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穿越聲音隧道 看數位碰撞類比的反差

2023/07/26 08:42
5,109次瀏覽 ・ 5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5
檢舉

楊梅故事園區位於楊梅校前路49號,早期為楊梅中學張芳杰校長及教職員宿舍群。張芳杰校於民國三十七年受楊梅地方鄉親之託,與地方紳士合作。以自立建校方式成功創辦楊梅中學,隨後又在南桃園地區,創設8所楊梅中學的初中分部,奠定南桃園教育基石。

 

那這邊比較有幾個為人津津樂道的一些事跡,

照片

第七堂下課鐘響的時候,就是我們必須跟校長

照片

,還有教職員跟同學到老坑溪去,搬運石頭回來我們學校。因為當時的民生還有物資是比較缺乏的,所以蓋校舍這件事就必須要親力親為了。

 

張校長不只注重學生的成績,同時希望同學能五育並進,這其中也包含了音樂

 

距離現在的小孩子的生活啊,音樂的載體呢,

照片

目前最接近的可能是CD,可在CD之前呢,

還有很多很多播放音樂的這個載體,啊也就是說呃不管是從卡帶,還是黑膠還是蟲膠。

 

CD的前身為卡帶又稱錄音帶,錄音帶分為A B兩面。

照片

 

他會有一個打開的這個動作,然後放進去啊,然後這邊會有一個play,放置錄音帶在播放,那這台機器呢,距離現在大概有60年,它是1960年代的產物。

 

錄音帶的前身為黑膠唱片,黑膠唱片一樣會有兩面。

照片

 

那我們來看一下在更早以前,那時候的唱片叫做蟲膠,那為什麽叫蟲膠呢,它們是用東南亞的一種蟲,分泌的一些液體,然後把它變成這個上面的膠,它就可以刻,把聲音的刻紋刻進去。啊也就是留住聲音,留聲的概念就是這樣。

 

蟲膠唱片不用插電,可以隨身帶著走,它是利用機械概念上僅發條,唱片一樣有兩面,但是一面只有一首歌,而且載體重又脆,容易摔壞。

 

我們現在是數位時代,這就是類比時代,所以那時候聽音樂是很難得,而且要很珍惜的事

照片

 

新楊平社大公民新聞社

妙麗桃園楊梅報導

桃園市楊梅區校前路49號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