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A128-蘇花高議題—對立(10公民新聞獎參賽作品)

2010/11/08 16:21
3,084次瀏覽 ・ 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2010 PeoPo公民新聞獎參賽作品觀摩

編號:A128

作者

謝家忻

作品名稱

蘇花高議題—對立
原發表網址 http://www.peopo.org/sabrinahsei/post/69328
作品說明 2010年11月1日,下午原本要替環保團體在環保署外的反蘇花改做個聲援並紀錄,結果搞錯時間太晚到,剩下一群支持蘇花改的花蓮民眾。
蘇花改是一條爭議性頗大的公路,歷經十年的環評,兩個政府反反覆覆的政策,到今年十月底梅姬颱風造成極大的傷害後,讓蘇花改議題呈現一種悲愴式的一面倒現象。錯過了早一些的活動,雖然在計畫之外,但既然來了,我拿起攝影機,開始計畫外的紀錄。
對映著樓上開環評會的環團夥伴們,我則綁上白布條,混到人群裡面拍攝。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環評會的內容這邊都無從得知。約五點左右,裡面開會的人,出來轉述開會內容,告訴大家,反蘇花高人士之可惡甚至可恥。“如果可以,去環評委員的家堵他們,然後不要讓他們回家,讓他們知道回不了家的痛苦“。
在人群理,看到一群亂無章法的組織,找不到可以針對環保團體訴求做出反駁的人,找不到幹部也找不到連絡人。他們通常是勞工組織、也有工會或公家機關的員工,還有很多熱情的原住民。他們北上來承情,到這邊來發出怒吼,嘴巴上說要蘇花高,內容除了發達地方,安全回家,其餘的沒有討論的空間與餘地。而且他們知道一件事,今天所有的問題叫做—環境影響評估。如果以字面上來看,這的確像在說:環境是第一考量,排在我們的安全、經濟之前。
環境影響評估怎麼會被放在這麼奇異的位置呢?操作過議題的人都知道,環境影響評估常常是最後的關卡,地位看似舉足輕重,但事實上卻一直都是弱勢。像這樣典型的工程建設,常常是政府拿來當作政見或政績,政府在一開始提出計畫,然後民間投資開始卡位,但很多工程在提出之前評估都不夠謹慎,或者之後發現實際上的困難,或者反對聲浪的加溫下喊停。而環保團體與一般民眾的代溝,剛好替政府吹動這輛順風車,成為代罪羔羊。今天的會議,政府用一種“等你們吵完架“的姿態,加上天災始作下,失去對錯 。在聲浪一面倒、社會大眾還來不及反應的情況下,環評的功用被誤導成,環評過所有問題就解決之類的本末倒置。
之後,我實際到花蓮走一趟,發現這樣的對立,來自我們對於很多事情的認同差異很大,立足在不同的價值觀上,怎麼達到共識?基層人對大人物的不信任,波及到所有試圖阻止的團體,他們總是說“我們又不知道他環評在評甚麼?“。希望可以用更多心思,與基層的民眾溝通,用大家聽的懂的話來說。

關於作者

作者目前就讀輔仁大學,為荒野保護協會培力五期之學員,長年關心地方小人物權益與環境議題。去年與荒野保護協會的夥伴共同拍攝苗栗縣後龍鎮灣寶里之後龍工業區一案,擔任文字編輯撰稿與旁白,入圍公民新聞獎。
由於對攝影器材與電腦剪接的不熟悉,拍影片或新聞的作品都局限在平面文字或者照片,這次我第一次獨立完成從拍攝到剪接一手包辦。但其實過程中得到很多人的幫助,尤其是電腦部份,感謝很多朋友的幫忙,才有今天的作品。

相關連結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