
0
3:23

復育的突破 櫻花鉤吻鮭回歸司界蘭溪

2023-05-09
瀏覽:
8,043
推:
3
回應:
0

越動越多洞 你是在運動還是傷害自己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2,069篇報導,共12,505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2,069篇報導

12,505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