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家鄉 尋找我是誰
血濃於水,經常被拿來形容親子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是儒家看待親情的價值觀。這套被視為天經地義的傳統思維,最早可以回溯至西周的宗法制度,是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用來穩定社會秩序的政治制度。而我們每個人的姓名,當中「姓」所指的就是血統。
今天,血緣再也不是定義家庭的唯一標準。在兩千零一年,美國人口調查局指出,被收養的兒童大約有一百五十萬。美國,也是全世界收養兒童數目最高的國家。在兩千零四年,美國就收養了將近兩萬三千位來自其他國家的兒童。
根據美國國務院領事局所提供的資料,美國人民領養台灣兒童的數字近年來大幅增長,從一九九九年的三十二位上升到二零零九年的兩百五十三位。也就是說,十年來,有將近一千五百位的台灣小孩離開家鄉、來到了美國。
她,叫做蔣若華,是其中一位被領養的台灣小孩。
蔣若華,出生在二十年前的台北,但是當時她的親生父母並沒有能力撫養小孩,所以蔣若華在五個月大的時候,就被一對美國夫婦領養,從此她就在美國的聖路易市,展開屬於她的新生活。
當年蔣若華的親生父母還是高中生,而且母親還要一力承擔家中的生計,連她的外公也認為以母親的財政狀況,並沒有能力去撫養小孩長大,他們只好向領養機構求助。可是蔣若華不旦沒有埋怨她的親生母親,反而還認為媽媽,其實是做了一個明智的決定。
從小在白人家庭裡長大的蔣若華,接受的自然也是西方教育,和一般的美國小孩已經沒有分別。因為童年的成長背景,蔣若華坦言自己小時候對於台灣的印象,其實很模糊。
或許我們的傳統文化,對於領養小孩都有著刻板印象,但是在蔣若華的眼中,父母和家庭,其實有著不一樣的定義。
在美國,有很多人和蔣若華一樣,父母親都是來自台灣,或許現在的他們並不會說中文,但對這些台美人而言,有關身分認同的議題,其實,他們有自己的看法。
今年暑假,是蔣若華二十年來第一次回到了她的出身地,台灣。對她而言,這不只是一趟旅程,而是她找尋自己過住歷史、重新認識家鄉的深刻體驗。
為了加深自己對於家鄉的了解,從小到大都沒接觸過中文的蔣若華,在這個學期決定開始學習中文。因為她希望,未來自己再次回到台灣的時候,可以不再需要依賴翻譯的幫助,也能靠自己的力量,用中文與人溝通。
雖然學習中文,對於蔣若華而言,是個有難度的挑戰,但是她卻不會輕易放棄,這個深入認識自己,特別是出生背景的機會。
找尋家鄉,認識自己,對於蔣若華而言,是個漫長的旅程。未來是一個未知數,也充滿著許多挑戰,所以蔣若華深信著,只要還沒到達終點,她都會,一直找尋著,這個有關於「我是誰」的終生答案。
公民記者 王若羽 美國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