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宜居城巿--以台北巿南港區為例

嵌入:
文字-A A +A

打造宜居城巿--以台北巿南港區為例

從聯合國1992年發布的『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以及2015年發表的2030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都明確指出,人類發展不是單一面向的成長,而是需要系統性的思考,而眾多關注環境的組織及社區大學,正積極透過投入在基礎環境調查、環境教育的設計推廣、建構韌性社區、發展里山田園等各面向,希冀透過各組織整合的力量,從環境友善、社會參與、共同治理等面向,共同為了生存而改變,以促成環境共生的永續地球(摘自南港社大官網)。

台北巿南港社區大學宜居的城市3.0系列座談會--環境共生主持人、南港社大環境領域研究教師李榮華表示:近年來相信我們大多數人都感受到我們的環境其實愈來愈糟糕,事實上人類在整個地球上生活是無法脫離自然生態的循環,所以,不管我們的經濟活動再怎麼樣發達、科技再怎麼進步,如果我們跟環境沒有做結合的話,到最後我們可能會因為自己而邁入一個不可逆的迴圈,最後可能會導致一個我們比較不期待的結果,所以其實在我們談到環境共生這個概念的時候,我們會希望人類在做很多事情的時候,應該是把環境納入思考,同時儘可能的讓自己從行為以及思想上的改變,或者是從一些生活實踐的部分做一些調整,如果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話,至少我們的環境可以變得愈來愈好,這個也是我們在這次所舉辦的宜居城巿講座中希望傳達的部分。

    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黃麗玲副教授,在闡述靭性城巿概念的時候提到:靭性有時候會翻譯成回復力,意思是說人的身體可能會有各種不同的狀況,當人們受到危險或傷害的時候能夠回復得很快,若再把這個概念拿來南港地區的時候,就是我們一方面有很脆弱的地形,另外一方面因為高齡化的問題、生活型態的改變、以及高齡化伴隨單身獨居的狀況越來越多,所以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更多的朋友、可以求助以及可以依賴的人,這是很重要的社會靭性,因此現在學界有人在談論所謂的社會基礎設施,而社大可算是一個很重要的社會基礎設施。

    熟知昆蟲世界的丘祐坤老師說:昆蟲是全世界最多樣化的動物,所以當我們面對各種不同的環境的變遷時,就可以從昆蟲身上找到一種解決方案,而這就是一種仿生的思維。透過這種思維可以去帶領孩子,運用各種不同昆蟲生理適應環境的模型,應用到這個我們生活中。例如魔鬼氈就是跟鬼針草的種子學習而來的,運用其種子上面的小勾勾能夠勾住衣物、或者動物皮毛的特性,進而仗使我們的生活更便利,這樣的思維方式就如同美國目前結合科學、科技、工程、藝術、數學等5領域所發展而來的STEAM學習概念,和聯合國永續發展教育結合在一起,期望能解決永續發展這個問題。

    就台北巿南港地區而言,最容易親近獨角仙的地方就是中央研究院,中央研究院在過去在生態上最強調以及做得最好的一件事,就是生態復育,他們把一個都市型的公園復育成有很多的野生動物都可以來的地方,因此會帶領孩子們前往當地觀察獨角仙,並在觀察牠們在跟同伴兢競爭地盤跟資源的過程中,運用仿生獨角仙角力的教玩具教導孩子們各種不同面向的原理,以及灌輸他們生態保育的重要性,這便是一種符合在地性以及現今教育部所推動108課綱的一種跨領域整合教育的案例。

    從事環境教育多年的南港社大潘文彬老師,以日本在討論里山田園的一張圖為例,說明南港區同樣也具備了日本里山概念中的山系與河系,雖然因為都會開發的關係,使得我們跟河系之間所串聯出來的生態廊道被切斷,但幸運的是,我們山上的生態廊道系統仍被保留,因此可以藉由山上所發展出來的系統、南港區遺留下來的埤塘系統以及在地的河道系統,將我們的公園綠帶重新串聯,如此就可以做為實現南港里山田園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連接點,並讓這個具有多樣性的生態廊道作為台北市的一個基礎,或許可以解決台北巿的都巿熱島效應,同時未來我們在2050淨零碳的時候,我們也能出一份力。

    南港社大執行秘書陳悌慈老師,以『地球回不去了UN報告:極端天候頻率增加,控制氣候變遷更加重要』之網路新聞警示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同時以社區大學環境教育的社區實踐面向中提出:社團、社大、還有社區是互利共好的一個夥伴關係。而南港社大運用自然暨文史調查、推廣環境教育知識、建構南港靭性社區、增加生態的規劃能量、發展里山都市田園、以及主題式的活動推展等6個整合性的發展策略,並以問題導向、專案導入、以及運用教學設計進行持續性的推展,也就是從課程實施做社團培力,再到社區服務行動,然後希望能夠達到社區永續發展。

最後她強調,其實她最想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其實影片裡頭說的『我們只要起來其實都還來得及』希望我們共同打造一個宜居城巿。

每個人都有各自心目中的宜居城市, 雖然都市化的發展,讓我們的環境出現巨大的衝擊,但只要有心,且累積足夠的在地意識,就有機會改變, 祈願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能夠擁有一個符合與環境永續共生的靱性城市。

公民記者 梅子台北市南港區報導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0

加入時間: 2022.09.23

梅子

加入時間: 2022.09.23
24則報導
24則影音
3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5:39

113年後山坡保儀大夫(尪公)祈安遶境~成福里

2024-04-19
瀏覽:
7,922
推:
105
回應:
0
7:38

許孤神一個家

2024-03-25
瀏覽:
21,741
推:
47
回應:
0
4:54

來一場心有“鎖”屬的校外教學

2023-12-17
瀏覽:
26,320
推:
28
回應:
0
2:25

2023臺北溫泉季和風花蝶舞

2023-11-07
瀏覽:
42,055
推:
46
回應:
0
2:10

等路下午茶 為折翼的孩子裝上飛翔的翅膀

2023-11-02
瀏覽:
13,652
推:
13
回應:
0
7:33

動態影像拍攝大破解

2023-10-28
瀏覽:
20,252
推:
33
回應:
0
8:53

味道~隱身在基隆威尼斯的正港味

2023-09-21
瀏覽:
34,969
推:
75
回應:
0
9:26

假訊息+AI您招架得住嗎?

2023-07-21
瀏覽:
13,173
推:
44
回應:
0
6:44

你擅/善變嗎?看唐琪的百變人生

2023-06-23
瀏覽:
20,718
推:
20
回應:
0
8:53

TRY拍+台北場--TRY拍+向標竿學習!

2023-05-29
瀏覽:
13,581
推:
70
回應:
0

打造宜居城巿--以台北巿南港區為例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7,097篇報導,共12,815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7,097篇報導

12,815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