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資產盼保存 北埔姜瑞金「新姜天水堂」列暫定古蹟
文化資產盼保存 北埔姜瑞金「新姜天水堂」列暫定古蹟
插畫家林繼勝說: 今天會畫這一張的原因,是因為這個房子它現在是被列為暫定古蹟,然後我覺得我想要為這些房子做些記錄,因為萬一哪一天它真的消失的話,在我的畫畫裡面可以看到這個房子它的這些的一些細節,因爲用畫圖你會仔細去觀察到它的每一個它的這個建築物的一些特色,是現在的房子所看不到的。我覺得希望藉由我的圖,能夠為他們這個家人留下一些紀錄。
位於北埔鄉的中正路旁,這棟四合院格局的新姜天水堂(姜瑞金鄉長故居),是姜秀鑾侄孫輩姜滿堂的後代子孫,姜瑞金於民國36年所興建,目前文化局已將此姜屋列為暫定古蹟。
從空中看四合院格局的新姜天水堂(姜瑞金鄉長故居) 空拍照片:陳敏明 提供
全心投入古蹟導覽教學與保存工作的姚其中老師説明了此建築物的獨特及珍貴性。南港社區大學姚其中老師說: 這種是比較講究的歸納起來它是前後堂雙堂屋,帶兩廊兩個走廊,帶兩個橫屋,然後四面走馬廊,兩廳相向,這種格局形式是一種很講究 很罕見的,可以說是台灣建築史,最後一個講究的雙堂屋的作品在現場。此後1947年以後都是變成鋼筋水泥的時代,中庭的石頭都是大坪溪那邊發動了一些佃農,有錢出錢沒有錢的出力,去打造了一些石頭當它的鋪面。
天水堂所有權人之一的姜逸浩表示,若新姜天水堂能保存下來成為古蹟,對北埔的發展歷史就能完整紀錄。
姜瑞金孫子姜逸浩說:從小在這邊長大的,而且又是快樂的長大,一定會有一種感情在,一定會捨不得它消失,所以會想把它保留下來。一個是情的問題,另外一個就是這些東西都是我祖父的,建立起來的東西,上面都有我祖父的手跡,怎麼捨得把它給破壞掉呢,雖然不是富麗堂皇,但是簡單樸實,看起來就是讓人家心裡很愉快 輕鬆自在。七十幾年的建築物還保持成這樣子,我是覺得是應該保留,再來就是這不單單是我姜家的祖產之一,也是北埔文化的史蹟裏面的一小部分,也是新竹縣文化的一小部分 ,所以這個來講不保留下來太可惜了,另外最主要的是我還住在這邊,我住在這邊也就是希望能守住這一個家,讓它不要被破壞掉 。
姜逸浩之妻山崎禮子說: 我結婚到這邊17年18年照顧我婆婆,剛開始的時候只是洗衣打掃煮飯做三餐,但是一旦我跟著我母親每天早晚給祖先上香之後,就變成一種生活習慣,就開始慢慢對這裡有感情了,開始打掃這裡拔草 ,然後當給祖先上香的時候,我看到了我們祖先的牌位,從第十一代開始就有,每一代每一代每一代,我就問我先生你是幾第幾代,他說第19代,我說第19代要寫在這後面都快沒有了。所以一種傳承就讓我很深刻的感到,不一樣的地方 就是心裡暖暖的,然後我媽媽告訴我她説她好擔心,她死後沒有人幫她燒香,那我更有一些感觸在,所以我媽媽告訴我說這是家,祖父為了我們大家蓋的一個家,無論你人到哪裡去,這個地方還是有個家,大家可以回來團聚拜拜的地方,也不會沒有地方住。
主修史學研究的楊佳正老師認為,姜家豐富的文化遺產很值得完整保留。他說: 北埔的這個姜家,它在台灣文化史上面的一個重要地位,它不是只有在宅第上面呈現出來的所謂的精緻文化的美,它曾經參加臺灣史裏面,比如說它參加中英戰爭中法戰爭,包括台灣產業的發展史裏面,它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台灣的膨風茶,是在北埔這個地方產生的,那這些文化的產生都是來自於這些人的過往的歷史當中,他們在這個地方留下的一些結晶,然後他們在這裏生活的所有點點滴滴呈現在這些宅第上面,今天有這麼豐富的遺產,我們應該把它保留 保留得很好。因為這些文化遺產裏面,你們看得到它很多的材料都跟在地生長的環境有關係,比如它用的木頭 它用的石材,都是來自於當地的,它有很多都是自己在地的文化裏面,呈現出來的一些東西,所以我認為這是很值得去保存的。
新姜天水堂外觀特質,融合客家 閩南與日式建築,建築裝飾多樣且精美。可惜碰上所有權人意見不一致,希望縣府積極協調,讓所有權人了解好地段容積移轉的好處,使得新姜天水堂能和北埔其他古蹟一樣繼續保存下來。
對於臺灣老舊建築情有獨鍾的年輕插畫家林繼勝表示:不管此房子會不會被保存下來,至少他畫的圖能為姜家家族留下一些紀錄。他接著說: 台灣現在目前現實狀況來說的話,大家會對於保存這個會比較敏感一點,或是不太想碰觸,但是對我們年輕這一輩來說的話,那是一個我們的文化,一個非常重要的ㄧ個痕跡,就是我們如果這一代,都把這些房子都拆掉的話,那我們下一代就很難去想像這個空間或曾經的生活的一些面貌,不管這個房子未來能不能夠被留下來 不曉得,但是我覺得我的圖能夠為他們這個家人留下一些紀錄, 這點很重要。
喜歡用畫畫為老房子做紀錄的年輕插畫家林繼勝手繪 北埔速寫
開發跟保存它是一個衝突的,但是我是覺得在這過程裡面,我們能不能夠留下一些東西,這點很重要,就是如果我們這一代都不留下來了,未來你想要把這些找回來就很難,幾乎不可能 或是找不到了。因為歷史的痕跡沒辦法去用複刻的方式,或是用模仿的方式,因爲歷史的痕跡 它是需要歲月,需要點時間。所以希望能夠在今天這次的紀錄當中,我是覺得在這個過程,我也是看到他們家人的勇氣,他們願意想要把這個房子給保留下來,我是覺得這份精神是我看過最為感人的一個部分。
公民記者 小柚子 北埔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