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舒霍爾以布農傳統藤編製作禮盒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李昭靜、李依諠/高雄市報導】Masuhauz是高雄市桃源區梅山部落的布農族語,音譯為「馬舒霍爾」。「馬舒霍爾的禮物」團隊以在地小農烘焙產品為主售商品,他們以原民在地食材製作各種麵包、蛋糕,再用布農族傳統藤編作為包裝,並且在當地創造部落文化環境以營造旅遊體驗。,「馬舒霍爾的禮物」以向外輸出原鄉文化、傳承布農族傳統文化為己任。

↑馬舒霍爾的禮物有限公司獲頒111年度Ustart原漾計畫季軍。照片提供/馬舒霍爾的禮物有限公司

因返鄉而開始自身追尋

「馬舒霍爾的禮物」創辦人吳浩源是布農族人,他是南華大學傳播學系的畢業生,在大學畢業以前對於自己家鄉族群的文化並不是很了解。因為畢業而直接回到部落的吳浩源,才開始真正了解自己家鄉、這塊土地上的文化。吳浩源說:「我們桃源區剩下最後一位布農藤編傳承者,所以希望能夠復興我們布農族的藤編。」有感於傳統文化正在快速凋零、消逝,想要將布農族傳統基因延續下去而不致失傳,吳浩源決定召集回到部落的青年,結合觀光、旅遊、伴手禮等推行布農族部落文化。

「藤編」是布農族傳統技藝,在以往部落裡是一種人人皆會的生活技能。他們會以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自然材料來編織成生活用品,而黃藤堅固耐用,是藤編技術常使用的編織材料。背籃(palangan)是布農族最具代表性的生活用品,用來日常搬運糧食等,就是以黃藤編織,用四方形為底,接著越靠近開口會成為直徑越大的圓形開口。從側面來看,就是一個梯形的形狀。取藤跟處理藤的步驟繁雜,首先取藤的地方都在山上隱蔽之處,取得之後將有刺的黃藤皮去掉,再其分成一絲絲拿去曝曬,曬過後的藤條才能拿來編織。如今現代科技技術發達,手工物品因為技術門檻高、耗費時間多、材質不易取得開始示微,越來越少人願意學習傳統手藝。因此馬舒霍爾團隊才想傳承「藤編」這項快要消失的絕活,若無傳承,恐會消失。

馬舒霍爾的成立與發展

吳浩源回到故鄉部落後就直接在家裡的小吃部打工,偶爾也會做點農工。在做這些工作接觸到部落其他企業想要凝聚家鄉的股東,慢慢的吳浩源開始意識到自己身為返鄉青年,應該為自己的部落、自己的文化做點什麼。透過部落耆老們認同這塊土地上的文化,也覺得有些禁忌、習俗是需要傳承下來的。吳浩源等的返鄉青年非常認同家鄉其他企業股東們傳承文化的想法,開始去想一些計劃和行動。

「馬舒霍爾的禮物」於2022年7月正式成立,之後吳浩源知道政府的青年創業家計畫「Ustart原漾計畫」,這個計畫是政府所舉辦的學生創業競賽,除了提供第一階段的基礎開辦費,若是在最後成績評選時表現優異,將會提供資金。以上金錢補助對於新創公司來說可謂是即時雨。因此他尋求高雄科技大學創育平台的協助,學習到了關於創業的課程和一些食品相關知識,「有很多對這個計畫不懂的地方,他們都會給我們很大的幫助。」吳浩源說。創育平台提供的幫助範圍蠻廣的,例如會請創業人士對想要參加比賽的隊伍進行輔導。還會教導食品安全法的資訊課程,讓團隊了解健康標示、保險等方面知識。

皇天不負有心人,經歷Ustart原漾計畫共四階段的選拔,「馬舒霍爾的禮物」獲得2022年Ustart原漾計畫共計新臺幣115萬元資金,這對當時馬舒霍爾只有七人的小團隊來說是前進一大步的鼓勵。

而馬舒霍爾的主打產品服務是販售以布農族傳統黃藤編為外包裝的在地烘焙食品,與也在梅山部落的餐廳「伊藍和阿布斯的農場」進行長期合作:例如芭蕉蛋糕、檸檬蛋糕、黑糖奶酥蛋糕等。而每個產品名都有巧思,像是芭蕉蛋糕取名為「愛分享的芭蕉蛋糕」,再配上藤編包裝,禮盒拿在手上都會感受到滿滿的心意。

↑ 黃藤禮盒堅固耐用,散熱快通風佳具有實用性。圖片提供/馬舒霍爾的禮物有限公司

產品研發過程與困難

整個計畫最大的困難在於「說服耆老將藤編技術外傳」,因為在傳統部落文化裡,藤編技術是只家傳不外流。而吳浩源透過不懈的努力與溝通,終於讓耆老點頭答應將藤編技術教給他們。目前桃源區剩下唯一一位傳承者耆老:顏德昌耆老,藤編有好幾種沒有命名的編法,有直列的、斜編的等等透過一些角度的排法及凹折變成盒子的形狀。

馬舒霍爾目前正在研發一種新的禮盒,叫做「黃藤禮盒」,別名為「傳承禮盒」,該禮盒的材料黃藤分布於中低海拔地區,取得和處理皆不容易,處理工藝繁雜,還在研究階段。與一般禮盒不同的地方是,黃藤禮盒兼具實用性與環保性,屬於天然材料而非一次性材料,可以重複利用,又因為黃藤堅固耐用,且散熱快通風佳而有實用性。

↑ 馬舒霍爾的禮物有限公司運用梅山部落當地食材,打造在地性農業的布農文化特色禮盒。圖片提供/馬舒霍爾的禮物有限公司

↑ 馬舒霍爾的禮物有限公司運用梅山部落當地食材,打造在地性農業的布農文化特色禮盒。圖片提供/馬舒霍爾的禮物有限公司

馬舒霍爾的未來與部落文化何去何從

吳浩源表示,未來會將主力放在培育藤編師資上,並且開設系統化的藤編課程,也會努力不斷研發出新的烘焙食品,目前禮盒都是以限量預訂販售,希望以後可以有能力開放不限量的禮盒發售。

「我們希望從梅山部落開始做起,在未來能夠推動全臺的布農族一起來加入。」吳浩源說道。馬舒霍爾現在正積極吸收有志的返鄉青年,這個團隊原本就是由一群志同道合的返鄉布農族青年聚集而成。而吳浩源有感於現在原住民傳統部落文化衰退的嚴重性,所以才致力於在家鄉部落紮根、推廣旅遊觀光和傳統語言,他認為現在已有部落青年回流家鄉的趨勢,而這是一個對傳統部落文化好的開始。

採訪側記:

在高度現代化發展的時代,原住民等傳統部落被視為「較為落後的地區」,在這些部落文化子確實存在城鄉差距,不管是教育資源、就業機會,數量都是外頭的都市更多。而在這種環境下還能選擇回到部落家鄉服務並推廣傳統文化,在現在的社會時代裡實屬難得。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188則報導
2,293則影音
713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3:11

「小星與空空鳥」 提升幼兒身體自主意識

2024-06-24
瀏覽:
1,669
推:
0
回應:
0
2:37

田曉雯克服身障打桌球 打進帕運奪牌

2024-06-21
瀏覽:
3,962
推:
0
回應:
0
3:16

泡泡龍畫家 徐若鈞以繪畫超越病痛

2024-06-19
瀏覽:
3,885
推:
7
回應:
0
2:21

AI生成圖像 幫長者回溯生命故事

2024-06-17
瀏覽:
3,875
推:
6
回應:
0
2:29

王富美浪浪家園 給受虐傷貓狗一個家

2024-06-16
瀏覽:
3,746
推:
0
回應:
0
1:41

吳長綱創建AI影像辨識app 成為視障者的雙眼

2024-06-14
瀏覽:
5,715
推:
8
回應:
0
1:33

現流冊店 台灣文學與獨立音樂的巧妙交集

2024-06-12
瀏覽:
4,566
推:
0
回應:
0
2:58

從她到他 阿塔男孩Deven走出跨性別之路

2024-06-07
瀏覽:
3,839
推:
0
回應:
0
2:11

林芝創造林下經濟 瑪吉姆姆的藥草之路

2024-06-03
瀏覽:
4,960
推:
1
回應:
0
3:17

美人魚兒歌 啟發兒童尊重多元性別

2024-05-31
瀏覽:
4,104
推:
0
回應:
0

馬舒霍爾以布農傳統藤編製作禮盒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965篇報導,共12,907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965篇報導

12,907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